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基本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基础知识**市疾控中心***2009年3月一、基本概念预防接种是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初级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而计划免疫和国家免疫规划是预防接种的发展和完善。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它的基本要素包括目的性强,科学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价和传染病控制系统。免疫规划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业已取得的成果,提高和维持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服务人群,积极推广新疫苗应用,也有利于在我国预防接种工作领域与国际接轨。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为更加合理地使用疫苗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免疫规划理论与实践》接种人员(合法的)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接种单位(合法的)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3个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合法的接种人员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免疫程序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常规接种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应急接种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如麻疹流行后的应急接种。群体性接种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对某种或者某些传染病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如地震灾区部署的甲肝、乙脑疫苗接种。二、国家免疫规划发展历程第一阶段:计划免疫前期1978年前第二阶段:计划免疫时期1978年-2000年第三阶段:免疫规划时期2001年后1978年--2000年期间20世纪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灭天花;逐步在全国开展BCG、OPV、DPT和MV的接种。20世纪70年代: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推广突击接种;1978年前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四苗”防六病。1982年:统一儿童免疫程序;开展计划免疫冷链建设。198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1987年:卫生部首次颁布《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1988年:全国实现以省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1990年:全国实现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1995年:全国实现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1997年:开始实施全国加速麻疹控制规划。2000年10月:全国实现无脊灰目标。2001年后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2005年6月1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施行。2005年9月:卫生部下发《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6年4月:卫生部和国药局下发《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7年7月:浙江省将麻腮风疫苗纳入省级免疫规划。2008年3月:五部委下发《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十四苗防十五病)三、疫苗的一般常识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主动免疫制剂。疫苗按剂型可分为液体和冻干,按成分分为普通和提纯,按品种可分为单价和多价,按有否吸附剂可分为吸附和非吸附,而按性质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疫苗和核酸疫苗六大类。减毒活疫苗:通过对“野”病毒或细菌减毒而制备,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丧失了致病力。如: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化学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后制成,丧失致病力,保留抗原性。如: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A群流脑和A+C群流脑疫苗两类苗的区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优点1.类似自然感染过程,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1次免疫,可产生持久免疫1.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2.免疫效果较牢固,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2.不受循环抗体影响3.除注射接种(通常为皮下注射)外,可采取自然感染的途径(如口服、喷雾等)进行免疫3.安全性好,能杀灭任何可能污染的生物因子缺点1.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易受光和热影响1.在灭活过程中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需多次注射,并要进行加强免疫2.疫苗中可能污染不利的因子2.产生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3.受循环抗体、病毒等因素影响,所有干扰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的因素,都可引起疫苗免疫失败3.只能通过注射方式接种4.在体内有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如疫苗相关性麻痹型脊灰,VAPP)5.免疫缺陷患者(如HIV感染)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病人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目前我市所使用的疫苗第一类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第二类疫苗:灭活甲肝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第一类疫苗使用方法见附表,第二类疫苗使用按说明书要求。常用疫苗免疫程序、接种途径、剂量、次数一览表(2008年7月1日起实行)疫苗名称免疫程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剂量次数禁忌症备注卡介苗出生即可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0.1ml11、患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者;2、湿疹及其他皮肤病;3、患免疫缺陷症卡疤不明显者:6个月――1周岁,作PPD试验,为阴性者方可注射;1周岁以上者,有明确接种史者,不注射。≥7岁人群不注射乙肝0、1、6个月程序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0.5ml31、发热患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2、对酵母成分过敏者1针与2针应大于28天,2针与3针应大于60天。免费对象为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再次注射要收费,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者用10ug乙肝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100u百白破(无细胞)3、4、5月程序18--24月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0.5ml4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病及惊厥史者;2、有过敏史者;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暂缓接种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无细胞百白破第四针免费接种。≥6周岁,百白破接种史不全或不祥者,注射白破二针,间隔一个月,就算完成白破6足岁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0.5ml11、患严重疾病、发热;2、有过敏史者3、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脊灰2、3、4月程序4足岁用冷开水喂服口服1粒4发热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半小时内禁服:人奶和热开水每次间隔≥28天,4周岁加强1次麻风8月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0.5ml11、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者2、对鸡蛋有过敏史者免费对象为2007年1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不符合对象者仍注射麻疹疫苗疫苗名称免疫程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剂量次数禁忌症备注麻腮风18个月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或肌内0.5ml11、已知对新霉素及疫苗其他任何成份过敏者2、原发或继发性的免疫缺陷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患者应皮下注射。免费对象为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流脑A6—18个月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0.5ml21、有癫痫抽风脑部疾病及有过敏史者2、心肾疾病及活动性结核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2岁以下儿童应完成2针,2针间隔至少3个月。2岁~3岁(不含3周岁)接种史不详或无,就注射1针流脑A+C3周岁,6周岁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0.52同流脑A2针至少间隔3年,已接种过1针A群的,与其接种时间不少于3个月,已接种过2针及以上A群的,与接种A群最后1针时间间隔不少于1年。第一针免费对象为2005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第二针免费对象为2002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不符合者接种A群或自费A+C群乙脑8个月,2足岁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0.5ml2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肾肝脏器等疾病者;2、体质低下者,有过敏史者或癫痫史者3、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7、8、9月为乙脑流行季节,不开展接种。2针至少间隔6个月甲肝活苗18个月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1.0ml11、患肝炎或其它严重疾病;2、发热疾病患者应推迟接种3、已知对本疫苗任何一种成份过敏者免费对象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非宁波市户籍儿童应在宁波境内暂住满1个月以上,不愿接种活苗者可替换接种灭活疫苗四、生物制品管理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疫苗为什么需要冷链?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大多为蛋白质,部分疫苗是减毒活疫苗。疫苗一般都怕热、怕光,有的怕冻。热或光可使蛋白变性、多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影响其免疫效果,尤其是反复冻融不仅严重影响疫苗效力,而且增加了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机率。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时,冷链是一项重要的调查内容。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如食品等)。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建立冷链设备档案。疫苗的储存与运输管理疫苗的储存管理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疫苗不能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疫苗储存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疫苗分发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各预防接种单位要加强对冷藏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使用管理,建立疫苗储存和运输设备档案,对于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登记,按照规定做好温度记录,并留档备查。采用温度计对冰箱(包括普通冰箱、低温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1次温度记录。分类码放疫苗,架空放置,不靠壁,疫苗箱四周留有适当空隙,顶部预留空间。分类码放疫苗,疫苗距离冰箱底部15cm,疫苗间及疫苗与箱壁留有1-2cm空隙。制冷机组外部空间不应码放疫苗,以便冷气循环。2~8℃: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等。8℃以下: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检查百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震荡试验)----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疫苗储存的温度要求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预防接种反应是机体对所接种疫苗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免疫反应,通过此种反应,机体获得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接种反应是疫苗接种后的一种正常而必须的反应,但此种反应应有一个限度,超过了就属于异常反应,是疫苗接种的副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与疫苗质量、使用方法、受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