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小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90年代小说第一节新写实小说一.新写实小说兴起的背景1.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2.对文革时期伪现实主义虚伪、做作的背弃和对八十年代中期先锋文学脱离大众的一种补救(二)新写实小说的命名“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自然化”89年第3期,江苏《钟山》杂志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新写实小说就是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的作品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叶兆言等1.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还原生活本相。力求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的真实性,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生活的凡俗、琐碎、平庸、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态,生存的艰难、折磨、无奈、顺应才是生活的真实本相。二.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征池莉: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印家厚•《不谈爱情》•庄建非——吉玲•《太阳出世》•赵胜天——李小兰2、描摹凡俗小人物背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将纯态生活中的凡人写入小说没有丝毫充溢英雄光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只是普通平凡、甘于庸常、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小林3、冷漠、客观的叙述态度叙事主体冷漠淡然,不作直接的情感介入,更不作明显的观念评判。叙述者似乎是一位实地录音者,仅仅做不动声色的旁观。作家的主体观念与情感态度都不直接呈现在文本中,从而完全淡化主体的价值立场。方方的《风景》汉口河南棚子的一个码头工人的家庭,全家11口人挤在13平米的小屋里七哥式的生存手段粗鄙丑陋、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小说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本相,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存本身的严峻性三.方方、池莉的比较1、相似之处(1)共同的文化氛围——江城武汉(2)致力于刻画凡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本相。(3)重视细节的真实(4)富于“汉味”韵致2、不同之处(1)个性气质有明显差异方方质朴、洒脱、带有豪爽气池莉沉静、温柔、带有细腻(2)价值取向不同方方是用知识分子的忧患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和人生世事的,如《风景》。池莉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上表现凡俗人生,描摹活着,讴歌活着。(3)选材不同方方既有表现市民生活的作品,也有相当于多的表现城市知识分子生活的佳作,如《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等。池莉的小说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代表着商品经济下市民阶层对于生活的内涵、生存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的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观点的重新界定。(4)内涵不同方方侧重于从理想、思辨的角度观照现实,叩问人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池莉则比较拘泥于现世,专注与对具体实在的人之生存状况的描绘,世俗味较浓。(5)、语言不同方方的语言老辣、诙谐、纵横挥洒、粗犷而有力度。池莉的语言轻灵含蓄,在对生活自然情趣的描绘中透出机智、幽默。第二节:女性文学指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呈现女性意识和性别特征的文学对女性文学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二是女作家写女性的文学,三是男女作家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一、张洁(一)、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1、前期:深沉含蓄,抒情、叙事与议论相结合。2、中期:辛辣狂放,从审美走向审丑。3、近期:平淡超脱,从关注现实走向内心感悟。(二)、生命和情感的写真1、《爱,是不能忘记的》:建构爱情的“天堂”2、《方舟》:载着精神的苦难3、《沉重的翅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索4、《无字》:解构虚幻的神话二、谌容(一)、一曲中年知识分子的颂歌1、白衣天使——陆文婷2、“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二)、关注社会热点《减去十岁》、《献上一束夜来香》三、王安忆(一)、从单纯走向丰厚(二)、《小鲍庄》:审视民族的生态与心态1、双重叠影,深层观照2、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观照1、“三恋”:探讨人性的奥秘(1)表现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变(2)对人的生命本体和命运的关注(3)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4)《岗上的世纪》: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能。2、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弟兄们》、《我爱比尔》(3)细腻的女性心理分析《锦绣谷之恋》采取了女性的感觉方式、切入角度、叙述口吻,笼罩着梦幻般的色彩。(4)《岗上的世纪》:直接进入人的生命本能。2、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弟兄们》、《香港的情与爱》、《我爱比尔》3、《长恨歌》:东方巴黎的别样风景(1)都市的肖像(2)弄堂的化身小弄堂、小人物、小日子、小事件。(3)日常化的历史《长恨歌》——一曲海上繁华旧梦的挽歌。四、铁凝(一)从稚嫩走向成熟处女作:《会飞的镰刀》1、《哦,香雪》:一首纯净的诗2《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现代意识的转变3、文化心理的反思《麦秸垛》大芝娘“三垛”《棉花垛》《青草垛》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司漪纹《永远有多远》(二)《大浴女》解读1、女性心灵成长的范式2、人性的勘测人的观照,人的剖析,人的拷问。3、母性的质疑(1)、一个永恒的话题冰心轻声吟颂“慈母赞”,张爱玲奋笔勾画“恶母图”。(2)、解构母性神话。五、阅读与思考1、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张洁的小说艺术风格有何变化?3、《小鲍庄》是如何剖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4、《长恨歌》是怎样展示上海文化精神的?5、简析陆文婷、秦波的形象。6、为什么说司猗纹是一朵“恶之花”?第三节个人化小说一.商业主义——社会背景二.个人化倾向——写作背景林白的独语——《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语——《私人生活》徐小斌的巫语——《羽蛇》海男的呓语——《我的情人们》三.女性主义——文化背景“女权主义”代表了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权的斗争,而“女性主义”更注重性别意识及文化建构。四.成长中的叛逆者林多米——《一个人的战争》倪拗拗——《私人生活》羽——《羽蛇》她——《女人传》六六——《饥饿的女人》心理自传精神独白五.躯体语言的写作者卫慧、棉棉多角恋、婚外恋、跨国恋、畸形恋成为她们描述的主要内容,在刀刃上舞蹈,高扬欲望的旗帜,进行致命的飞翔。第四节:新生代小说一、几种写作类型1、技术型——毕飞宇(《青衣》、“三玉”)2、私语型——林白、陈染3、写实型——邱华栋、韩东二、在边缘处叙事1、欲望化2、个人化第五节:长篇小说《白鹿原》一.民族生存的历史反思1、深沉而冷峻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2、写的是人的历史、人的命运。3、民族灵魂的秘史二.民族生存的文化反思白——白嘉轩白孝文白灵一族两姓鹿——鹿子霖鹿兆鹏鹿兆海鹿三黑娃小娥1、白嘉轩的形象(1)、白嘉轩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2)强烈而鲜明的族长意识。仁爱的长者、严酷的家长。(3)、把“耕读传家”视为治家、治族的办法与策略。2、朱先生:圣人、智者、预言家,集传统知识分子理想人格于一身3、田小娥4、在塑造群体形象上,显示出作者的功力与才情。三.民族生存的生命反思。1、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结合起来,透过性写人的心态和民族秘史。2、对《白》中性描写的不同看法。四.象征意象1、白鹿视贯穿全书的中心意象,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善和美白鹿理想与幸福2、白狼与天狗,象征两种社会力量的对立和冲突。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