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讲PPT城市问题(2) [Compatibility Mode]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经济学第八讲:城市问题(2)‐‐‐贫困第八讲:城市问题(2)贫困1贫困问题是城市地区两大永存问题之一‐‐‐阿瑟∙奥沙利文•联邦政府的贫困对策(包括反贫困政策)•联邦政府的贫困对策(包括反贫困政策)–现金资助–提供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实物资助(食品票;医疗保健;住房补助)2一、美国城市的贫困问题、美国城市的贫困问题‐‐‐中心城市的隔离与贫困‐‐‐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人群•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人群–妇女儿童–儿童–少数民族中心城市居民–中心城市居民•城市持续贫困地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探讨的两大问题为什么中心城市的贫困率这么高?–为什么中心城市的贫困率这么高?–哪种公共政策对于减少中心城市贫困有效3•贫困家庭的定义(美国):贫困家庭的定义(美国):–家庭总收入不能满足家庭“最低需求”的家庭–家庭总收入低于官方的贫困预算贫算每家庭低食算•贫困预算:每类家庭的最低食品开支预算×3•1997年数据:单身家庭的贫困预算‐‐‐8183美元三人家庭的贫困预算‐‐‐12802美元四人家庭的贫困预算16400美元四人家庭的贫困预算‐‐‐16400美元–贫困率:是指生活在低于官方贫困预算家庭的人口占此类人的百分比(U.S. Bureau of the Census,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种族:贫困白人的数量是贫困黑人的2倍多,是贫困西班牙裔人的4倍,但是黑人和西班牙裔的贫困率比白人的高处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贫困率在同种族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也是不同的贫困率在同一种族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也是不同的.•儿童:少数民族的贫困率很高.•家庭类型:女性户主的家庭的贫困率较高,是已婚家庭的6倍.•教育:高中辍学者的贫困率是高中毕业生的2倍多,大学毕业生的9倍多•住宅:大都市地区以外的贫困率比大都市高;中心城市内部的贫困率比其外部高率比其外部高4劳动贫困者•劳动贫困者–超半数的贫困家庭中至少有人拥有非全职工作贫–即使有全年全职工作,但工作者的小时工资过低,也依然是贫困家庭低,也依然是贫困家庭–事实上,许多家庭有一个以上的工作者,虽然其主要工作者获得小时工资不高,他们却摆脱了贫困。5美国城市的个重要特色是与种族有关的住宅隔•美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与种族有关的住宅隔离生活在大都市地区的黑人中有超过2/3的人住在市中–生活在大都市地区的黑人中有超过2/3的人住在市中心–黑人集中在市中心,远离市郊的工作机会,是造成中黑人集中在市中心,远离市郊的工作机会,是造成中心城市高贫困率的一个原因。•相异指数(对种族隔离程度进行量化)–表示为了在空间配置上达到一种完全的整合而必须更换住所的种族人群比例,以使在每个人口普查的区域某种族人群组成与大都市地区总体的种族组成相同某种族人群组成与大都市地区总体的种族组成相同(U.S. Bureau of the Census, Residential Segregation)。•1990年,美国大都市地区的平均相异指数是69%。•隔离程度由高到低排列的城市依次是:底特律,芝加哥,克利兰夫,密尔沃基,纽约,圣路易斯,费城6•造成隔离的原因•造成隔离的原因–种族态度与种族隔离•绝大部分黑人愿意生活在黑人与白人整合后的邻里之间绝大部分黑人愿活在黑人与白人整合后的邻里间•绝大部分白人更愿意住在隔离后的邻里之间–收入差异•黑人家庭的收入比白人家庭低且市内的住宅要便宜些•黑人家庭的收入比白人家庭低,且市内的住宅要便宜些–房地产市场上的种族•黑人和西班牙裔可获得的住房信息,能得到的建议和帮助比白人要少人要少–排斥性分区制•市郊政府运用分区制将低收入家庭排除在他们的管辖区域之外。市郊政府运用分区制将低收入家庭排除在他们的管辖区域之外(用地最小面积的要求;多户单元住宅的禁止;最高密度的限制;车库要求;开发费缴纳等部分是由财政问题引起)–住房政策•联邦住房政策鼓励贫困人口住在贫困的中心城市地区。大多数的公共住房仍建在贫困地区。