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训练(学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训练(一)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答:(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冷落萧条的边塞风光图(1分)。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2分)。(2)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①首联的“异乡”“独上”词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孤独、凄凉;②从颔、颈联的“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③尾联的“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二)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1.联系全词,“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5分)答: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躁乱衰落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象。(1分)葱郁的树林尽头,有着明朗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乱耳。(2分)流露出词人谪居黄州时落寞烦乱的心绪。(2分)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6分)(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答案:苦闷、抑郁的心境。(1分)①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独自在村边小道上行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词人心生凄凉。(2分)②“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1分)或答闲适、自得其乐。(1分)①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昨夜三更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2分)②“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态度明确,1分。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2分。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1分。)(三)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清)査慎行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①白描(1分):错落有致的村子里,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绿草绒绒的河岸上,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2分)颔联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2分)②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结合)(1分):沿途所闻是鸡鸣狗叫的声音,沿途所见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的身影。(2分)颔联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2分)(手法1分,具体说明1分,手法的作用1分。)(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①祥和(和谐)、宁静(安宁)、新鲜(清新)【颔联】;舒适(清凉)、充满生机(或:生机勃勃)【颈联】;农耕(春耕、耕作)繁忙(忙碌)【尾联】。(2分,答对三处中的一处得1分,答对两处得3分。对颔联、颈联的概括有一个准确的词语即可。)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或:农家、农村)生活(1分)的热爱(喜爱、向往)(1分),对百姓勤劳(1分)的赞美(1分)。(3分,答对前两个要点或后两个要点即可得2分。)(四)溪桥晚兴郑协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移民。②芊芊:草木茂盛。【《溪桥晚兴》阅读答案】《溪桥晚兴》阅读答案。(1)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答:①一、二联以乐景反衬哀情(反衬),春水淌淌、春草茂盛是盎然美好的春景,衬托出词人国破流亡的寂寞悲愁。②三、四联动静结合,晚照中的闲人是静景,杜鹃啼鸣、杨花零落是动景,渲染出凄凉、愁苦的氛围。(或②三、四联是视听结合,“闲人”“满袖杨花”是视觉描写,杜鹃鸣是听觉描写,传达出凄苦之情)(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不同意。(1分)因为①“闲”在本诗并非闲适恬淡,而表现的是无可奈何、茫然失措的闲愁,诗中的一川晚照、亭基寂寞,野渡无人,杨花飘落、杜鸣鸣啼的情景都渲染出凄凉、愁苦之境;(2分)②结合诗人的“南宋遗民”特殊身份,故可知诗人正处于国破家亡、被迫流离的悲惨处境,流露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不言而喻。(2分)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