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预警、秩序:评估在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尺度、预警、秩序:评估在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王子林王生龙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启示:从价值评估到全面风险管理评估以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本世纪初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一次深刻危机。危机揭示了现代金融的毒瘤和制度体系的严重缺失。1.现代金融毒瘤:不经评估受控而不断衍生和膨胀的风险金融业本质上说是经营风险的产业,没有不承担风险而取得回报的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风险与回报是正相关关系。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金融系统稳定有效地运行。——地产在投机的强力推动下,不顾市价远远超出内在价值的风险,由泡沫构建起虚假的市场繁荣。为追求资本收益,由房价短期上涨而决定的投机性需求,已大大超过了居住性需求,房产资本增值功能强力挤压其使用功能,房产投机现象与房产市场市场繁荣并存,由借贷资本支撑的地产市场泡沫构建起的虚假市场繁荣,对金融业构成了巨大的风险。此次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风险的释放。——股票和各种投资品远远偏离内在价值,在投机的牵引下迅跑。作为一个虚拟资本市场的股票市场,其交易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股票的未来收益权,即买股票是为了获取资本的增值。这也正是其与商品市场不同的方面。商品市场的买主购买商品是为了消费,不存在逐利动机,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资本增值,追逐股票买卖差价成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最主要的目的,股市泡沫不可避免。但必须认识到与商品市场相同的一面,是价格的变动都以它的内在价值为基础。过分偏离内在价值或忽视内在价值的基础性的泡沫,也会危害经济安全。——衍生工具以叠床架屋的态势,构造难以解析的金融新贵,风险聚集、传感、变异和暴发,突破了人们通常的认识构架。2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得当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者对冲经营风险。例如利用远期、期货等衍生产品,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原材料和外汇等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帮助企业锁定成本,保持企业财务和盈利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但大量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正确驾驭衍生金融工具,控制其风险,而贸然参与或过度投机,则可能给交易者带来巨大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这并不是交易工具本身的过错,而是人为的过错。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多样性必然加大经营和监管的难度。随着国际市场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衍生产品的新种类越来越丰富,衍生产品设计日益灵活,种类繁多,几乎到了“量身定做”地步。例如,银行完全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为客户设计衍生产品。然而,这样的衍生产品定价极为复杂,需要高难度数学模型来完成定价,企业和监管当局很难识别和管理其中的风险,这类衍生产品的交易也很容易因为无知而亏损。再如,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多属于表外业务,不能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且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这使其表面的资金流动与潜在的资金盈亏大相径庭,加之衍生交易空间上的广阔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使会计核算难以进行,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监管难度很大。对本为帮助企业对冲经营风险,而牵出了风险的识别、监管以及对标的资产定价等一切超出了人们想象的现实。金融衍生产品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的担忧不无道理。金融定价能力跟不上次贷产品的发展,从而导致对金融产品定价失真并引发整个金融风险管理的失败,是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2.价值尺度的缺失:问题不在于创新、不在于经营,问题在于没有价值尺度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金融创新浪潮,产生了衍生金融工具。当今,它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以货币和资本为经营客体的金融业和证券业,而日益成为一般工业和商业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或规避结算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避险工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如何计量,一直困扰并备受各方关注,而价值尺度的缺失,是问题的核心。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是传统的会计理论无法解决的。一是按照传统会计理论,资产与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带来的资源与发生的现有义务,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实3质是企业现在拥有的权力或承担的义务,在将来会造成现金流入或流出,所以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二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市价随时随地在发生变动,此时预示着参与者的巨大盈利,彼时可能演变为巨额的损失。三是衍生金融工具不能为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容纳而只能成为表外项目,而且在表外得不到规范。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若投资者不能在企业报表中获取相应信息,就会看不到隐藏的巨大财务风险,许多金融风波的发生都与会计系统未能及时、充分地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从全球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看,由于衍生交易风险管理和监管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专业化,各市场交易主体除了必须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之外,很多机构和监管部门不得不依赖专家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二、评估作为金融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尺度体系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现代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本控制体系,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1.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控制与尺度控制流程控制在相互勾稽、有机衔接、相互制衡的各个环节通过流程规范,实现控制目标,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越位、错位、缺位往往是风险之源。而尺度是在流程的各个环节把握度与量的界限,形成标准,在流程控制中置入把控的内核。