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小说阅读指导与演练[解题指导]近年来,中考小小说阅读有两点变化值得考生注意: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各地对命题材料的选取,大都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涵的教育意义。如:赞美社会的真善美,抒发家庭的人情乐,剖析精神的高尚性等。学生阅读了这样的文章,可谓一举多得,受益匪浅。二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改变以往不针对学生实际,选取脱离学生阅历的难懂、枯燥的文章,而是选取反映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这样就使学生读来饶有兴趣,有利于深入理解、完成试题。阅读和鉴赏小说,必须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和品味艺术特色。下面围绕这几方面简要谈一谈:一、把握故事情节把握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的基础,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常见的题型有:(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指出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解题方法是一读二理三揣摩。在此基础上,弄清文章结构及其特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及其意义、叙述情节的方法及其作用等等。另外概括小说的主题,还应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起考虑。二、分析人物性格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中考这方面的常见题型有:(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指出人物塑造的方法;(3)评价小说中人物形象。近年来更多的命题方式是“本文中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出理由”,意在尊重考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答题时主要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抓住描写内容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还必须把握整个故事情节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三、理解环境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说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指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不能从既定的标签中去做落实。四、品味艺术特色这方面包括品味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阅读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曲折,是否运用了对比、烘托、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语言朴实、含蓄还是风趣、直白,等等。要仔细揣摩,细心体味,并概括出它们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或主题思想表现所起的作用。[拓展演练](一)购买上帝的小男孩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们莫名其妙,一个一个地都把他打发走了。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呀?”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他要救大人的命。说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个小男孩是儿子,要救他父亲的命吧?不,他们不是父子关系,但却比父子更亲。小男孩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于是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的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个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帕特鲁普感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子,实在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选自《短小说荟萃》)[练习题]1.“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医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邦迪是怎么理解的?2.小男孩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去购买上帝,店主们对他是怎样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3.从文中摘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4.你喜欢小男孩,还是那位60多岁的老头?请简要说说理由。5.根据选文给你的启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3个不同的喻体。爱是什么?是________,是________,是________。(二)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县人民医院。“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的时间不多了……”杨帆顿时泪如泉涌。出了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他公司的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事务。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身边。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杨帆开始守在母亲的病床边。母亲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杨帆就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减轻母亲的痛苦。他跟母亲聊天儿,给母亲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单放机让母亲听戏……有一天,他陪母亲闲聊时,母亲忽然笑道:“你兄妹四个都读了大学,你妹妹还到美国读了博士。可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竟然也过了一辈子。想想真是好笑……”杨帆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念头,就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教你认字写字吧!”妈笑了:“教我认字?我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能学会?”“你能!妈。认字写字很简单的。”杨帆就找出一张报纸,教母亲认字——他手指着一则新闻标题上的一个字,读:“大。”母亲微笑着念:“大。”他手指着另一个字读:“小。”母亲微笑着念:“小。”……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向这一对母子投来了惊讶、羡慕和赞许的目光。隔了几天,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支铅笔,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字。母亲写的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当然,母亲每天最多只能学会几个最简单的字。可是母亲饶有兴趣地让杨帆教她写他们兄妹四人的名字,写那几个字时,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不像一个身染绝症的人了。一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母亲突然走了。那个深夜,杨帆太累了,趴在母亲的床边打了个盹儿,醒来时,母亲已悄然走了。母亲是面带微笑走的。母亲靠在床上,左手拿着生字本,右手握着铅笔。泪眼朦胧的杨帆看到,母亲的生字本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一些汉字:杨帆杨剑杨静杨玲爱你们。“爱”字前边,母亲涂了好几个黑疙瘩。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选自《百花园》)[练习题]1.结合文章内容,试给文章拟个标题。2.文中的杨帆用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试从文中摘录两个这样的语句。3.“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我’字”这句话颇有深意,试谈谈你的理解。4.试概括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主题。5.文中的母亲是天下母亲的形象。读完本文,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那就请你给妈妈写一句简短而有深意的话。(三)文具盒厉劲的北风篦子似的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英听了,眼泪就扑嗒扑嗒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抖就往英身上套。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是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同桌的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丽说,你真爱惜……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英就去了。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选自《美文精粹》)[练习题]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你怎么评价小说的主人公“英”?3.面对红毛衣和文具盒,“母亲”和“英”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如何理解她们的选择?4.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5.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作简要说明。[参考答案](一)1.医生的意思是,小男孩的叔叔没救了。邦迪理解为上帝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能救活他的叔叔。2.作者用对比写出了店主们对小邦迪的两种不同态度,大多数的店主对他不理不睬,把他撵出了店门,只有一家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这说明不少人缺乏爱心。3.“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4.不管喜欢哪一个,都要说出理由。但只能喜欢其中的一个(注意题目中的“更”)。5.夏日的阴凉,浅浅的微笑,母亲轻轻的抚摩(二)1.母亲的作业2.他跟母亲聊天儿;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支铅笔,手把手地教母亲写字。3.只会写几个字的母亲,却学会了孩子们的名字,可怎么也学不会“我”字。在母亲的心目中潜意识里,一直是把“我”放在最后,塞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就是母亲的心啊。4.、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5.略(三)1.村里来了一批城里人捐赠的物资,英毅然选择了一个塑料文具盒,后来,英考上中专,去市里上学,结识了新同学——文具盒的捐赠者丽,她给母亲写信表达了她想要一件红毛衣的愿望。2.当初的“英”心地单纯,一门心思地想通过读书改变现状。希望达成以后,女孩爱美的天性显现出来。3.母亲“毫不犹豫”地看中了红毛衣,英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母亲是非常现实的,她对生活已不再抱任何幻想,她的观念也比较陈旧,不主张女孩子读书。英能够毅然选择文具盒,表现出她对现代文明的追求,也正因为这样,她最终走出了大山。4.比喻朴素,富有农村地域特色,切合文章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了主人公生活环境的艰难。5.作者采用的是白描的语言,语言非常简练,甚至连说话人后面的引号都省去了。比如:“英听了,眼泪就扑簌扑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用拟声、比喻的手法来写人物的伤心,如在眼前。中考小小说阅读训练一只土碗(游容)这是在先生家的客厅,青年和李先生相对而坐。青年西装革履意气风发,从头到脚都是用妙票包装起来的名牌。他的面前摆着一只土碗,碗毫无特色,是在乡下随处可见的那种,做工粗劣,而且还有几个缺口。先生微眯着眼晴,从规则的圆形眼镜片里透出一道专注的目光。先生端着碗,反复端详着,片刻之后,才小心地将碗放下。“没错,这就是我当初准备花20万元买下的那只碗。”先生说。青年呵呵地笑了笑,然后又搓了搓手说,现在………观在5万元我就卖给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哦?先生偏了偏头,有些吃惊地看了看青年,你想通了?先生是这一带的名人。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其为人为文在这一带几乎家喻户晓。三年前,先生被一所大学邀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