(住房优惠凭证问题)7中心城市隔离与贫困之间关系•中心城市隔离与贫困之间关系–隔离、教育与贫困•造成贫困的一个原因是教育成就低•市中心小区的高中学生辍学率可能是市郊学校的2倍中城市的学校的教育成就低的由是学校为之服务的家–中心城市的学校的教育成就低的理由是学校为之服务的家庭中的贫困问题–空间失配空间失配•制造业,零售业和事务所中大约有一半工作地点位于市郊•空间失配理论导致被隔离在市中心的黑人因远离市郊的就业机会而导致贫困。隔离导致较远的通勤距离也降低了黑种工人的就•隔离导致较远的通勤距离,也降低了黑种工人的就业率。8二经济增长与贫困二经济增长与贫困•造成贫困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缓慢或者造成贫困的个原因是经济增长缓慢或者经济衰退失业排队理论打算工作的工人排成一条就业队–失业排队理论:打算工作的工人排成一条就业队伍,工人在就业中的位置由他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能力越低他在队列中的位置就越靠后生产能力越低,他在队列中的位置就越靠后.–经济增长能给边际工人(低生产能力)创造工作机会机会–结论:贫困人群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相对较大的收益,从经济衰退中蒙受相对较大的损失.因此,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就能减少贫困.9•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变化世纪至年代贫困在经济衰退时增加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贫困在经济衰退时增加,在经济扩张时减少–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扩展时期贫困的减少没有能够抵销经济衰退时期贫困的增加–原因: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变化•技术进步允许用机器取代低技能工人技术进步允许用机器取代低技能工人•国际贸易的增长对高技能工人有利,对低技能工人不利(缺乏比较优势)()10三劳动市场上的歧视劳动市场的歧视•就业歧视尽管两类人具有同等的生产能力并且被支付等–尽管两类人具有同等的生产能力,并且被支付等量的工资,但雇主仍有意识的多雇佣某一类人.资歧•工资歧–对具有同等生产能力的工人支付不同的工资.对具有同等产能力的人支付不同的资•歧视理论传统的歧视理论市场力量限制了工资歧视的程–传统的歧视理论:市场力量限制了工资歧视的程度(具有相同边际收益产品边际实物产品×该产品的市场价格的两类人)产品的市场价格的两类人)–统计学上的歧视理论:如果工人生产率方面存在不完全信息,黑人和白人工资差异就会存在11•收入与歧视的事实(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States1997)United States,1997 )–白种工人的收入比黑人和西班牙裔工人的高•黑人男性的收入只有白人男性收入的70%•黑人女性的收入是白人女性收入的89%•如果是大学毕业生的话,其差距会小(77%;95%)•造成差距的因素:工作小时;年龄;工作经验;地理位置受教育程度种族和性别理位置;受教育程度;种族和性别–有研究认为1/4的收入差异是歧视行为也有研究认为差异更多来自于工作技能–也有研究认为差异更多来自于工作技能•结论: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时间,教育,经验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育,经验和地理位置上的差异。12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为一家之主的家庭增加•1960‐1997年,白人家庭的比重从10%上升到18%黑人家庭的比重从28%上升到47%西班牙裔家庭的比重从17%上升到23%–影响家庭结构的因素•结论:不清楚(缺乏对家庭结构变化原因的了解)13四贫困与公共政策四贫困与公共政策•为减少贫困而制定的政策–工作培训计划•1997年以后,联邦政府用于培训计划的开支达到140亿1997年以后,联邦政府用于培训计划的开支达到140亿元•强调培训而不是直接就业强调培训而不是直接就业–现金补助•1994年总预算达2190亿美元•1994年总预算达2190亿美元–实物转让(食品券,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午餐计划)计划)•1994年总开支达到1730亿美元年改革后联邦政府实施分类财政补贴–1996年改革后,联邦政府实施分类财政补