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尤为重要,但是语文老师大多注重讲解而忽视朗读。即使现在人们重新审视朗读教学,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时,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没有达到朗读应有的效果。朗读的根本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然后以“我”之口,传递作者之情。那么,在朗读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如何呢?教师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内容,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朗读教学教师作用激发情感朗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但历史久远,而且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三分文章七分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以诗歌为代表的韵文,天生就是供人“读”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1]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朗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朗读时应为学生分出层次,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导作用。一、朗读教学现状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无须赘言,问题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问题: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兴味索然,恹恹欲睡。许多语文教师只注重讲解分析,忽视朗读;只注重“主导”作用,而忽视“主体”的作用。现在,当人们思考朗读教学应该返璞归真时,运用起来却有些无所适从,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一)急功近利式朗读在目前的课堂朗读中,运用最多的就是“以问促读”的方法。这种朗读教学是教师事先设置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朗读教材。由于有声朗读有时会妨碍对问题深刻的理解,所以学生采用默读可以完成,甚至能更好地完成教师的设疑。因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自然不会高,即便读也是应付性的,难以真正进入角色,效果当然不会好。从传授学生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角度讲,不能否认“以问促读”是个好办法,但是这种方式忽视了朗读区别于其它阅读方式的本质特点,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朗读教学做法。(二)形式化的朗读有些课文,如经典的《雷雨》第二幕、《窦娥冤》第三折等,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部分精彩描写片断由教师范读。为掀起高潮,又安排小组与小组,男生与女生之间赛读。这种朗读教学只注重了朗读形式的变化,企图通过不断地改变朗读方式,达到理解环境渲染,人物刻划,情节处理的目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有口无心地“念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这种现象在许多公开课中屡见不鲜,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朗读课真的能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传递的情感吗?这样的朗读如演戏一般,学生没有用心、用情去读,所以收效甚微,不足为道。(三)机械的朗读指导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或把xx语气读出来。这种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技巧,不重语言内涵。常说把某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诚然,朗读应该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内容之一,是一种方法和能力。但是朗读教学不等于学习朗读,而是通过朗读手段来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完成阅读。所以,即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多次的训练中很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朗读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却无法深入理解与感受文本,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重读,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效果更强烈。原因就在于,朗读技巧只能是一种为理解文本传情与悟情的手段和工具,任何“缺乏情感的丰富变化,技巧的运用也成了有形无神的赝品”。[2]二、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将其运用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多读,而且要做到读有层次。要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现状,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就必须按照语文教学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阅读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准确到位的朗读中,领悟到水到渠成的阅读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一)读准--疏通性朗读这一层次的朗读,即要读准字音,疏通字词。这是浅层次的朗读,读得正确是朗读的最低要求。读任何一篇文章,碰到不懂的字词需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疏通字词。这一步没有做到,根本谈不上读得流利和有感情。如对生字词不进行疏通,很难做到读得正确,如《雨巷》中的“彳亍”二字,很多同学就读成了“行”。经查字典,这两个字读“chìchuù”,走走停停的意思,这句话就疏通了。(二)流畅--理解性朗读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要读得流利顺畅,在断句上就不能出错。而要做到不读破句,停顿合理,这就要求读者对课文的意思能够理解。理解是一种内化、吸收的过程。而要理解,就离不开思考。因此,理解性朗读要求读者带着思考去朗读。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到流利地朗读文章。相反,不会理解,就可能在朗读节奏中出现问题,如《雨巷》中“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读成了“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这样读出来的感觉就像是两个字在往外蹦,音乐的美感不复存在。(三)有情--欣赏性朗读不同的文章欣赏的角度不同。