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制氧事故案例分析制氧机主要应用于钢铁企业和石化企业,它的安全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下就五起事故,简要地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取可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一.从表一可以看出这五起特大事故,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空气透平压缩机事故:1.97年2月28日,湖南湘潭钢铁公司一万四制氧机刚刚检修完毕,第一次启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一声巨响,高速旋转的一级叶轮破碎,飞出的碎片打穿了空压机的蜗壳,并使在场的两位同志受伤。事故发生后,各方专家到现场进行勘察,但对事故的具体原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认为是空压机制造质量问题,也有人认为是空压机的检修质量问题。2.98年5月1日,湖南涟源钢铁公司一万制氧机正在稳定运行中,突然发生一声巨响,操作工立即进行停车,发现低速轴在齿轮根部断裂,一级蜗壳破碎,轴瓦严重损坏,机座变形,压缩机组除冷却器尚能使用外,其它机体部分,需全部更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具有权威性的分析结果。(二)是空分设备爆炸事故:1.96年3月2日凌晨3:44,江西新余钢铁公司6000制氧机在不发现异常征兆的情况下,空分塔突然发生爆炸,空分塔保冷箱被炸开,并且整体倒向主操作室厂房,将厂房局部损坏。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97年5月16日9:05,抚顺石化公司进口6000制氧机空分塔发生剧烈爆炸,空分塔保冷箱钢结构框架倾斜,冲击波波及方圆500米,造成4人死亡,31人受伤。3.97年12月25日,马来西亚滨鲁图壳牌石油公司从法国进口的73000制氧机发生爆炸,爆炸碎片崩飞到周围100米,爆炸声传播200公里,5公里以内的门窗玻璃被震碎,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受伤情况不详。对以上情况的分析,作为使用单位需要吸取以下经验教训:1.一定要严把检修质量关,对高速运转机械转子,若要进行动平稳校验,一定要找具有校验的资格的单位。2.空压机启动时,振动联锁是不能投入的,否则空压机就不能正常启动;但正常运行时,有些单位害怕振动值的偶然跳动引起停车,联锁也不投,这就使得出现异常时,不能联锁停车,往往使得事故扩大。3.空分装置的爆炸,主要原因是液氧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①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高,这主要是空压机的吸气口离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太近引起;②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没有投入运行;③分析检测手段不齐全,或检测手段齐全,但不严格执行安全标准。针对这三条原因,分别应采取的措施是,若在空压机吸气口附近存在碳氢化合物污染源,应让其搬迁。空分系统中的防爆设施主要有百分之一的液氧喷射和循环吸附器,这些设施都应正常运行。加强分析检测,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超过停车值时,应停车排放全部液体后,重新开车。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近年来国内外大中型制氧设备特大事故记录表(表一)序号12345事故时间96.3.23:4497.5.169:0597.2.2897.12.2598.5.1事故单位江西新余钢铁公司抚顺某公司湘潭钢铁公司马来西亚Bintulu壳牌石油公司涟源钢铁公司设备规模6000制氧机6000制氧机14000制氧机73000制氧机10000制氧机流程特点切换式流程分子筛净化设有液氧吸附器常温分子筛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流程。分子筛净化,上塔为铝填料塔。