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车间设备布置设计5.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5.1.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1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2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3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5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6留有发展的余地7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8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9设备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10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道走向一致[13]。5.1.2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第三,生产要安全。即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5.1.3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且操作岗位安排在塔的中部以便观察塔内情况,这样就需要设计多层厂房;另一种情况是:设备大部分露天布置,厂房内只需要安置泵或风机,这种情况可设计成单层厂房。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一般都设计一个较高的单层厂房,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制操作平台代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以适应工艺流程和设备变化的需要。5.2车间设备布置5.2.1车间设备平面布置车间平面布置按其外形一般分为长方形、L形、T形和Ⅱ形等。长方形便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利于设备排列,缩短管线,易于安排交通出入口,有较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但有时由于厂房总长度较长,在总图布置有困难时,为了适应地形的要求或者生产的需要,也有采用L形、T形和Ⅱ形的,此时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立面等各方面的因素。5.2.2车间设备立面布置化工厂厂房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设计成单层、多层或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一般来说单层厂房建设费用较低,因此除了由于工艺流程的需要必须设计成多层外,工程设计中一般多采用单层。有时因受建设场地的限制或者为了节约用地,也有设计成多层的。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工艺路线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所以一般都设计成一个高单层厂房,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操作台代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或多层厂房的楼板,以适应工艺流程改变的需要。6.公用工程6.1供水化工生产中的大量用水,主要用于工艺用水和冷却用水两类。在本设计中工艺用水不与产品接触,故不做讨论,对于冷却水应该满足下列几点要求:(1)温度尽可能低,全年温度变化小;(2)不会有水垢和泥渣沉积引起的危害;(3)对金属的腐蚀性小;(4)不会促进生物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引起管道和换热设备的堵塞。6.2供电车间用电通常有工厂的变电所或由供电网直接供电。车间用电一般最高为6000伏,中小型电机只有380伏。通常在车间附近或在车间内部设置变电室,将电压降低后分配给各用电设备使用。6.3供暖采暖目前主要以锅炉方式提供热量,使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仍能保持适宜的工作或生活条件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按设备的布置情况主要分为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6.4通风车间通风的目的是排除余热、余湿、有害气体和粉尘等,使车间内作业带的空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卫生要求,以保证操作者的政策卫生条件。通风的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两大类,在本设计中主要采用自然通风,但在设备附近有局部通风的设施。参考文献[1]严福英等.聚氯乙烯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2]张洋.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赵德仁等.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谭天恩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倪进方等.化工设计[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6]邴涓林,黄志明等.聚氯乙烯工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邓云祥.聚氯乙烯生产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M]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M]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M]郑石子,颜才南,胡志宏等.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M]林大钧等.简明化工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