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滨州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和《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中共滨州市委关于制定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立足滨州实际,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和工作重点,是指导今后五年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第一章“十二五”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一节“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十一五”时期是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方针和“夯实基础、埋头苦干、调整提升、巩固完善”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科学实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计划顺利实施,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和任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52亿元,年均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100元,超过6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99亿元,年均增长26.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166亿元,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1.16亿元,年均增长19.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13.66:59.48:26.86调整为10.02:54.61:35.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50家,实现增加值919.8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9家。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8.73亿元,旅游、物流、金融、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发展,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28%。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人口70万,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现代化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启动。荣获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改革开放取得突破。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财税金融、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取消农业税。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达到10家,邹平经济开发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进出口总值50.92亿美元;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11.9亿美元;上市企业达到11家,募集资金累计133亿元。基础设施继续加强。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家重要的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框架初步搭成。滨德高速主体基本完工,疏港公路建成通车,滨港铁路一期工程正式运营,德龙烟铁路、滨州港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蓄水能力达到8.6亿立方米。新增城市道路445.3公里。生态建设成效突出。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关停96.9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均分别削减4.62%和8.19%。空气质量Ⅱ级标准以上天数超过300天。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争创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实施“粮丰林茂,北国江南”规划,大力开展“林水会战”,林木覆盖率达到20.3%。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94元,年均分别增长13.8%和13.5%。就业扶持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建立完善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达到85%。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09.5万平方米,农房建设、危房改造完成10.8万户。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贫困生资助机制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5%。群众文化四级网络基本形成,50%的乡镇文化站达到国家标准。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功承办全运会两项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国防动员、残疾人、老龄和慈善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交通设施相对滞后。滨州港万吨级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刚刚起步,铁路建设层次低、运量小,公路路网密度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5%。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初级产品比重较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偏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6个百分点。三是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全省的2.9%;高素质企业家、高科技自主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科研平台和载体建设相对滞后,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不足。四是民生问题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较慢,农村住房、社区建设等处于全省较低水平。第二节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测“十二五”时期,是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超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发展空间广阔,增长动力充足,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环境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机制活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从区域环境看,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渤海地区日益融合,滨州位于环渤海经济带的中心,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又是济南都市圈、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处,凭借地缘优势有条件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节点型城市和重大战略的实施载体,有利于滨州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化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面临挑战。“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也面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从周边环境来看,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滨海新区、曹妃甸、渤海新区、潍坊滨海新城发展迅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竞争异常激烈。黄骅、东营、潍坊等港口腹地条件相似,疏港通道基本建成,对滨州港发展构成挑战。工业化进程加快,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地方财力薄弱,自身积累慢、市场融资能力差、信贷资金规模小,资金瓶颈仍是重要的约束条件,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任务十分艰巨。趋势预测。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滨州积蓄了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坚实基础和后发优势,综合判断,今后五年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追赶超越黄金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两大机遇,有利于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跨越发展。二是产业结构转型期。随着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和高效生态经济的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服务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首要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调整孕育着重大突破。三是综合交通枢纽形成期。“十二五”期间,随着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滨州万吨级大港的建成投运,国家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四是比较优势显现期。随着新一轮经济周期资源约束的进一步加剧,滨州的土地、水、岸线、油气等资源优势将逐渐显现,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来投资的热土。五是城乡统筹加速期。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统筹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第二章“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思路第三节指导思想“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科学发展是主题,改善民生是根本,调整转型是主线,招商引资是重点,创新实干是关键,和谐稳定是基础,清正廉洁是保证”工作方针,按照“123456”的总体发展布局,深入实施追赶超越战略,加快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滨州。“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坚持追赶超越,促进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提升发展质量与扩张经济总量并重,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追赶超越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二是坚持工业兴市,促进跨越发展。继续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质量兴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位次逐步前移。三是坚持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竞争新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坚持生态优先,促进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五是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六是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四节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机遇、趋势和条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相衔接,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相衔接,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跨越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达到3000亿元,人均达到7.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7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960亿元;物价涨幅每年控制在3-4%之间。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52:42;城镇化水平达到5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7%左右;经济外向依存度达到18%。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岁。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林木覆盖率达到28.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每万元取水量20.09立方米;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消减1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消减1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