分子筛净化流程投产时间94.4.211991199119951995199319931995.6事故设备空分塔空分塔DH90空气透平压缩机空分塔DH80空气透平压缩机制造厂家杭州制氧机厂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沈阳鼓风机厂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沈阳鼓风机厂事故特征空分设备大爆炸,空分塔倾倒,造成厂房破坏。空分设备大爆炸,半径1500米以内门窗遭损坏,500米左右飞起的重物造成人员伤亡。空压机一级叶轮破,一级蜗壳破坏,飞出物造成厂房破坏及人员受伤。爆炸声在200公里处可听到,5公里内玻璃被震碎,飞出物击破石脑油及煤油储罐而引起大火。正在运转的空压机低速轴低压侧轴颈靠齿轮根部断裂,造成整机破坏并报废。事故原因电炉黄烟吸入空分塔内。大量化工废气(碳氢化合物)吸入空分塔内。(尚无定论)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引起的浓烟(尚无定论)伤亡情况死亡0人重伤0人轻伤0人死亡4人重伤4人轻伤27人死亡0人重伤0人轻伤2人死亡0人重伤(不详)轻伤(不详)死亡0人重伤0人轻伤0人修复时间6个月5个月3个月18个月1.5个月二.制氧厂违规操作致重大责任事故2000年8月21日,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1号1500m3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受伤24人,其中重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320多万元。事故经过从2000年8月21日0时起,该公司以炼钢转炉除尘设备改造、连铸机高效化改造为中心进行为期4~5天的全面检修,安排制氧厂3台制氧机同步分别检修。8月20日23时40分,指挥人员安排1号1500m3机组停机并排放液氧。21日0时,公司扒珠光砂人员26人及检修人员10人陆续进入检修现场,加上已在现场当班的17人(因检修需要,空压机运行),现场共有53人。当时,制氧厂2名维修人员正在拆空分塔人孔螺丝(还剩6只没拆完),公司项目经理指挥劳务人员对空分塔周边的缝用编织袋填塞。在1号制氧机操作室指挥的副厂长,电话通知3200m3制氧机停止运行外排液氧。21日零时10分,当维修人员拆人孔螺丝还剩2只时,突然火光一闪,随即一声巨响发生爆炸事故。燃爆伤害到在场的5工人,致死亡22人,受伤24人。同时,使厂房不同程度倒塌,设备严重受损。事故原因这是由于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规、规章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直接原因1、经勘查,1号1500m3室内制氧机燃爆事故现场,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三要素燃爆条件。其中,助燃物为操作不当、排放液氧速度过快所造成空气富氧;可燃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着火源为1号空压机电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爬电火花。由电火花引燃油浸纸和可燃物,继而燃爆富氧空气。间接原因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落实,安全教育内容有欠缺,劳动力管理不够严格。检修前,制氧厂没有及时按规定制定和报审《检修安全报告书》,致使安全措施不落实,对员工安排等没有提出具体的技术和安全要求。2、该型制氧机空分设备同类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5~20年。该厂制氧机已使用23年,明显是超期服役。室内空分的油箱设在膨胀机、空压机旁,油浸绝缘纸电缆和液氧排放方式,都是落后的装备和工艺,留下了潜在隐患。3、检修现场组织指挥不严密,扒珠光砂人员没有按照在液氧排净,人孔螺丝拆完后才进入现场操作程序,过早进入现场。防范措施1、强化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防患于未然。2、对全厂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诊治”,登记造册。更新超期服役老旧设备。严格实行设备管理责任制,所有设备使用、维修的责任都要落实到人。3、全面加强安全管理,重点是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清除事故隐患。无论是检修现场还是生产现场,都要做到井然有序,严禁“交叉作业”。三.一起国外氮气管线爆裂事故PRAXAIR加利福尼亚的WILMINGTON有两套空分装置T1和T2、一套液化装置MPL,当氮气量不足时,液氮经水浴式汽化器汽化补充。