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培训通辽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第一章登高架设作业的基本知识第一节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和种类第二节登高架设作业力学常识第三节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种类定义:国家标准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中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的高处作业高度。基准面:所谓基准面,是指由高处坠落达到的底面。面底面也可能高低不平,所以对基准面的规定的最低着落点。高处作业的级别: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5米时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15米时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30米时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高处作业的种类: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标记: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进行标记。一般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种类。特殊高处作业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种类,种类也可省略不写。例:一级,强风高处作业;二级,异温、悬空高处作业;三级,一般高处作业。坠落半径:人、物体由高处坠落时,因高度不同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也不同。不同高度h其坠落半径R分别为:当高度h为2~5m时,坠落半径R为2m;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坠落半径R为3m;当高度h为15m以上至30m时,坠落半径R为4m;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m;二、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及种类一)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登高架设是指搭设钢管或竹、木杆件构成的施工作业操作架子。架子工从事的登高架设或拆除作业,是高处作业的一种,主要通过攀登与悬空作业方式完成搭设或拆除登高脚手架。(二)、登高架设的种类:登高脚手架按不同的用途、位置部位与状态、杆配件材料和连接方法等划分类别。1、按脚手架的用途划分,可分为四类:(1)用于结构施工作业面搭设的脚手架,称为结构脚手架,俗称“砌筑脚手架”。荷载较大。(2)用于装修施工作业而搭设的脚手架,称为装修脚手架。(3)为支撑模板及其荷载或其它承重要求搭设的脚手架,称为支撑和承重脚手架。常由木工或混凝土工完成。(4)高压线、通道等旁边搭设的,起安全保护作用的脚手架,称为防护脚手架2、按脚手架设置部位划分,可分为两类:(1)搭设在建构物外围的脚手架,称为外脚手架。(2)搭设在建构物内部的脚手架,称为内脚手架。3、按脚手架的设置状态划分,可分为五类:(1)落地式脚手架:这种脚手架是从地面、楼面、平屋面或其它一定面积的结构物表面为搭设支撑面。脚手架荷载通过立杆传给相应的支撑面。落地式脚手架有单排架、双排架、三排架、满堂架等:(2)悬挑式脚手架:从建筑物内伸出的或固定与工程结构外侧的悬挑型钢或悬挑架上搭设起来的脚手架。脚手架荷载通过悬挑梁(结构)传给工程结构承受。这种脚手架一般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或局部维修施工作业。(3)附着式脚手架:指不落地的支托于建筑物(或构作物)的物顶或墙面上的脚手架。有挂脚手架、吊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形式。(4)桥式脚手架:由桥式工作台及两端支柱构成的脚手架,是装配或施工脚手架。广泛用于多层建筑,也适用于14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可作为结构砌筑施工和装修安装作业的脚手架。(5)移动式脚手架:用扣件钢管搭成或型钢装配而成,底部带移动装置之不理的平台架。用于室内装饰、局部处理的装修安装工程施工。4、按脚手架杆配件材料和连接方式划分,可分为六类:(1)、木脚手架;(2)竹脚手架;(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4)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型钢式脚手架;(6)连接式脚手架。第二节登高架设作业力学常识一、力的平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用下,物体保持不动,这种情况就叫做力的平衡。几个力处于平衡的条件,也即说明几个分力的合力等于零。二、杆件的变形杆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变形。由于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杆件的变形也不一样。“拉伸”:杆件在两端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外的力作用时,杆件将被拉长,这种变形称为拉伸变形。“压缩”:杆件在两端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内的力作用时,杆件将被压缩,这种变形称为压缩变形。“弯曲”:杆件受到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形,称为弯曲变形。“剪切”: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距离很近的力,叫做剪力。在剪力的作用下,杆件的各个部分将沿杆件的某一截面相互滑移,这种滑移变形就叫做剪切变形。三、荷载:建筑物在施工中和在使用中所受到的各种力称为荷载。有静荷载(永久荷载)和动荷载(临时荷载)两种。如脚手架的自重叫永久荷载,上面的作业人员、放置的建筑材料、各种设备以及风、雪等都叫临时荷载。另外,荷载由于作用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四、内力:当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因外力的作用会发生变形,物体变形时内部各部分之间即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由此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就是内力。内力有抵抗变形的性质,当外力存在时,它和外力平衡,并随外力增大而增大,当外力撤消时,它就使变形消失。当外力增大到内力不能与之平衡时,物体就会被破坏。五、应力与强度极限:杆件受力时,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杆件越粗强度越大。这种情况就说明杆件的强度大小与杆件的截面面积大小有关。应力就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它的单位是N/cm2。杆件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也就是物体开始破坏时的应力,就是杆件的强度极限。