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空间结构分析及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第二节古典区位论第三节增长极理论第四节核心-边缘理论第五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六节圈层结构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一)空间结构的概念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表现为一个经济地域内的经济核心,受经济核心吸引、影响的外围地区和由交通运输网络组成的网络型地域。一、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二)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1.地域空间核心。地域空间核心即经济地域的中心城市(或首位城市)2.空间网络系统。空间网络系统是指经济地域内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与通讯信息线路的地域分布体系,网络在空间结构中发挥着联接区域核心与外围地域及城市系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与其它经济地域进行联系的纽带。3.外围空间。外围空间是指地域空间结构内除去区域核心与网络之外的所有地域空间,包括核心以外的所有城镇,也包括广大的农村和工矿区。二、经济活动的空间运动(一)空间运动的内涵原因:经济在各区域间发展上的不平衡;目的: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更多的利润,寻求更好的生境,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方向:可以是多向、双向和单向;对流和辐射时间:是连续不断的。内容:主要是资金、技术、信息、权力、物资和劳动力的转移和扩散。其中资金和劳动力的流动比较复杂,可以从发达区域流向不发达区域、中等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从城市流向城市等;而技术的流动则比较单纯,它主要是从具有该技术的地区流向不具备该技术的地区。(三)空间运动的影响因素1.科学技术(产品生命周期);2.聚集与分散;3.政策、体制;政治关系4.资源和环境;5.经济效益6.交通等设施7.文化习俗信仰8.经济梯度9.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属性和资源密集度(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指向、劳动力指向、技术指向、消费市场指向、交通枢纽指向)第二节古典区位论1.农业区位论假设了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的封闭区域的研究前提(即“孤立国”模式),最终推导出围绕着封闭的市场中心,农业土地的经营方式按集约化程度的高低呈同心圆状的空间规律,后人将之形象地概括为“杜能圈”。农业区位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般性的区位因素仅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力三项;等费线的概念引入;引入“纯集聚”概念。区位论是以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古典区位理论的共同特点:静态、孤立、单因素、严格假设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聚落区位论或城市区位论,市场和服务第三节增长极理论(一)增长极的含义(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三)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五)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六)使用增长极理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增长极(growthPole)的含义增长极又称增长核或增长极核,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在他看来增长极既是一个支配性的经济元素,又是一个具有强大的推动效应的企业。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基本上是指那些具有强大增长潜力的工业企业,它存在于抽象的经济空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认为,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经济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极化产业;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极化空间。增长极:因具有优良的发展条件而得以配置一系列发动型产业,从而得以快速增长并对周围区域产生强大带动作用的特定产业空间,是发动型产业和优势极化空间的有机结合体。(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1.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2.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具有高度的增长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3.产业关联性强,与其它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推动型产业的特点推动型产业的作用机制自身增长、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区域1.极化效应——自身2.扩散效应——周围(前向、后向和旁侧)3.乘数效应——其他产业、自身、周围(三)增长极的极化效应(polarizationeffect)A.什么是极化效应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这一过程有可能剥夺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抢夺资源、资金、高技术和熟练技术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并有可能引致企业搬迁,从而使区域差距扩大,故对周围区域来说这是一种负效应,缪尔达尔(Myrdal)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有人称之为反波效应。B.极化效应产生的机制1.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企业本身产出量增长而获得。一般而言,随着科学进步,规模经济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技术因素、企业区位条件(所在区位的具体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等)以及生产管理技能都会影响规模经济。2.集聚经济因集聚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集聚有哪些好处?•极化效应并非永远起作用,增长极的极化影响到一定程度可能开始衰退。其原因在于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是有限度的。•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范围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开始上升,经济利益即开始下降;•一个区位集中了某部门或行业的一定数量的企业后,会产生排斥其它企业的力;城市扩大到一定程度,产生城市化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将会消失,并会因诸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公共费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等而出现强大的城市化不经济。这样,就产生了明显的反聚集经济(集聚不经济)。•反聚集经济为增长极的极化强度设置了界限,终于出现与指向极核中心的吸引力相抗衡的向外分散的力。增长极的规模和结构就是由这些集中的聚集力和分散的反聚集力共同作用的动态均衡的结果。(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spreadeffect)1.扩散效应扩散效应也体现在空间和产业两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称之为“涓滴效应”。正效应,“波及效应”扩散效应可以对周围亚区域(地区)或次级节点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经历使增长极与周围空间的经济不平衡性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对原料、能源、食品的需求(2)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技术信息、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转移、打工者工资、外出旅游(3)政府的调节。(4)交通的发展。图解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五)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已派生出增长中心、生长点的概念和核心-边缘理论等。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被广泛运用到区域规划的实践中。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不是相等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比扩散效应大得多,因此有些国家应用增长极的发展理论并未引发起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或发展,落后地区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的扩大。极化和扩散的(方向、强度)同时相反性、不对等性、阶段性??再极化效应三个阶段:极化扩散极化=扩散极化扩散案例分析:珠三角的极化和扩散(六)使用增长极理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增长极一般要依托城市,但不是所有的城镇都是增长极。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起来。增长极是指具有发动型工业的产业集聚点,只有具备发动型或启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二是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的变动趋势,选择启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三是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增长极通常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四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增长极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动型的工业,核心是建立强大的工业系统。但增长极也应该是创新中心、社会交往和信息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因此,增长极既要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也要大力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种社会职能的服务设施。五是增长极的体系。要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考虑增长极的体系问题。应该有全国一级的增长极,相当于省、区级的增长极,也要有省内地区级增长极,县内增长极。增长极形成体系,必然要考虑增长极的分工与联系。六是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及时引导扩散。极化与扩散方式思考题增长极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什么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用增长极理论应注意哪几个问题?第四节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一)前工业化阶段(二)工业化初期阶段(三)工业化成熟阶段(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注意不同类型空间结构形态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离散形: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小、职能单一、联系不密切,呈相对孤立、分散、封闭状态。Eg:南疆、西藏集聚形:具有区位优势的城镇快速成长,形成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城镇间横向联系逐渐加强,中心城市逐步形成。Eg:兰州、武汉扩散形:中心城市规模较大,扩散作用日益增加,城镇等级系列规模基本形成,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职能分工和互补性明显。Eg:胶东均衡形:区域经济繁荣、发达,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区域生产力逐步向均衡化发展,极化和扩散作用出现均衡。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城市间联系密切,城市体系出现网络化、多中心特征。Eg:珠三角、长三角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一)核心区域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二)边缘区域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1.上过渡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