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姐》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姓名:孙玮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张淑芳20080401《江姐》的艺术特征及它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启示作者:孙玮娜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杨郁歌剧《江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科技创新导报2009,(4)本文通过不同场次的江姐唱段的音乐戏剧性分析,展现了江姐人物形象的各个侧面,从而印证了音乐戏剧性在人物形象塑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2.学位论文张丹论歌剧《江姐》中“江姐”的演唱——从五代“江姐”扮演者的视角2009民族歌剧《江姐》从创作至今已先后五次被搬上舞台与荧屏。谈起歌剧《江姐》就不能不提到全剧的灵魂人物——女主角“江姐”。而“江姐”这个艺术形象又是靠其扮演者来填充与丰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扮演者决定着整部歌剧的演出效果与成败。五代“江姐”的扮演者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而胜出的,她们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优秀歌唱家。在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她们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杰出的贡献,是各自时代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长期以来,对歌剧《江姐》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分析其唱段或其创作背景而展开的,笔者则从一个纵向的视角,通过对五代“江姐”的演唱风格及形象塑造进行分析,以小见大,对歌剧《江姐》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力图历史的、全面的理解歌剧《江姐》的丰富内涵与永恒魅力,以期对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水平与民族歌剧创作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除去引言和结语,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歌剧《江姐》的音乐分析及“江姐”形象分析。本章节通过对该剧音乐特色的分析和江姐这一人物的形象分析集中描述了歌剧《江姐》的艺术特征。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分析了五代“江姐”的演唱与形象塑造。这三章通过对五代“江姐“的历史背景、演唱风格与唱段分析,全面、深入的对她们的演唱与形象塑造进行总结、归纳与比较研究。第五章为五代“江姐”的演唱与形象塑造比较研究。此章节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通过对五代“江姐”演唱与形象塑造比较研究,笔者集中分析比较了五代“江姐”演唱特点,并以五代“江姐”的演唱风格及形象塑造比较为切入点,力图历史的、全面的理解歌剧《江姐》的丰富内涵与永恒魅力。3.期刊论文戈晓毅.GeXiaoyi歌剧《江姐》与《闲情偶寄》——戴鹏海教授讲座《从戏剧结构说到歌剧江姐》述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1)2009年11月,音乐史学家、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应邀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题为从戏剧结构说到歌剧江姐的讲座.4.学位论文肖萌音歌剧《江姐》创作及演唱风格的分析与研究2008歌剧《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领域值得骄傲的作品,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中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大型歌剧,由空政文工团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陈沙导演,于1964年9月4日在北京儿童剧场首演并取得了极大成功。整部歌剧描写了革命者同国民党之间一场尖锐、复杂、激烈的斗争,表现出革命先烈们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剧中以江姐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可歌可泣的中国知识女性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赴汤蹈火自情愿,粉身碎骨心也甘”的崇高思想品质。同时,剧中对其他次要人物的刻画也恰到好处、入木三分。在音乐创作中,根据剧情发生的地点——渣滓洞,作曲家们广泛采用川剧、婺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戏曲,将这些戏曲音乐元素与歌剧形式如重唱、合唱有机地结合,使剧中女主角江姐的形象建立在中国民歌和戏曲音乐素材的基础之上。本论文将从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本体的分析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借助文学、历史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多维度的对作品进行解读。最终,对歌剧《江姐》的演唱风格和历史意义进行梳理、总结,并在本人的声乐演唱中融会贯通。本论文以歌剧《江姐》的创作及演唱风格为研究对象,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对歌剧《江姐》的诞生进行了概括式的介绍,分别从历史、文化及《江姐》诞生前中国歌剧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另外,将歌剧《江姐》创作灵感的来源及艰辛的创作过程介绍给读者。第二章从歌剧《江姐》的整体风格概要、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素材的显现和“洋为中用”的创作观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解读歌剧《江姐》的创作风格特征。它的音乐创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大量中国传统戏曲以及西洋歌剧的音乐素材,并将它们有机的运用到歌剧创作中去,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形成了歌剧音乐创作的新亮点。整体音乐风格上,通过独唱、合唱、重唱、独唱加合唱伴唱等丰富的声乐演唱形式,运用音乐语言的变化与对比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并将主题旋律《红梅赞》贯穿整部歌剧的始终,通过对音乐语言的成功运用,塑造出完整的音乐人物形象,无论是剧中的大人物还是小角色都有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人物性格;歌剧创作中还运用了婺剧、川剧、戏曲板腔体结构等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素材,进一步展现了歌剧《江姐》的民族个性;另外,对“洋为中用”创作观的分析体现出歌剧《江姐》将西洋歌剧与中国歌剧创作技法的完美结合。