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原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离骚》教学设计主备人:刘琳【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这一伟大的文化名人。2.掌握重点的文言知识与文化常识。3.探究《离骚》的精神内涵。一、魂兮归来,走近屈原屈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苏轼说:“吾文终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淮南王刘安评价屈原品行才华,“与日月争光可也。”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旷世而不一遇”的天才文学家,此四人“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又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一)屈子沉浮1.一起:秦楚抗衡,屈原变法,屈原联齐,六国合纵。“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23岁,左徒一落:攻秦失利,群小陷害,张仪使楚,屈原被疏。“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逡巡而不敢进”29岁,“王怒而疏屈平”,改任“三闾大夫”灵修数化,怀王善变;众芳芜秽,群小趋利。2.二起:张仪欺楚,秦楚交锋,再见怀王,屈原使齐。二落:再次欺楚,骤谏不听,怀王善变,屈原被逐。38岁,流亡汉北“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3.三起三落:风雨飘摇,怀王召归,武关会晤,怀王客死。白起破郢,长夜漫漫,屈子自沉,狐死首丘。“终长夜之曼曼兮,掩辞哀而不去”“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战国策·中山策》(白起谈为何能攻下郢都)“魂兮归来,反故居些。”“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2公元前278年,屈子自沉汨罗江。公元前233年,秦灭楚。(二)参考资料注:参考书:《端午时节话屈原》杨雨1.一起一落:密事载心——秦楚抗衡,屈原变法左徒:仅次于“令尹”(昭阳)的“二把手”;二十三岁;主管楚国的法令和外交。“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战国七雄中,此时真正的强国只有“秦楚齐”。屈原是坚定不移的“亲齐派”,“亲秦派”的代表人物有楚怀王特别宠爱的小儿子子兰。鸷鸟不群——屈原联齐,六国合纵精彩绝伦——《九歌》亮相,屈原成名:BC318,合纵大典隆重开幕,六国君主齐聚一堂。《九歌》本是楚国流传已久的一组祭祀乐歌,常在国家级的大型典礼仪式中演出。《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楚国战士的灵魂。屈原的才名在“国际”上声名大躁。后人评价屈原的才华时用了这样四个字“惊采绝艳”。辞藻华美、文采飞扬、情感激荡、令人惊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蛾眉遭嫉——攻秦失利,屈原遭谗:合纵大典标志着楚怀王的“霸业”走向巅峰,标志着屈原的政治生涯的高潮。大典结束后不久,楚怀王率领六国联军号称百万雄师,兵临函谷关。《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军也不甘示弱,开关延敌,诸侯联军竟然吓破了胆,百万雄师“逡巡而不敢进”。这一仗还没打,秦国就已稳操胜券了。六国联军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是一群乌合之众。秦军一出,六国盟军即作鸟兽散,纷纷引兵退却,秦国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瓦解了六国合纵。函谷关从此几乎成了各国诸侯的一个噩梦。实际上,各国诸侯对楚国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其中最消极的还数齐国。“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兵而归,齐独后。”外:张仪使楚:破坏齐楚联盟,将怀王争取到亲秦路线上来。屈原29岁。内:群小陷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余以善淫。”