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实验实训部2005年2月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在建设类行业中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的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成为行业区域性材料检测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科研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一是通过如建筑材料检验检测、房屋小型构配件加工、装饰小品的制作加工等业务,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是通过承接一些诸如工程测量、房屋分部项工程施工,电气暖通设备调试与安装等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3、建设面向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1).为全省乃至其他区域的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类职业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中等职业教育和实施3+2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职与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关厂家和企业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继而成为企业和厂家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操作、演示与培训的中心;(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院学生及职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4)、开展对企业因技术工艺更新、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企业在岗人员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掌握高新设备的操作积极提供服务。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无论在实训设备、教学计划及师资配置上,都将考虑实践基地社会化的因素。二、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水平1、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要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其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为验证理论、提高动作技能,而应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某类产品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实施转换成产品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某些实践性教学往往是仅为了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这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具备职业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基础技能是职业岗位群所共有的通用技能,以及岗位群内岗位转换所需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它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活动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是一个职业岗位专用技能和相应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专用技能达到精练程度以及能熟练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院已开始着手进行探索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做法是:(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对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提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2)根据技术能力结构要求,设置技能训练课题和设计性综合性课题。(3)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三年,这过程中着重抓好三方面环节:一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2.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要实施高职教育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熟知材料、工具、机械设备和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