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sns-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随着Web2.0时代[1]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社会化,不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来源。Web2.0强调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强调以人为中心,在Web2.0中,用户能充分展现其个性化特征。在以前的Webl.0时代中,网络是虚拟出来的,而Web2.0给予用户真实的感觉,SNS[2]作为Web2.0的一个应用,不仅具有真实性、互动性,还具有社交性。SNS,即社交网站,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上发展起来的[3],它聚集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进行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组之间、群组与群组之间的传播。目前,SNS不仅仅是简单的聊天交友平台,还将娱乐、博客、游戏、电子商务等应用集成起来,在未来,SNS将成为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SNS的有关概念SNS的定义社交网络的概念[1]源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在web方面有三层含义[4]:SocialNetworkingService,SocialNetworkingSoftware,SocialNetworkingSite,国内的SNS指的是SocialNetworkingSite。而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狭义的社交网站,即基于用户真实社交关系而为用户提供的一个可交流可沟通的社交网站。具体来说,外国典型的SNS网站有Facebook、MySpace、Bebo等,国内典型SNS网站有人人网、开心网。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新式的互联网服务己经遍布到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改变了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SNS的理论基础(1)六度分割理论六度分割理论指的是“通过朋友的朋友来提供服务,一个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一个陌生人”[I6]。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六度分割理论的发展普及,让网络里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信息化、社会化。在功能上能够反映社会关系的发展,按照六度分割理论,说明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弱纽带”的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被捆绑在一起,以致每个人的社交圈不断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六度分割理论证明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2)150法则150法则也叫邓巴数学,它指的是一个人的智力允许其进行社交网络的最大人数是150人,这个数字是个人拥有的且与自己维持关系的朋友数量[17]。人类学家罗宾·丹巴(RobinDunbar)研究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发现在那些村落中的人数大约都为150人。他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因此罗宾·丹巴总结说:“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地方式”。150法则也就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那么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可达人数便是150的6次方,即11390625000000,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所以通过六个人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也就不难理解。(3)无尺度网络理论无尺度网络指的是具有某种特性的复杂网络【181,在无尺度网络中,很多节点都只会与较少的节点连接,但是有很少的节点却与较多的节点连接,这种有较多连接的节点称为“集散节点”。如图2.2所示,其中图中的黑色节点就是集散节点。由于在这样的网络中不存在一个标准尺度来测量其中一个节点与另一个节点之间的长度,所以把这种网络叫做无尺度网络。在现实中的网络结构大部分都是无尺度网络,如可以将万维网中的网页看作是一个节点,一个网页与另一个网页之间通过链接关系来连接。(4)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和客我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米德创立的,它是指在每个人的意识活动中通常有两个“我”,一个是代表自己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个是由其他人的评价和期待所组成的客我。人们在思考和反思内省的时候就是主我和客我相互作用的过程[4]。这意味着很多人往往不是活在自己的主体意志之下而是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之中。因此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渴望认识客我来寻求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很多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就是为人们提供寻求肯定,存在感和自我价值的服务。国内外社交网站概况国外社交网站概况在国外,社交网站发展的较早,早在1997年,互联网上第一个社交网站SixDegree.com就已成立。2001年起SNS社交网站从美国悄然兴起,短短半年时间,SNS就风靡了整个北美地区【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以下是国外几个知名的社交网站:2003年3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立了Friendster,在推出之后悄然走红,一直被SNS业界称为是社交网站的鼻祖,此后大批的模仿者破茧而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SNS网站热潮。目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交友网站。2003年9月,汤姆·安德森(TomAnderson),克里斯·徳沃菲(ChrisDeWolfs)以及一个小型程序设计师团队创立了Myspace。它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个集交友、个人信息分享、即时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动平台。Myspace的成功在于给用户更多自由设计他们的Myspace主页,让用户能更高的表达自我和与朋友交流。2004年2月4日,哈佛大学在校学生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创立了Facebook[8],目前,Facebook拥有约9亿用户,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Facebook的诞生使得SNS的概念从普通交友网站中释放出来,使社交的概念得到检释。