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歌剧《江姐》的二度演绎,分别为中国传统戏曲唱法的吸收和五代“江姐”扮演者的不同风格演绎,细致地分析五代江姐不同的演唱特点,指出中国歌剧事业的兴盛。第四章论述歌剧《江姐》的影响及意义,首先分析《江姐》所蕴含的红岩精神对公演当时及后世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其次指出《江姐》在音乐创作和演唱上对后世歌剧事业发展的影响。目前国内对于歌剧《江姐》的相关资料比较丰富,但其中大部分以外围研究为主,对于其本体分析和演唱分析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歌剧《江姐》创作及演唱风格的分析与研究将对中国歌剧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5.期刊论文严伟.YanWei大型现代革命花灯剧《江姐》导演断想-民族艺术研究2001,(4)文章从导演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移植歌剧《江姐》,以及在移植中如何寻找结合点并保持和发展剧种特色等问题.6.学位论文郑文静歌剧《江姐》中江姐角色的形象塑造2008歌剧《江姐》创作于一九六四年,一上演便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它与歌剧《洪湖赤卫队》一起掀起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而歌剧《江姐》中女主人公江姐这一角色的形象塑造堪称当时“红色经典”女英雄队伍中的典范。本文以主人公江姐为研究对象,从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出发,着重对江姐的艺术形象、音乐形象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并通过不同时代的歌唱家塑造的江姐这一人物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完整地理解这一角色,为今后个人与其它音乐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与经验。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意义,并对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笔者从小说《红岩》及歌剧《江姐》创作背景入手并对歌剧《江姐》的编剧、曲作者和剧情人物以及该剧的创作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下文江姐的人物形象分析作好了铺垫。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从江姐的艺术形象与音乐形象方面对主人公江姐这一人物形象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第四部分该部分对我国20世纪60~90年代以来五位“江姐”的扮演者塑造的不同版本的江姐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以便更全面的理解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第五部分结语。7.期刊论文付晓芳透过戏曲音乐看《江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z1)歌剧江姐的成功与戏剧音乐有着密切联系,无论从旋律线、调式、腔式方面来看,还是从结构(板式)、主题运用、伴奏方面来讲,都可以找到既汲取了戏剧音乐的营养,又借鉴了西洋歌剧的精华的例子.8.学位论文张杰论歌剧《江姐》中江姐的音乐形象塑造及表现200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歌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如《白毛女》、《党的女儿》、《原野》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歌剧《江姐》。歌剧《江姐》是中国歌剧发展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之上,我国音乐家、艺术家们把中国歌剧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成为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长期屹立在舞台上,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歌剧《江姐》由阎肃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本文主要从歌剧《江姐》的历史背景、性格特征、音乐表现等不同视角来诠释歌剧《江姐》的魅力,从而透视作曲家赋予“江姐”的人物气质以及创作意图,通过对《红梅赞》、《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五洲人民齐欢笑》、《绣红旗》等经典唱段演唱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分析,将人物深层次的内心、性格以及音乐的深层含义充分表现出来,为今后演唱及分析理解作品方面起到很好的理论铺垫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的革命新歌剧来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塑造革命的无产阶级先进人物的英雄形象。歌剧《江姐》在这方面的创作成就显著,它在舞台上为江姐这个人物塑造了色泽鲜明的艺术形象。无论在刻画江姐“刚毅”性格的音乐形象上还是在塑造细腻女性化音乐形象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写作使得歌剧中江姐的音乐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是一部传达着爱党爱国精神一个很好的文艺武器。9.期刊论文耿耿歌剧《江姐》二度排演始末-党史博览2009,(8)江青觉得江姐妨碍了她培植的样板戏,江姐就被停演了1964年9月,歌剧江姐在北京公演后,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红遍了全国.江青觉得江姐妨碍了她培植的样板戏,多次讲话要求停演,并要把阎肃调去,另起炉灶,另搞一个京剧全本的红岩.但因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对江姐倾注了很多心血,空军政委吴法宪起初没有完全按照江青说的办,江姐继续在广州、深圳等地公演,也没有立刻把阎肃调给江青.后来,趁刘亚楼在上海病重住院时,吴法宪还是秉承江青的旨意,瞒着刘亚楼,把正在武汉演出的江姐剧组调回北京,仅举办了儿场内部演出后,江姐就被停演了.10.期刊论文方倩.张玲浅析歌剧《江姐》的戏剧结构-山花2009,(14)歌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等为一体,共同表达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20世纪60年代江姐的创作掀起了我国歌剧史上的又一次高潮,该作品在音乐创作中,根据剧情发乍的地点--渣滓洞,广泛采用川剧、婺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戏曲,将这些戏曲音乐元素与歌剧形式,如重唱、合唱有机地结合,使剧中女主角江姐的形象建立在中国戏曲音乐素材的基础之上.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8efe587-7e95-4745-90ab-9dde01608817下载时间:2010年8月26日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