郑袖、上官大夫、子兰、旧贵族。党人偷乐——张仪使楚,屈原被疏。屈原真正的打击来自楚怀王态度的剧变。“王怒而疏屈平”——改任“三闾大夫”。职级不低,但权限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负责贵族子弟的培养和教育,也协助君王处理一些祭祀、外交的事务。类似后代的“礼部尚书”,主管教育和外交。可以看出,楚怀王仍然看重屈原的才华,但削弱了屈原对内政的掌控权限,尤其是屈原正在草拟的新法不得不停滞下来。灵修数化——怀王绝齐,秦楚交锋。灵修数化,怀王善变。“人皆言楚之善变也。”“怒而疏屈平”。众芳芜秽,群小趋利。香花香草沾染上了世俗的污秽,还没等成熟就中途凋零、变质、变脏、变臭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争权夺利,唯恐自己会落后吃亏,他们对财富名利的贪婪索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屈原培养的青年子弟们也变得和那些小人一样,争名夺利,恬不知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怀王和郑袖所生的小儿子子兰,就是屈原的学生。子兰在张仪的利诱下,成了强势的亲秦派,不但利用私通秦国的关系大肆收受贿赂,还在怀王面前陷害屈原,以帮助秦国清除亲齐派的势力。“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容长”是指花儿开得很繁盛的样子。“我原本以为子兰这些人是可以依靠的王族子弟,将来一定有所作为,没想到他们却是徒有华丽的外表而不能结出“果实”。“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这是因为他们不爱惜3美好的品质所带来的祸害啊。秦背盟约,张仪欺楚:齐国使臣来到咸阳,立即得到秦惠文王的接见,两国恢复邦交。楚国使者滞留秦国三个月,不仅一寸土地没有拿到,等来的反而是秦国和齐国结盟的消息。原本张仪答应的商於六百里地也变成了六里封地。断绝秦交,兴兵讨秦:怀王一怒之下做出决定。丹阳会战,汉中丢失,消息传到郢都,举国震惊。震怒之下,怀王做出了更冲动的决定:倾举国兵力开赴前线应战,蓝田会战,再次大败。2.二起二落骤谏不听——屈原使齐,张仪欺楚。屈原争取到再次面见怀王的机会,当务之急,是修复与齐国的关系,拆散齐秦联盟,楚国才有可能赢得转机。补救措施:使齐、和秦。张仪再使楚,怀王又受骗。曾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楚国上下君臣玩得团团转的张仪卷土重来。张仪——靳尚(言秦国送土地美女赎张仪,郑袖将失宠)——郑袖(言楚王厚待张仪,张仪必厚报楚国。)——怀王——张仪(言两国太子互为人质,楚秦结为婚姻兄弟。被放走。)郑袖:魏美人。“大王很喜欢你,不过大王说,你哪儿都长得好,就是鼻子让人讨厌。下次一定要捂住鼻子,这样大王会更喜欢你。”“她受不了您身上的体臭啊。”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美人造怒——怀王善变,屈原被逐。屈原还常常将怀王比作举世无双的“美人”,只不过是一个特容易发脾气的美人。在先秦的文学作品中,“美人”可以通指男人和女人。张仪回秦国后,一一兑现诺言,但是好处是看得见的,危险是看不见的。直谏被逐:屈原一生处于两层“三角”关系中,第一层:国际关系——秦楚齐。第二层:国内关系。屈原是亲齐派,也是变法派;亲秦派,也是变法的反对派有子兰、靳尚、上官大夫、郑袖等;楚怀王是两面派。屈原的政治命运,随着怀王的左右摇摆而起伏不定。一国之君的善变,最坏的恶果是国家命运的衰败。秦楚和解,齐楚关系再次破裂。楚怀王二十四年,BC305年,屈原38岁。这次屈原依然是全力反对怀王再一次背齐联秦。怀王对屈原如此这般不识趣的阻扰恼怒不已,加上郑袖、子兰、靳尚等人的怂恿,怀王盛怒之下,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屈原逐出郢都。在盛怒的怀王面前,屈原可能没有机会为自己表白,可是在孤独的流放途中,当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他无法遏制自己奔涌的情感,只能用那支喷涌着“烈火”的笔,反反复复燃烧着自己对君王的情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哪里是害怕自己遭受祸害呢?恐惧的是“皇舆败绩”,害怕君王乘坐的车辇倾翻,其实是害怕楚国走向灭亡。怀王觉悟:楚怀王二十五年,BC304,应秦国之邀请,楚怀王与秦昭襄王举行黄棘会盟。齐国因楚国的再次背叛,发动了韩魏邓诸侯国共同讨伐楚国。怀王为解燃眉之急,将太子熊横送到秦国当人质,换取秦国出兵。休战后,秦国并没有送回太子,而是继续扣留,以此来要挟楚国。两年后,太子与秦国大夫发生争执,殴打死了秦国大夫。