2005年2月15日,由美籍华人陈士骏等人创立了YouTube,其目前的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在成立后的短短15个月,已经超越MSNVideo与GoogleVideo等竞争对手,成为本世纪最多人浏览的网站。2006年8月,{Twitter的兴起及其应用}博客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为了改进博客在使用过程中日渐显现的缺少同步服务、页面信息分散、讨论聚拢性不强等问题创建新公司Obvious推出了Twitter服务。这种服务平台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信息的形式发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是发送给个人,实现了即时通信和博客服务的完美结合。Twitter的最大特点是将用户发的每个消息控制在140个字母以内,这种字数上的限制并不是鼓励你少些,而是鼓励你更频繁的写,并更多的传播。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拉低了表达的心理闸门的高度,让信息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和现实世界发生联系。我国社交网站的概况我国社交网站的概况主要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归结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9年到2004年,是我国SNS的起步阶段。早在1999年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周云帆、陈一舟、杨宁就共同创办了ChinaRen校友录,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SNS雏形。2003年博客兴起,各种Web2.0概念的产品开始流行起来。与此同时,Friendster在美国掀起SNS第一波浪潮,国内也相继出现了许多类似网站,比如友友觅等。但当时用户对SNS还不感兴趣,很多网站在线率低、运营困难,最终昙花一现,或转型或关门大吉。第二阶段:从2004年到2007年年底。吸取了第一阶段SNS网站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二阶段出现了一些较成功的SNS网站。这一阶段的网站发展有明显的特点:用户增长缓慢,只有51.com和校内网找到了突破口,市场营销以广告为主;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学生、流动人口的城市人群、边缘化群体等;开始了收费会员和收费功能的盈利模式。第三阶段:从2007年底至今,采用Facebook模式。SNS开源建站程序,同时开始依靠游戏等力量。这一阶段SNS概念得到普及,开始受到业内外各方关注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随着风投不断注入,SNS行业开始混战,众多同质化SNS疯狂建站,人人渴望由此获利。2008年开始,SNS在我国全面流行。当年5月开心网惊爆都市白领圈,在行业引起了轰动。它通过邀请注册和游戏应用吸引大量用户,发展速度迅速飙升,病毒式口碑营销一时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此同时,校内网所属的千橡集团获得日本软银公司的注资3.4亿美元,迅速发展,主流资本开始对SNS市场高度重视。这一阶段,国内SNS网站达100多家,移动SNS平台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增长点。SNS用户需求变化,呈现出的多样性和现实性,SNS网站自主开发出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并且进一步开放第三方应用开发平台,一个逐步深化和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我国SNS网站的分类第一类是校园SNS网站,以早期校内网、占座网等为代表,也是目前发展最好、活跃度最高SNS网站类型。其主要使用人群为在校学生,网站紧密锁定校园生活,以相同学习经历为轨迹,帮用户寻找老同学、老朋友,并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来对朋友进行分类。同学之间信任感较强,因此用户资料往往较为真实,互动性高。校园SNS网站目前在我国出现巨头化趋势,最早成立的校内网(已更名为人人网)在大学校园炙手可热,成为了校园SNS中的领头羊。目前,人人网已开通至少国内32000所大学和国外29个国家1500所大学、56000所高中及85000家公司。第二类是休闲娱乐型的SNS网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开心网。这类SNS网站受众主攻在职人士、白领以及休闲娱乐人群,他们大多以游戏应用为重点,繁忙的工作之余,和同事在线游戏互动,放松心情,拉近同事距离,活跃办公室气氛。2008年,开心网风靡各类办公室,众多白领一上班就登录开心网。网站小游戏贴近现实生活,“偷菜”、“抢车位”、“买卖房”等游戏主题使用户感到亲切,同事之间玩起来亦真亦假,有乐趣而无伤大雅。第三类是商务型SNS网站,顾名思义,是基于商务合作、工作关系的SNS网站。如若邻网、海内网、天际网等。这些SNS网站以职业商务人士为主要目标用户群体,试图将商务交流中疏散的人际关系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让用户更便利地进行业界交流及业务往来,招聘、猎头业务也将成为这类网站逐渐拓展的重点。第四类是婚恋交友类SNS网站,这类SNS在我国较受欢迎,包括世纪佳缘网、百合网等。它们以成熟的寻求现实爱情和婚恋关系的用户为核心,用户大多有一定经济基础,目的性又较强,因此更能够有针对性开展线上线下的收费业务,因此此类网站拥有比较清晰的赢利模式。除此之外,我国目前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SNS网站,比如垂直类、主题类SNS,包括蜂巢网、驴友录、宅啦网等等。还有一些SNS是从原本发展很好的门户网站、IM、传统网络社区等进行的拓展业务,由于SNS开始火爆,这些传统网站不得不开始考虑用户流失过大可能造成的问题,因此为了留住用户资源,它们大多开始在自身业务基础上加入SNS元素,打响用户争夺战。比如腾讯的QQ校友(朋友网)、雅虎的雅虎关系、淘宝的“淘江湖”、以及中国移动139社区等等都是这种拓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新浪网借SNS东风大大风光了一把的微博业务。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似Twitter的社交、娱乐、话题型网站。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照片等。微博可理解为“微型博客”,它可以将用户所听所看所想用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的形式和粉丝分享,共同讨论,同时及时关注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新浪微博是以社会信息快速传播作为主要特色的网站,其底层是基于SNS模式的关系底层,通过转发的信息可以追踪到每一个转发的用户,这点不同于美国Twitter,它是一个经过新浪改良的中国本土化的微博产品。这点无疑给新浪微博增加了更大的社交网络附加值。可以说,新浪微博的成功也同样来源于SNS社交网络强大的传播效果。近些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大量手机应用的发展,SNS自然也加入其中,各类SNS网站纷纷开发手机版本软件,如手机人人等,也有一些只能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SNS软件,如牛排等。尤其是智能手机提供的定位功能得到应用,“摇一摇”、“附近人”等功能成为移动S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