六、允许应力与安全系数: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必须根据材料的种类和受力情况,规定出材料的允许承受是最大应力,这个规定的应力就叫做允许应力,它应低于强度极限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安全系数。强度极限、允许应力、安全系数三者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允许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七、稳定与丧失稳定性:在外力作用下,结构能保持自己的形状和位置不变就叫稳定。横截面相同的两根木杆,因长短不同,能承受的压力相差却十分悬殊,这说明杆件受压时的承载能力不能单由强度来决定,而主要由强度和稳定来决定。一要细长的杆受压时,应力虽远没达到强度极限,但由于轴线的弯曲而破坏,所以长杆的承载能力主要由稳定条件决定。这种产生纵向弯曲的杆件,由于不能使杆件轴线继续稳定原来直线形状,称为压杆丧失稳定性。我们建筑施工中搭设的脚手架,都是由细长的杆件联接而成特别是脚手架的立杆,要尽量减少它的长细比,避免承载后发生压弯变形。在搭设脚手架中的大横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连墙杆都是必要的受力杆件,由于绑扎了这些杆件,从而限制了立杆的纵向弯曲,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如果在施工中随意拆除,无形中加大了立杆的长细比,立杆会过早发生变形,使整体脚手架失稳而遭破坏。八、几何组成及稳定性:铰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不变的形式,或者说它是最稳定的几何形式。脚手架外形正是由一些主杆和横杆组成了许多矩形的架体,所以为了增加自身的几何稳定性,还要加绑剪刀撑也是这个道理。第三节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预防一、脚手架坠落事故的原因登高脚手架在搭设和拆除过程中,架子工是主要坠落对象。脚手架完成交付使用后,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相关作业人员之中。常见的类型如下:1、身体失稳坠落:因身体失去平衡跌倒或脚底滑动后坠落;2、架子失稳坠落;一种是未作基础处理的地面上或者是悬挑支架设置不牢固,搭设脚手架时,立杆的垂直度得不到保证,操作人员在架子上的作业会使架子发生晃动,如果没有按规定做好必要的临时支撑和拉结,就会发生脚手架倾斜倒塌、人员坠落事故。另一种是违章在架体上搭设挑排,形成“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使脚手架重心失衡,发生倒塌伤人事故:3、杆件脱开坠落:各杆件之间的绑扎不紧或扣件未紧固,作业人员站立到横杆上或脚手片上后,绑扎的篦条或扣件下滑,或者架子散开,导致作业人员坠落。4、维护残缺坠落:没有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踢脚杆和挂安全网、架层间作业脚手片和防护脚手片少铺、间隙过大、不平、不稳、有探头、固定不牢等到;脚手架距墙面大于200mm,未铺设防护脚手片,等等,作业人员一旦行为失误或操作失误,就会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而坠落。5、操作失误坠落:搭拆架子时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两人操作配合不默契,突然失手,等等,在架子作业层上操作的人员,拉车倒退踩空、被构件拉钩失稳、接收吊运材料被磁撞等,都会造成坠落事故。6、违章操作坠落:在脚手架上睡觉、打闹、攀登杆件上下、跳跃;搭设凌空状态时不用安全带;饮酒后作业;未扎紧裤腿口、袖口;在不宜作业的大风、雨雪天上架子操作;在石棉瓦等易碎轻型屋面、棚顶上踩踏,等等。7、架子塌垮坠落:这种倒塌造成群死群伤,损失特别巨大,主要原因有:脚手架上荷载严重超出允许承载值,或荷载过于集中,引起扣件断裂或绑扎崩裂;任意撤去或减少连墙拉结、抛撑、缆风绳等等;支撑地面沉陷,脚手架失稳;悬挑式脚手架没有进行分段卸荷;不同性质的支架连在一起;起重机的吊臂挂、碰脚手架;车辆碰撞脚手架等待。8、“口”“边”失足坠落:施工现场的预留孔口、电梯井口、通道口、楼梯口、上料口、框架楼层周边、层面周边、阳台周边等没有设置围栏或加盖板以及警示标志,操作人员因滑、碰、用力过猛等等踩空坠落。9、梯上作业坠落:依靠不稳、斜度过大,或者梯脚无防滑措施,或垫高物倒塌造成梯子倾倒而人员坠落。另外,使用缺档梯子,或者负荷过重使梯档断裂,人字梯中间没有绳子拉牢,也会造成坠落事故。二、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物体打击事故是脚手架施工中常见的多发性事故,不仅会伤害架子工和现场其它施工人员,面且还可以危害行人等非施工人员,主要有:1、失手坠落打击伤害;2、堆放不稳坠落伤人;3、违章抛投物料伤人;4、吊运物体坠落伤人;三、预防坠落打击的安全技术: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工序同时作业,称交叉作业。交叉作业人员应注意尽量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使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使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能在上部落物的坠落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的防穿能力,不应小于安全平网的防护能力。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其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拆下的模板、支撑等堆放时,也不得过于靠近临边,应留出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也不能超过1m。当建筑结构层施工到二层及二层以上时,必须架设安全网防护。楼层继续升高时,第隔四层设一道固定平网(或用立网封闭),作为对交叉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通道口、出入口的上部应搭设防护棚(护头棚),防护棚顶部应用50mm厚木板或相当于50m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防护棚的尺寸,应视建筑物防护的高度的而定,大小不小于坠落半径。第二章登高作业的安全基本要求第一节基本规定第二节脚手架的作用与要求第三节脚手架构架的组成及安全技术第四节脚手架工程中的事故及预防措施第一节基本规定(1)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将预防高处坠落列为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后,由工地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待修整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凡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严重贫血、癫痫病以及其他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操作。(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禁止赤脚、穿拖鞋或硬底鞋作业。使用安全带时,必须系挂在作业上部的牢靠处。(5)高处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井架、龙门架、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