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学习报告——对与应急测绘保障的想法班级:115163指导老师:陈性义姓名:王宇辰学号:201610014042016.10.301.引言在当今的世界,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害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是巨大的。我国有着广袤的领土,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自然灾害很严重。从1998年的洪水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到最近海南挂的台风这些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超过8500亿元,死亡失踪人口达到8万多人。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技术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测绘技术和测绘成果作为掌握突发事件灾情险情的重要手段,是是实施减灾救灾的基础依据。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构建完善的测绘应急保障体系是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1]。2.应急测绘保障的特点[2]2.1保障行动的应急性应急测绘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其特点,首先自然灾害分两种,一是突然发生难以预测的,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另一种是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手段而提前预知的,比如台风和洪水。但无论是哪一种灾害,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收到灾害的程度不知道,收到灾害的范围不知道,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测绘的范围不清楚,需要投入多少的力量也不清楚。但是灾害来临我们的反应时间特别短,所以应急测绘的应急性是其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2.2保障行动的复杂性此处所说的复杂性是指地形状况复杂,就拿汶川地震来说,四川的地形十分复杂,地震过后那些地方有什么变动都是需要了解的,比如大气状况,水文状况,山地状况,同时加上汶川这个地方本身交通不是特别的方便,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基本资料,那么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都难以达到守在地区进行援救。要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应急测绘保障体系中所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2.3保障性行动的多元性在救灾过程中牵扯到很多方面,如何解决这些资源的分配也是一个难题。首先说道救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解放军,那么哪里的解放军去哪里救灾,派多少人去救灾,派什么兵种去救灾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同时保障资源既需要地图,沙盘地形分析报告,控制点成果资料,也需要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导航卫星系统,基础数据库等信息化装备和产品;这些都需要测绘保障能够及时做出响应。2.4保障行动的精确性应急测绘所要求的精确性既体现在测绘的结果上,也体现在保障行动的各个过程中。精确的测绘保障是保证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自身安全的必要条件。比如在地震,火山过后,地质地形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忽视这些变化就可能让救援的汽车葬送在突发的山体滑坡中,救援的船只装上移动了位置的暗礁等等。精确的测绘保障是避免救灾物资与装备受损的重要条件。3.我国应急测绘研究现状近年来,世界范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破坏生命财产损失日益严重。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在“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测绘技术,建设灾害预警系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测绘保障方面起步比较晚,前期主要以相关政策为主。2007年12月28日国家测绘局颁布实施《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提供办法》,规定基础测绘成果应急提供需在8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不得超过24小时,这意味着我国测绘应急服务迈上制度化轨道。2009年国家测绘局印发了《国家测绘应急保障紧急预案》,随后四川、河南、福建、海南、陕西、河北、上海吉林等省相继编制了测绘应急保障预案,标志着我国测绘应急保障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应急测绘任务包括“天-空-地”多源数据获取、传输、处理、灾情信息提取、灾区专题图制作、应急测绘信息产品分发与服务等基本内容,任务环节多,工作量大,为了满足应急响应的时效性要求,相关部门通常采用“人海战术”、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应急测绘准备不足、工作被动、及时性不够等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特别的应急测绘指挥调度、典型地质灾害快速评估和应急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已经严重制约应急测绘保障能力[3]。4.应急测绘的作用应为应急测绘的作用大体相似,故此处主要列举玉树地震中的所体现的作用。地震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多处地方受灾严重,通讯联络一度中断,受灾情况无法得到精准统计。当时国家测绘局立马启动应急测绘保障预案,紧急调集飞机前往玉树灾区开展航空测绘,抓紧获取震后高频率遥感影像,开展灾情对比分析,尽快将结果送到各部门手上,服务领导的指挥,使救灾措施有的放矢,提高救灾的准确度和效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信息资源优势,在震发当日就开始处理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获得震后最新的航空遥感影像资料和雷达影像资料后,火速收集加工、处理、打印出图、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所需,以最快速度编绘了地震灾区专题遥感影像图、行政区划图等,第一时间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地震灾区测绘资料[4]。5.公共地理信息应急平台建设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涉及的数据空间分布广泛而且复杂。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计算机技术与空间地理分布的数据有机结合,在描述空间信息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因此,以GIS为基础的对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的数据和应急过程进行描述和体现是各国应急平台研发所普遍认可并大力发展的支持技术。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1:25万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全国1:5万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即将建成,部分省市已经建立了1:1万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1998年我国经过特大洪水灾害后,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七大江河4D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面对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这些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已不能满足公共安全应急需求。建设重大自然孕灾地区以及重大工程覆盖区域的公共地理信息应急平台,成为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信息的动态融合。建立面向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的地理信息平台,是作为重大工程实施的必须建设的配套安全措施[5]。6.个人的一些想法作为一名测绘的大一新生,在上大学之前是从未接触过测绘的,所以我也就我所了解的和想象的一些情况来谈谈。老师说过,摄影测量现阶段还只能给出一个二维平面的一个坐标,对于三维的空间坐标还是很吃力的,我认为应急测绘最好从三个方面来加强。1.完善应急测绘的保障制度,加强反应的机制。一个好的制度能够让行动更加的有效率,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救援行动,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成的损失。,如2008年南方的冰灾,协同了国家的交通运输,电网定点,通讯建设等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应急测绘的保障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那么如何协调好这么多的资源的利用呢?2.研究更加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我国领导人就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研究更加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有利于我们快速获得、处理、分发灾区地理信息资料,从而让领导阶层更快,更准确的做出正确的指挥。3.在自然灾害常发的段加强研究,积累日常数据。俗话说无因不成果,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是有某些原因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平常数据的积累,努力从中寻找到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让人们能够提前对自然灾害做到预防从而减轻自然灾害对社会的损失与破坏。以上便是我对应急测绘保障的一些想法,若有什么明显的错误或是不可取的地方还请谅解。参考文献:[1]谢荣安,张杏清《地灾监测防治中遥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10月第7卷第5期[2]刘锋,吴功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自然灾害应急测绘保障研究》《测绘科学》2010年4月[3]曹振宇《自然灾害应急测绘信息服务机制与方法》2014年6月[4]关东论《测绘科学在抵御突发自然灾害中的作用》《科技创新导报》2010NO.19[5]李建成,宁津生,闫利《应急测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