贴14•基于工作培训计划的收益‐成本研究基于工作培训计划的收益成本研究–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女性受益最大大部分针对年轻人的计划并有引起收的–大部分针对年轻人的计划并没有引起收入的明显增加–对成年男性收入的影响比较小•现金支付计划现金支付计划–有抚养儿童家庭的补助(AFDC),大量资金投向以女性为一家之主的家庭女性为一家之主的家庭–附加安全收入(SSI)是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盲人和永久性残疾人的计划和永久性残疾人的计划–一般补助(GA)是一项针对那些没有资格获得AFDC或者是SSI补助的贫困家庭15•实物补助(1730亿美元1994年)–医疗补助(1270亿美元)–医疗补助(1270亿美元)•为AFDC和SSI的受益者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属于免费的医疗保险政策)费的医疗保险政策)–失业者或贫民食品券(220亿美元)住房补贴(200亿美元)–住房补贴(200亿美元)16•1996年福利改革1996年福利改革–《1996个人义务和工作机会的调和法案》废除了并且取消了贫困家庭获得现金补助–废除了AFDC并且取消了贫困家庭获得现金补助的权力–联邦政府为各州提供分类财政补贴•给非常贫困的家庭提供暂时的帮助(TANF)•设定了许多限制条件–接受24个月补助后,必须参加工作活动(就业;在职工作培训;获取工作经验,社区服务工作,接受职业培训以及参加由个人提供的社区幼儿保育服务)–单亲家庭每周必须参加不少于30小时的工作活动;双亲家单亲家庭每周必须参加不少于30小时的工作活动;双亲家庭不少于35小时–60个月现金补助后,政府将停止发放补助。各州可以有例外但最多不超过20%的救济接受者外,但最多不超过20%的救济接受者。17•联邦政府的激励措施–不满足下列目标将削减州的分类财政补贴不满足下列目标将削减州的分类财政补贴•提高参加工作的比重•减少福利救济的人数减少福利救济的人数•提供10亿美元作为业绩奖,奖励那些从福利救济接受者转为就业者的个人。受者转为就业者的个人。•联邦政府为有工作的父母提供幼儿保育补助–被免除工作活动的个人–被免除工作活动的个人•监护者三个月以下婴儿的家长•小于16周岁的救济接受者•小于16周岁的救济接受者•由于年龄或残疾的原因,有权获得SSI的救济接受者18福利改革的市场影响•福利改革的市场影响–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低技能工人的数量–大多数新增工人是受教于水平较低的女性低技能工人数量的增加是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低技能工人数量的增加是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降低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研究结果许多以前接受AFDC救济的人新加入–研究结果:许多以前接受AFDC救济的人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是低技能女性必须面对额外的竞争所以她们在收入上将蒙受最大的损失争,所以她们在收入上将蒙受最大的损失。19五无家可归者五无家可归者定义麦克金尼无家归者补助法案•定义《1987麦克金尼无家可归者补助法案》–睡在户外睡在户外–原本不是用于睡觉的场所(公共建筑物的走廊)住房避难所(临时住处)–住房避难所(临时住处)•无家可归者的比率是城市越大比例越高每10万人中无家可归者人数(前四位)大城市535人412人349人346人中等城市87人76人63人60人小城市27人25人22人14人20•无家可归者以单身男性居多无家可归者以单身男性居多–单身男性:73%单身女性9%–单身女性:9%–带孩子但没有配偶的女性:8%–带有孩子的已婚夫妇:1%–没有孩子的已婚夫妇:2%没有孩子的已婚夫妇:2%–儿童:15%无家可归者的特征•无家可归者的特征–被拘留过–高中辍学–接受过化学药品接受过化学药品21造成无家可归者的原因•造成无家可归者的原因–经济学角度看:某人的收入相对房价来说比较经济学角度看某人的收入相对房价来说较低甚至不足以支付住房租金,就成为了无家可归者–无家可归者的比例对于质量差的住房租金弹性是1.25,城市规模是0.22是1.25,城市规模是0.22–结果:20世纪70至80年代,无家可归者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就是大城市里低质量的住房减少长的个因素就是大城市里低质量的住房减少–相对于就业增长率的弹性是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