1995年3月31日3:00左右,T1装置停车后,启动液氮汽化系统向外供应氮气,致使部分液氮进人外网管线,造成氮气管线爆裂,影响所有管线用户,经济损失惨重。1.氮气化系统工作原理氮气化系统由一个VCCN1200液氮罐、一个汽化器和两个冷水泵组成,冷水泵把空分装置回水加压后,送至汽化器,冷却水用作汽化器热源,氮气化系统设计水温为16℃,当氮气管线压力低或汽化器进口温度低时,就自动启动一台冷水泵,而当水量低时,则会启动第二台冷水泵。2.氮气管线爆裂经过大约在事故发生前4天,氮气化控制系统的一个低温保护控制器出了故障。在处理此问题时,判断此控制器坏了,且确认没有备件。经研究决定将氮化系统放在备用状态并订购适当的部件。由于多年来系统改变及改进未能备案,现有的工艺仪表图及电气图不能准确地给予参考,于是根据判断及所拥有的图纸,在旁边安装了一个气动旁路控制器,此不准确图纸表明此旁路的安装将仅取代一个低温保护控制器,而实际上也使另一低温保护控制器完全失去作用。1995年3月30日.夜间,生产人员启动T2装置,T2装置于两天前停车加热氩换热器,到22:00,装置开车很成功,且产品纯度合格。液化装置MPL供应T1和T2两个空分塔,由于操作人员在一个装置开车时分配液氮的经验不足,两塔都有些不稳定。22:45,MPL因电柜跳闸而停车,生产人员重新启动MPL。在建立MPL工况和分配液体的过程中,T1装置在1995年3月31日2:00,由于主冷液位低而停车,而T1装置的停车又迫使氮气化系统的启动。生产人员在通知有关人员的同时,开始重新启动T1装置,生产人员调查后发现,Texaco氮气管线爆裂且从地下喷出一片蒸汽云,同时由于仪表压力低(都来自备用氮系统),所有设备都开始停车。3.爆裂事故原因分析(1)一个汽化器冷水泵单向阀未能打开,这可能是因为机械故障或阀下游水压过高。通常情况下,汽化系统在使过程中,开始结霜时,水量就减少,然后触发第二台水泵启动。可能由于霜的形成,系统压力已升至使第二台水泵的单向阀关闭,从而引起流向汽化器的水量不足,不能满足汽化系统的要求。(2)由于低温保护控制器被旁通,不能起作用及报誓,汽化器温度继续下降,直至水侧结厚厚的冰,最终将液氮带进氮管线,造成其冷脆爆裂。4.防范措施及教训(1)确认所有关键系统的图纸,尤其是氨备用系统图纸。(2)开发一整套通用的低温保护控制器及旁通程序,包括电动、气动、机械等。(3)修订操作规程,增加低温保护控制器及旁通的规定。(4)向全球的有关气体公司通告,以引起注意,从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四.人体放电爆炸1.事故概要从内贴聚乙烯衬里的桶中,连续把氰尿酰氯通过人孔投入丙酮槽,操作工穿着刚洗过的聚乙烯工作服,带着氯乙烯手套,穿着橡胶长筒鞋,正在操作时发生了爆炸。2.原因分析操作工穿的是聚乙烯工作服,带着氯乙烯手套,当人体运动、手工操作时聚乙烯工作服和氯乙烯手套因摩擦带电,且由于穿的是橡胶长筒鞋,静电不易泄漏,故引起静电积聚。在人孔投料时,人体对人孔放电,火花引燃了人孔附近的甲醇蒸汽而爆炸。五.哈尔滨气化厂1万m3空分主冷爆炸事故分析(一)、事故经过1996年7月18日,哈尔滨气化厂空分分厂当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接着主冷凝器(以下简称“主冷”)液位全无、下塔液位上升,氧、氮不合格,现场有少量珠光砂从冷箱里泄了出来。断定为主冷爆炸。后经主冷生产厂家切开主冷发现上塔塔板全部变形,主冷四个单元中有一个单元局部烧熔,爆炸切口有碳黑,另一个单元发生轻微爆炸,下塔有一块塔板变形。(二)、有关情况该套空分设备1993年投入生产,产量和纯度都达到要求。该套设备是采用全低压板式换热器净化流程,设液空、液氧吸附器。爆炸前工艺指标未发现异常,主冷液位控制在2500~2900mm,主冷处于全浸操作,当时气相色谱分析仪带病运行,每周分析1次。造气、净化、甲醇三个分厂距离空分较近,化验分析碳氢化合物超标3倍多,有乙炔出现。(三)、事故分析1.空气污染空气分厂与造气、甲醇、净化分厂较近,这三个分厂不正常排放对空分生产造成了威胁。主冷液氧中碳氢化合物超标时有发生。在爆炸前几天风向和气压都对空分生产不利,造成原料空气碳氢化合物含量上升。2.碳氢化合物在主冷中积累碳氢化合物经过液空吸附器和液氧吸附器吸附后,部分被排除,另一部分在液氧中积聚,使其在液氧中浓度升高。乙炔在液氧中局部浓缩而析出危险的固体乙炔,吸附器倒换周期长,液氧泵时开时停,导致碳氢化合物不能被及时排出,又未采取大量排液手段,导致超标。3.操作不当在吸附器操作过程中,不按规程精心操作导致硅胶破碎,致使硅胶粉末进入主冷。4.液氧中硅胶和二氧化碳颗粒随液体运动产生静电,是乙炔起爆的点火源。(四)、教训和建议1.空分设备吸风口应该远离碳氢化合物杂质散发源,加强对空气监测。2.防止硅胶和二氧化碳进入分馏塔,加强操作管理,缩短吸附器倒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