《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一、《指南》制定的背景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数千万幼儿的发展,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根本保证。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1日)•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2010.7)*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能力。背景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都围绕着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质——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科学保教的知识与能力•引导家庭、社会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背景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从2002年开始,在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发起了一个制定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标准的“遍及全球”(GoingGlobalProject)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达20多个,其中亚太地区国家占较大比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凯根(Kagan)和耶鲁大学教授卜瑞图(Britto)教授为各国提供指导。借助“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教育部基础司从2006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二、《指南》的制定过程准备与启动阶段(05年7月-06年3月)指南撰写与交流讨论(06年4月-06年11月)指南草案的内容效度检验(06年12月-07年3月)指南草案的年龄效度检验(07年4月-08年10月)指南的定稿阶段(08年11月---09年3月)指南征求意见与完善阶段(09年4月—12年6月)对指南进行修改对指南进行修改关于内容效度检验(06、12—07、3)目的:确定指南内容能准确地反映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内容效度检验的地区:黑龙江、江苏、云南和四川,每个地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县或县级市。•调查对象主要是三个群体:专家群体。包括儿童发展、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省市级幼儿教育教研员,在全国范围内抽样,每个领域选取30名专家,共计228人次。教师群体。包括园长和一线教师。每个县30名园长和教师,城乡各半,共120人。家长群体。调研对象为4岁、5岁和6岁左右孩子家长,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所在地区与教师群体相同。每年龄组儿童的家长各10人,城乡各半,共120人。结果表明指南初稿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同时也对指南的部分内容和结构进行了修改。内容效度主要考察八个方面:1.价值取向合理。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2.领域覆盖全面。包含幼儿身心发展的各方面。3.目标内容均衡。目标能体现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4.深度。各项指标反映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问题。5.目标内涵准确。各项目标能反映核心内容的内涵,语言表述准确、易读。6.逻辑层次清晰。各项目标符合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递进性。7.文化包容性强。尊重和反映文化的多样性。8.一致性高。与国家其他文件高度相关,保持一致。关于年龄效度检验(07、4—07、10)•目的是确定指南的各年龄段的目标部分是否准确与合理,以保证各领域的指标对该年龄段幼儿的期望适宜。•评价指标的年龄效度依据主要是各个年龄段目标通过的百分比(40%-60%)。•全国6个省分层抽样,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主要监护者作为测试对象。•结果表明指南的大部分目标具有较好的年龄效度,对部分目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二)动作发展:目标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4岁4-5岁5-6岁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3.能单腿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能快跑15米左右。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3.能单腿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4.能快跑20米左右。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3.能单腿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4.能快跑25米左右。5.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4年多来,在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在全国幼教界、家长中多次地征求意见,通过和全世界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获得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性支持,《指南》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三、关于《指南》文本(一)《指南》的名称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基于此,“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等,本文件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既受发展制约,又推动发展;发展既是学习的基础,又是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密切,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发展的结果。这样,《指南》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既然是指导学习的,怎么很多内容都不是“学习”呢?“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二)指南的结构与内容说明与主体部分1、“说明”•《指南》制定的背景•《指南》的目标、功能•《指南》的内容结构•《指南》的实施原则艺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2.《指南的》主体部分指南领域子领域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教育建议幼儿个体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幼儿的合理期望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各年龄段幼儿在该目标下普遍的、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的例举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途径(1)《指南》采用五领域架构主要原因•与《纲要》一致的幼儿学习内容的五领域结构有利于教师实践中的操作,有利于避免实践层面的混乱。•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既是幼儿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领域,也是幼儿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幼儿通过在这些领域的学习,其个体将获得身体的、社会性的、认知的、语言的、美感与表现等方面的发展。•参照了其它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2)《指南》与《纲要》•现在实施《指南》,不需要再贯彻《纲要》了。•《指南》与《纲要》在对象、层次、内容、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指南》就是《纲要》的细化。•不宜把《指南》简单地看作是《纲要》的细化。•纲要将指引《指南》实施的方向;《指南》的实施将推进《纲要》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二者将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我国幼教的科学发展。《指南》是什么•《指南》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反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1.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2.正确理解《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3.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三)关于《指南》目标的内涵1、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1)目标是《指南》导向最主要的方式(2)目标是教育价值与理念的指引*体现《指南》的理念*体现各领域核心价值*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在幼儿学习发展上的误区(3)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4岁4-5岁5-6岁1.能在较热或较冷户外环境中活动。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科学:数学认知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语言:倾听与表达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2、正确理解《指南》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选择了某年龄阶段幼儿在目标方面的比较常见的、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是大多数幼儿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群体大致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或行为特点。《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功能•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南》“说明”第三条科学:数学认知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4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果通过观察或者其他途径,发现幼儿在某方面的发展与《指南》的描述有差距,就需要全面地、认真地分析幼儿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反思教育,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幼儿发展。•“典型表现”不能视为这一年龄段每一个幼儿在发展中必然表现出的特点。•一般性、普遍性,不排除个别性、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不能包揽幼儿表现的丰富性、多样性。•“典型表现”考虑了我国文化的特点,选择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常见的行为特点。•“各年龄段典型表现”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帮助教师与家长了解和把握幼儿在目标方面的发展状况。•如果幼儿行为特点或能力表现与《指南》不完全一致,不能简单地轻率地对幼儿发展的好坏下判断。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深入地了解其特点,看看是否有其他个性化表现。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指南》中没有列出,也应当尊重“个别差异”,给予肯定与重视。3、《指南》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指南》不是“量表”,不是用作筛选幼儿的工具。《指南》在编制技术层面和功能层面都不是按量表那样设计的。•因此,《指南》目标和“各年龄段

1 / 1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