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说明:1、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将至少半年更新一次;2、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电子文本使用PDF格式,浏览须安装Adobe公司免费提供的AdobeAcrobat软件。简体中文版可点击AdobeReader6.0下载。3、用户可在线浏览,或将PDF文件下载到本地机器后阅读。4、如有疑问或意见建议请与商务部世贸司联系,电子邮件:dstdiv3@mofcom.gov.cn版权声明:《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版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所有,供公众免费查阅。未经商务部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任何商业盈利目的,不得转载、摘编、变更或出版《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经商务部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违反上述声明者,商务部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目录第一章出口医疗器械基本情况概述1.概论1.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情况及其特点1.1.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特点1.1.2我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情况1.2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的基本情况1.2.1我国医疗器械的海关统计口径1.2.2我国医疗器械近5年的进出口情况分析1.2.3我国主要医疗器械进出口商品及进出口额和构成1.2.4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进出口市场及进出口额1.3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1.4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1.5我国具有优势的产品及市场机会1.5.1呼吸机第二章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及标准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异1.概述1.1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管理情况及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情况1.1.1我国医疗器械标准现状1.1.2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1.2我国企业出口常见的技术型贸易措施问题和常见案例分析(不对外发布)第三章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市场准入及与我国的差异1.美国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法规及体系概况1.1美国医疗器械管理体系概况1.1.1美国医疗器械的立法及主管1.2美国医疗器械定义及分类1.3美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1.4美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1.5美国医疗器械的上市后管理1.5.1质量体系检查1.5.2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1.5.3对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1.6临床试验申请2.欧盟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法规2.1欧盟医疗器械管理体系概况2.1.1欧盟医疗器械立法及主管2.2欧盟医疗器械产品的定义及分类2.3欧盟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2.4欧盟医疗器械质量体系2.5欧盟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后管理2.6临床试验申请3.澳大利亚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法规3.1澳大利亚医疗器械管理体系概况3.1.1澳大利亚医疗器械立法及主管3.2澳大利亚医疗器械的定义及分类3.3澳大利亚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上市前管理)3.4澳大利亚医疗器械质量体系3.5澳大利亚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后管理4.加拿大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法规4.1加拿大医疗器械管理体系概况4.1.1加拿大医疗器械立法及主管4.2加拿大医疗器械产品的定义及分类4.3加拿大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上市前管理)4.4加拿大医疗器械质量体系4.5加拿大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后管理4.6临床试验申请5.日本医疗器械管理的技术法规5.1日本医疗器械管理体系概况5.1.1日本医疗器械立法及主管5.2日本医疗器械产品的定义及分类5.3日本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上市前管理)5.4日本医疗器械质量体系5.5日本医疗器械的上市后管理5.6临床试验申请第四章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措施和建议1.医疗器械出口美国、欧盟等目标市场的技术指南与措施建议1.1及时了解主要目标国有关医疗器械行政审批制度的详细管理规范1.2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水平,以达到主要目标国的医疗器械技术标准附件一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准入申请类型及相应的技术要求附件二欧盟医疗器械市场准入CE认证及相应的技术要求第一章出口医疗器械基本情况概述1.概论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软件。医疗器械产品品种繁多,按照国家分类目录分为43个类别,将其归纳主要类别如下:医疗器械分类诊察器具和诊断设备体温计、血压计、显微镜、测听计、生命信息监护仪、内窥镜设备影像类X光机、CT扫描、磁共振、B超等分析仪器血液、血气、生化、免疫分析仪器等诊断性电生理类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呼吸功能及气体分析测定装置等手术器械类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激光手术器械、注射穿刺器械等手术室、诊疗室等设备和器具各种麻醉机、呼吸机、婴儿保育设备等放射、核素设备X光治疗机、钴60治疗机、加速器、伽玛刀、中子治疗机等治疗性其他类电疗仪器、高压氧治疗等植入性器械心脏起搏器、各种支架等生命支持性人造器官类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消毒灭菌设备电热煮沸消毒器、医用伽玛射线灭菌器等辅助类卫生材料及敷料止血海绵、医用脱脂棉、手术衣、手术帽、口罩等从工业体系来分,医疗器械行业主要由五大体系构成:外科与内科用医疗器械工业,手术器具及其消耗品工业,口腔科器具及其消耗品工业,X射线装置及各种导管工业,眼科设备及医用电器设备工业。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多学科交叉、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产业,因此已成为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之一。得力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医疗器械在医院得到了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并成为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推进了医疗器械行业飞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全球性发展昀快、贸易往来昀活跃的产业之一。1.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情况及其特点世界各国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越来越大,因而市场非常巨大。