2004年6月修订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银行面临的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单一风险,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联系渗透的风险体系,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而流程控制和尺度控制是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流程的各个环节,把握度与量的界限,是其根本。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产生的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且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究其根源,就商业银行而言,作为贷款人放松了审慎经营原则,扩大了次级信贷市场的信用风险是其重要原因。信用风险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还有可能冲击整个银行信用体系的稳健,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应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处理和评估,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在一定收益水平下使信用风险最小化,是商业银4行永恒的话题。而对其风险的评估与量化,是有效手段之一,应当给予重视。因市场风险因子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构成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将会带来市场的广化和深化,这都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日趋复杂。同时,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明显化、复杂化。由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和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形成的操作风险不容忽视。与其他风险不同,操作风险在于银行的业务操作,并且几乎涉及银行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其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操作风险日益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领域。2.评估在信用风险防范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贷款损失风险的防范,是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持续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能还贷、抵(质)押权不能变现、保证虚置、担保无效、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等都是贷款损失形成的途径。为了防范贷款风险,除了关注债务企业现金流的同时,往往设定抵押物,保证债权权利的实现。二十多年来,在发放贷款时,对债权设置担保(如抵质押),对抵质押物进行价值评估,依据评估结论确定贷款发放的额度,抵押贷款评估业务,在整个资产评估市场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借款期内,根据资产市场的变化情况,对抵(质)押物的市场价值进行动态监测,以检测结论为依据动态跟踪债权实现风险,也已逐步引起商业银行的关注。贷款到期,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依法以担保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担保物的价款优先受偿,在拍卖变卖担保物时,对担保物的变现价值进行的评估,对债权实现提供的重要的价值尺度。在资产管理公司(AMC)、商业银行等处置不良贷款的评估中,将抵质押物作为不良贷款可回收价值评估对象,是资产评估行业十分重要的业务之一。显而易见,商业银行贷款发放与管理,回收与处置全程风险管理中,涉及以物担保的,对债权保证物进行的价值评估,无疑为风险管理提供了价值尺度。不能否认现金流是对银行债权最好的保障,但在关注现金流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保证方式特别是以物担保的重要作用。而为债权保证提供的价值尺度,使风险的量化提供了可能。3.评估与会计相互补充的价值尺度5会计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常规的价值尺度。其特点是全面、日常、动态,覆盖面广。评估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尺度,由评估弥补会计系统固有的缺失,提供公允价值/内在价值尺度。部分金融产品,如资产证券化产品、衍生金融工具等,评估提供基本价值尺度。当金融业资产的会计记录,不能反映其价值状况,需要评估提供更新价值尺度,如抵押品、抵债品、投资品、产权交易、公允价值会计等。包括银行信贷资产在内的企业资产的价值有多种属性,有投入价值,产生价值、退出价值;有成本价值,收益价值;有公允市场价值,特殊交易价值等。资产评估可以提供资产的多种属性的价值信息。历史上,在引进外资、企业改制设立公司、多种交易模式下的资本市场的资产交易等各个领域,反映企业历史成本价值的财务会计信息,在不能为中外双方提供公平交易的尺度、不能公平维护国家所有权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充分反映特殊交易模式而决定的价值类型作为产权交易的价值尺度的情况下,资产评估及时弥补了缺陷,提供了符合市场交易规律、体现交易模式、反映市场价格水平的价值尺度,很好了维护了包括国家所有权在内的各方当事人权益。认识到概念化地依市场交易信息为依据所得到的财务会计信息,偏离了市场价值的属性。因为,不像大宗商品的交易,资产交易一般不是以很高的频率发生,因而市场价值并不是在持续不断的市场行为中不断调整和形成,市场已有的信息本身由于时滞、对象的差别性,就不具有作为现实产权交易尺度的“市场价值”的属性。因而,由独立专业评估,遵循市场定价规律所形成的评估准则,模拟市场,根据企业产权的内在的各种价值属性,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参数和公认技术,得出与市场公平交易相适应的市场价值,很好地完成了市场价值尺度的功能。在我国,资产评估特别是国有资产评估,尽管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实施的鉴证,但它的属性本身并不是行政手段和行政机制。它的产生源于市场的内在需求,源于交易市场对价值信息功能和价值尺度功能的需求,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规章制度,只是使市场内在需求不至于因当事人意志的任意左右而无法满足,给市场一个可预期的良好环境。资产评估是独立于国家行政手段而存在的,它在机构产权上是独立的,执业是独立的。它的执业准则源自于资本市场价值规律,它的价值结论服务于资本市场并受到市场的检验,它的行为方式受到资本市场的6约束,因而是交易市场的一个要素,是为市场提供价值信息和价值尺度的独立鉴证行为。三、金融业核心风险环节的评估控制1.战略风险控制与内在价值1996年,沃伦·巴菲特在给伯克希尔公司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可以简单地定义如下: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生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巴菲特用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股票内在价值和账面价值两者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有两个小孩,你用相同的钱让他们都读到大学毕业,那么这两个孩子的账面价值是相等的,可是,两个孩子都读到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他们将来的前途完全一样。这表明,他们的内在价值是不同的,甚至会有天壤之别,进行公司战略规划,必须依据内在价值。公司发展战略具有长期性特点,规划未来应基于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客观认识。恐怕没有人会否认,内在价值对一个公司战略优化以及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与否的关键作用,公司战略的选择与决策本身也要以其内在价值结论为依据。价值评估将直接关系到公司战略决策的质量以至成败。不言而喻,企业战略风险控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