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五四精神转眼,又到一年五四时。告别了冬日的严寒和冰雪的洗礼,又是一年春意盎然的季节。过了这么多年的五四青年节,每每只是听媒体上的节目,大家的传说以及可以放半天假给自己带来的欣喜,却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一下,什么是五四而五四的灵魂又是什么,以致刚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然无从下笔。在很多人的眼中,五四运动只是在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一场学生的游行示威,因为种种因素推而广之,演变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但归根结底,还是一场知识分子表达愿望的集会。这种说法未尝不能解释那一天中发生的种种事端,但若说可以概括全部,未免过于简单。当我们揭开笼罩在五四身上的层层光环后,却发现五四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也不仅仅是一场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运动,更不可能只是宣扬民主自由的廉价舞台。五四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悲哀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向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救赎自我的道路。在这承前启后的时点,五四轰然爆发,无疑成为了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座标,这份独一无二也成就了它永恒的灵魂所在。100年过去了,何以五四精神长存于此,灵魂不灭。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发扬与传承。作为新时期的司法工作者,年轻一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五四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记否,在听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后,年轻的学生撕下衣襟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的悲愤。曾记否,原本仅是在琴房中拔弄琴键的他们,都在国之危难时,任子弹洞穿他们的胸膛,用炙热的鲜血谱写出最美的爱国乐章。曾记否,他们高吟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站起来呀!时决绝与坚毅的面庞。这些画画,这些故事,在时隔88年的今天依旧慷慨激昂,鲜活动人,时间没有冲淡这段历史,反而彰显出它的伟大与悲壮。古语曰百无一用是书生。是的,他们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他们没有锋利的武器去歼灭敌人,保家为国。二八年华亦或三七岁月的他们,原本应该在学校里畅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多灾多难的祖国使他们义无返顾地奔赴到战场。他们悲哀而苦恼徒有满腹经纶,却无力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读书有何用?他们仿徨却呐喊谁没有生的父母,谁没有亲密的恋人,谁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正是壮年就终结?他们大义凛然,以高昂的姿态战斗。比刀枪还要锋利,比军队还要精锐。似杜鹃啼血般艰辛,这不是无谓的牺牲,他们虔诚的匍匐在国土之上,让鲜红的血液像五月似火的凤凰花一般,绽放在每一寸国土上。通向胜利的大门在他们的召示下重新开启,这场生命与知识、武力与毅力的较量在他们顽强的斗争之中,最后以胜利告终。谁说再美的景色沾上历史就注定沉重?五.四就是永远不变的令人惊艳的风景。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他们曾用血汗打拼下来的,不会再有五四运动,但五四的精神却更加深刻的指引我们用学来的知识建设咱们的家乡,咱们的国家。老人的事故是母亲去北京时听说的。已是十月,秋风飒爽,那么老人是否依旧站在北海边,紧闭着双眼,任风吹翻他的衣襟,手里拿着当年恋人为他缝制的布鞋朝向北边最远的云朵,那个传说中之神灵居信的地方,阳光带着那里的祝福穿透他的身体。一瞬,北海的菊花齐数绽放,染亮了一整片天空。我们,年轻的一代,向你们承诺,祖国一定更美好。花开成海,只为温暖你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