据EspicomBusinessIntelligence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了1566亿美元,2008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5-7%左右。当今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1.1.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特点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具有以下的特点:特点之一是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非常迅速,高端医疗设备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激光技术、放射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高技术产品,其竞争的核心是嵌入式计算机软件,因而是当今世界典型的高技术产品,其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综合体,因而是发达国家跨国和大型公司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发展昀快的产业之一,仅大型设备每年就有100多亿美元的市场。特点之二是市场集中度高,高技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些国家。美国是昀主要的市场,占50.6%;其次是西欧,占21.7%,约70%以上的西欧市场集中于欧洲主要7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英国);在亚洲,日本是医疗技术昀先进和发展昀快的国家,市场规模约占11%。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行业已形成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造成行业高度垄断,以心血管疾病器械为例,全球80%的市场集中在4家美国企业手中。特点之三是医疗器械的生产厂商多为中小型企业,但高新技术医疗设备市场主要被美、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包括美国的GE公司、皮克公司、惠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的东芝、岛津、日立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公司等。特点之四是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技术发展有所侧重,从专利技术的布局来看,美国医疗产业注重导管、手术用机器人、诊断用药物传输系统等;日本医疗产业注重医学超声波、计算机断层及核磁共振等领域。特点之五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医学图像存贮传输与处理系统(PACS)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的标志,使得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额越来越大。1.1.2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情况多年来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224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60亿元,比2005年增长29%。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到105亿美元(包含来料加工等),同比增长21%,其中进口总额实现36.8亿美元,出口总额6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5%。(数据来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7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鉴)从生产品种来看,国内生产的医疗器械90%以上为中低档的常规产品,高档的手术器械类和设备类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额高踞中国医药产业各类产品的进口额榜首,占全行业进口总额的45%以上。1.2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的基本情况1.2.1医疗器械的海关统计口径海关税则号货品名称9018110000心电图记录仪9018121000B型超声波诊断仪9018129100彩色超声波诊断仪9018129900未列名超声波扫描装置9018130000核磁共振成像装置9018140000闪烁摄影装置9018193000病员监护仪9018199000未列名电气诊断装置9018200000紫外线及红外线装置9018310000注射器,不论是否装有针头9018321000管状金属针头9018322000缝合用针9018390000其他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9018410000牙钻机,可与其他牙科设备组装在同一底座上9018491000装有牙科设备的牙科用椅9018499000牙科用未列名仪器及器具9018500000眼科用其他仪器及器具9018901000听诊器9018902000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9018903000内窥镜9018904000肾脏透析设备(人工肾)9018905000透热疗法设备9018906000输血设备9018907000麻醉设备9018909000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9019101000按摩器具9019109000机械疗法器具及心理功能测验装置9019200000(臭氧、氧气、喷雾)治疗器、人工呼吸器等9020000000其他呼吸器具及防毒面具9021100000矫形或骨折用器具9021110000人造关节9021190000其他矫形或骨折用器具9021210000假牙9021290000牙齿固定件9021300000其他人造的人体部分9021310000人造关节9021390000其他人造的人体部分9021400000助听器,不包括零件、附件9021500000心脏起搏器,不包括零件、附件9021900000其他弥补生理缺陷残疾穿戴或植入人体的器具9022120000X射线断层检查仪9022130000其他,牙科用X射线应用设备9022140000其他,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应用设备9022191000低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9022199000未列名X射线的应用设备9022210000医用α、β、γ射线的应用设备9018908000宫内节育器4014900000硫化橡胶制其他卫生及医疗用品4014100000硫化橡胶制避孕套4015110000硫化橡胶制外科用分指、连指及露指手套4015901000硫化橡胶制医疗用衣着用品及附件1.2.2医疗器械近5年来的进出口情况分析在昀近几年药品出口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基本保持在14%左右,出口发展速度达到20%以上。这表明我国的医疗器械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得到了认可。2003年出口额为32.63亿美元,同比增长33.16%,占西药及医疗器械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27.71%。其中,大型医疗设备出口增长突出,如CT出口额5238万美元,增长了29.29%。2004年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72.84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28.31%。其中进口额为3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98%;出口额为41.44亿美元,同比增长35.25%。2005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出口额高达5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8%;进口额为3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32%。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并首次实现贸易顺差。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其中出口68.71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8%;进口36.8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