要根据文章内容,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尤其是诗歌节奏起伏跌宕,灵动停连,善于使用突停、长停、快连、推进、虚实等技巧,因境抒情,因情用声。如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柳咏梅老师在执教《我爱这土地》时,指导学生朗读时提示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力和语速的把握,比如,“黎明”后的省略号省略了鸟儿歌唱的许多其他内容,隐含了许多丰富的内容;“爱得深沉……”要读得渐慢,“深沉”还可以适当拖音;“然后我死了”之前的破折号有语义转折的标示作用,因此与上一句间要有较长的停顿,不能接得快;而“常含泪水?”要用声调,语气沉痛些。[3]三、朗读中激发学生情感如果说以上三个层次阅读主体是叙述者,那么会动情地朗读阅读主体则是事件的亲历者了。阅读主体融入其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随着人物的遭遇变化或喜或悲,产生共鸣,感于心而发于声,这样的朗读就会动情了。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4]比如《雨巷》一诗,在朗读时并不像一些老师所说,只要让学生沉浸于江南雨巷之中,感受诗人复杂、朦胧而压抑的情绪就可以了,而是要深刻理解作者在情感上的不同变化。1927年,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革命进入了低潮,许多革命青年,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的是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所以,学生在朗读时就一定把诗歌中表达的这种复杂情感表现出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文字到此点明这种落寞的情感。“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此处是情感的第一次变化,落寞转为希望,特别是“丁香一样地”这五个字要读出希望的情感,“结着愁怨的/姑娘”再一次情感突变转为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联想。“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此段是希望与失落,幻像与现实的碰撞。而碰撞的焦点是第三次重复“丁香一样的”,前两个“丁香一样的”是希望和美好的幻想,读时要读出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三次“丁香一样的”读前要停顿,情绪突变低落。作者为了渲染这样的突变的情绪,总是在最后一次重复句结束后加上哀怨的描绘,读时可以体会一种叹气的感觉。“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此段中再一次出现重复句,第一个重复句“想我一样”是“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与作者状态相似,作者看到后的一种自嘲,而第二次“像我一样地”是作者对自己现状的自叹,跟每段重复一样,重复完作者再一次叹息:“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此段画面开始展开,要读出女郎走进的镜头感。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会女郎已经到了你身边,与你擦肩而过。这里的重复句:“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两次像梦一样的,而且这个梦还延伸到下一段落的开头,情绪的希望到落寞的突变更为强烈。重复后,作者依旧是用”凄婉迷茫”交代落寞的状态。“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此段是上一段画面的延伸,镜头转向女郎的背影,一定要读出丁香女郎走远的画面,同时要意识到那是作者希望的走远。理解了这层意思后,那么在朗读时前三句由远而近,声音应该变大、变高;后三句由近及远,声音变小、变低,从而营造出一种空间的转换。“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是全诗唯一一段全段的抒情,也是全诗感情最消沉的一节。雨巷已尽,梦一般的姑娘消失了,希望也消失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碎的过程,作者那种感伤、不情愿又无奈的复杂心情跃然纸上。“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们看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又只剩下了诗人在独自彷徨。首尾两节的词句几乎全部相同,只是将其中的“我希望逢着”变成了“我希望飘过”,虽是一词之变,但变化却是明显的:一是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二是作者经过了一个从希望到失望情绪交织的洗礼之后,让人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但还是充满朦胧的希望。在此诗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对黑暗现实(雨巷)中希望与理想(女郎)的找寻和与她的失之交臂,所表达出的诗人对现实先是充满希望(大革命时期),继而不满、失望(大革命失败),最后又无奈、惆怅(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的反复和苦闷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还读出了油纸伞是诗人的一把“保护伞”,既可以在凄迷的雨巷中为自己遮雨;同时象征着诗人在面对国民的追杀时,到松江的友人家避难的避难所。学生通过朗读自悟,读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体会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时的内心情感,从而对自身进行爱国的思想教育。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利用每一篇文章,让学生从品读中感悟思想的精华,进行自我教育。当然,要想达到此效果,则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所讲内容,如《雨巷》中每一节诗歌前后两句作者情感上的突变,如何在朗读时体现出来,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用自身的文化魅力感染学生,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之弦。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加之社会转型期的开放时代,使得一些传统文化缺失,学生伦理道德思想弱化。而语文课则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语文课堂不只是知识和文化的传递和更新,更是心灵的唤醒和生命意识的张扬,所以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王浩.朗读教学与美感熏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99,(2).[2]李山林,蒋婷汝.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7).[3]柳咏梅.读《我爱这土地》[j].中学语文教学,2008,(3).[4]贾小芮.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探究[j].文化与教育技术,2010,(17).(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北京)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