太子连夜逃回楚国。秦国以讨伐楚国太子为名,联合齐韩魏等攻打楚国。怀王这才醒悟过来,秦国以前对自己再三示好,不过是想暂时稳住楚国,以腾出手来对付其他国家。当楚国宫廷正乱成一锅粥时,屈原正在汉北流放,汉北,指的是汉水上游、郢都北面,在今天湖北襄樊、河南淅川一带。“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孤飞的鸟儿,从南边飞来,停息在汉北。3.三起三落:长夜漫漫——屈原归朝,怀王客死。几乎陷入绝境的怀王,一纸令下,将在汉北流放的屈原召回郢都,此时的楚国,已经如黄昏的夕阳摇摇欲坠。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正是屈原的个性。4怀王客死:秦攻打楚国,突然收手,提出“武关会晤”。(鸿门宴)怀王不是一个明君,他有很多的缺点,犯过很多的错误。但怀王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还有点男人的血性。怀王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决定:亲赴武关,与秦王会晤。怀王一入关,关门立即紧闭,伏兵四起,亲兵立马控制了怀王,一路押解到秦国都城咸阳。怀王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天夜里,怀王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最终被追赶来的秦兵抓住押回了咸阳。第二年,怀王最终客死秦国,在他死之前,再也没能踏上楚国的土地。怀王致命的弱点:惑于美色、轻信小人。楚国最后几任君王日益昏聩,楚国也日益衰落,怀王反而成了楚国百姓在最后日子里最为怀念的君王。怀王的死,已经昭示着楚国未来的命运。“终长夜之曼曼兮,掩辞哀而不去”怀王之所以谥号为“怀”,应该也是表达楚国人对怀王客死他乡的一种怀念和安慰吧。魂兮归来——屈原《招魂》,生命挽歌。对怀王强烈的思念和深刻的痛苦,催生了屈原的另一篇经典名作《招魂》。楚顷襄王继位(太子熊横),与子兰不思进取,纵情享乐,国家昏暗。屈原多次毫不避讳地批评子兰,顷襄王。下旨讲屈原赶出郢都。这一次放逐,宣告了屈原政治生命的终结。狐死首丘——白起破郢,屈子自沉。屈子自沉:顷襄王毕竟不是怀王,顷襄王和他没有过促膝密谈的知己之交,也没有患难与共的君臣关系。这次,屈原真的要和他深爱的郢都永别了。顷襄王二十一年(BC278)秦将白起破郢,楚王逃窜。白起谈为何能攻下郢都“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战国策·中山策》BC278,郢都陷入秦手,流亡江南多年得屈原目睹了楚国一步步走向衰亡,国将不国,他怎能苟活于世?此时得屈原,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他亲眼看到自己深爱的祖国也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在心灵的创痛中,屈原拖着沉重的步子,流浪到长沙东北的汨罗江畔。在这里,他将对终生眷恋的郢都作最后的遥望;在这里,他将对终生挚爱的祖国作最后的膜拜;在这里,他将对终生坚守的理想作最后的祭奠。BC277,五月五日,屈原怀抱石头,纵身跃入汨罗江水,终年六十六岁。在屈原自沉后五十余年,BC233,秦王嬴政灭楚。屈原自沉,不是殉某一位君王,而是殉他心中深爱的祖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懂得自己,也懂得什么是美的人。屈原爱美,他极度张扬个性,他在诗篇中铺陈了无数香草美人的意象,他从来不是中庸平和之人,他的浪漫不羁、绚丽华彩,为追求平和之美的中原文化注入了一抹亮色。无法想象,缺少了屈原创造的美,中国的文化该是何等沉闷!屈原所坚守的美,其根基在于人心的清白与纯净,其表现才是卓尔不群的个性。屈原的自沉,不是天真,而是用生命来维护自己信仰的纯洁,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良心的清白。他的自沉,其实是“自清”,坚守这个民族的良心与清白。永恒的祭奠:相传端午节并不是为纪念屈原而生,但因为屈原,端午节成了专属屈原的节日。屈原的《招魂》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安顿的家园?“魂兮归来,反故居些。”5屈原已死,但灵魂依然牵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坚定前行。“就政治上说,打倒暴秦的是汉;但就文化上说,得到胜利的乃是楚。”“楚人的文化实在是汉人精神的骨子。”汉赋的奔放、大气、华美,也是继承了楚辞的特质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