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学案课件 04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山东高考13题题型分类突破分析山东高考13题的题型结构,揭示高频考点和命题规律,提出解决各题型的思维方法及规范答题技巧,让高考不再困难.学案4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高考定位】1.掌握受力分析的顺序,会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和摩擦力、准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解决力与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整体与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等等.归纳考点1.(2011·山东理综·19)如图1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书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C.Ffb仍然为零D.Ffb方向向右图1解析剪断右侧细绳瞬间,b木块仍受弹簧向左的拉力,故此时Ffb不等于零.其方向向右,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a木块在剪断细绳瞬间与剪断前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故Ffa的大小、方向均没有变化.综上所述,选项A、D正确.答案AD2.(2010·山东卷·17)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上,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FN=m1g+m2g-FsinθB.FN=m1g+m2g-FcosθC.Ff=FcosθD.Ff=Fsinθ图2解析因为不分析弹簧的力,故可“整体”分析两个物体.整体系统除受拉力F、重力(m1+m2)g外,经“假设法”分析,还受滑动摩擦力Ff,由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知一定存在支持力FN,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后,用三角函数计算,由平衡条件可得:竖直方向FN+Fsinθ=m1g+m2g水平方向Ff=Fcosθ计算可知,正确选项为A、C.答案AC3.(2009·山东卷·16)如图3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mgtanθB.F=mgtanθC.FN=mgtanθD.FN=mgtanθ图3解析小滑块受重力mg、支持力FN、水平推力F,如图所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三角形),用三角函数计算得:F=mgtanθ,FN=mgsinθ.所以正确选项为A.A4.(2007·山东卷·16)如图4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均保持静止,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B.3C.4D.5解析如图所示,“整体法”分析A、B受力,有重力(mA+mB)g和竖直方向力F的作用.经“假设法”判定墙与A之间无力的作用.图4“隔离”物体A.经“假设法”分析,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自身重力mAg、物体B对它的静摩擦力Ff和支持力FN.“隔离”物体B.结合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它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力F、自身重力mBg、物体A对它的静摩擦力Ff′和压力FN′.综上分析,正确选项为C.答案C规律总结这四道题的特点:1.第1题主要考查弹簧的特性2.第2、3题为根据平衡求解物体的受力大小3.第4题为根据平衡条件求物体的受力个数考查的物理方法:1.受力分析时常用的“整体法”与“隔离法”2.矢量运算中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法(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的应用3.用“假设法”分析“隐蔽”的弹力与静摩擦力对点探究题型一判断平衡物体受力个数例1如图5,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不等于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A.3个B.4个C.5个D.6个图5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其受力图为: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其受力图可能为:答案BC规律总结1.受力分析的顺序:明确研究对象后,首先分析重力和题中说明的外力F,其次是找弹力和摩擦力,最后找一下有无其它力存在.2.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看有无弹性形变,是判断弹力存在与否的基础,但有时不能判断“形变”是否存在,此时宜用“假设法”.(2)静摩擦力的有无有时也用“假设法”判定.(3)“假设法”一般结合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应用.3.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平衡状态是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条件则是指物体所受合力为0.针对训练1如图6所示,物体A靠在倾斜的墙面上,在与墙面和B垂直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试分析A、B两个物体的受力个数.图6解析先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其受力图为:再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得其受力图为:答案A物体受5个力,B物体受4个力题型二求解平衡物体受到的某个力的大小例2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直径分别为da和db(da>db).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且内径为r的平底圆筒内,如图7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N1和FN2,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A.F=(ma+mb)g,FN1=FN2B.F=(ma+mb)g,FN1≠FN2C.mag<F<(ma+mb)g,FN1=FN2D.mag<F<(ma+mb)g,FN1≠FN2图7解析将A、B视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与竖直方向所受合力都一定为0,故水平方向有FN1=FN2竖直方向有F=(ma+mb)g答案A疑问用“隔离法”单独研究a和b能得到答案吗?有什么缺点?规律总结1.选取研究对象的“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研究由多个“有效物体”组成的系统时,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只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不分析其内部之间的力,这种方法叫做整体法;若把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就叫做隔离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不涉及系统内力时,首先考虑应用整体法,既“能整体、不隔离”.第二,应用“隔离法”,要先隔离“简单”的物体,比如待求量少、或受力少的物体.第三,关注各“隔离体”间力的关联,关联力以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形式存在于物体间,对整体系统来说则是内力.第四,在某些特殊情形中,研究对象可以是物体的一部分,甚至是绳子的结点、力的作用点等.2.矢量运算的“合成”与“分解”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均为“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在具体运算中却表现为“合成”时常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而“分解”时常用“正交分解法”针对训练2如图8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光滑球体质量为M,放在斜面与竖直墙之间,斜面与球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设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f、支持力为F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f=mgcotθB.Ff=MgtanθC.FN=(M+m)gD.FN=Mgcosθ+mg图8解析本题可完全模仿例2的方法求解.BC审题模板题型三巧用“三角形法”,破解动态平衡难题(通过引导审题,同学们一定能完成本题,请试着分析一下吧!)解析如图甲所示,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力为0,即G、FN1、FN23个力的合力为零,三者构成矢量三角形,如图乙所示.当挡板逆时针旋转时,FN1方向始终不变,G大小方向均不变,可见FN2先变小,后变大,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始终变小.甲乙答案AD规律总结动态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当受力物体“缓慢”运动经历一系列的平衡状态时,需要分析判定这一过程中某一力变化趋势的特点及可能的“临界点”等,就形成了“动态平衡”现象.常有以下处理方法.(1)图解法:当物体受三个力作用时,在相应的“力三角形”中,先确定某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再确定只改变大小或方向的力,最后在力分解合成的三角形中,从边长、角度的变化分析待求力大小、方向的变化,叫做图解法,图解法较为方便,也比较直观,一般适用于三力的情景.(2)解析法:在动态现象中,需要具体计算力的大小、确定力的方向时,或物体受力较多时,则要应用解析法、写出待求力大小、方向(角度)的函数表达式,在表达式中分析其变化特点及“临界值”等.(3)一些特殊的多力情景若能简化为三力情景,也可应用“图解法”.针对训练3如图10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图10解析因为G、FN、FT三力共点平衡,故三力可以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G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FN的方向不变,大小可变,FT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在细绳向上偏移过程中,可以作出一系列的矢量三角形,由图易得在变化过程中FT先减小后增大,而支持力FN一直变小.答案D返回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