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社会七大错误思潮的评析及批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0413对当前社会七大错误思潮的评析及批判——专访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2014.04.1314:29来源:南方网作者:记者丁晋清莫凡字号:【大中小】.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复杂的,尤其是思想理论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竞相发声。前苏联解体的殷鉴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正确认识当前的各种社会思潮,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为此,南方网理论频道专访了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请他就目前国内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客观历史事实,没有学术价值记者:在短短60多年的时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但就在这样的辉煌成就面前,历史虚无主义又开始在理论界活跃起来,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这股思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丁晋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是一般地否定历史,而是通过否定或者歪曲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宣传他们错误的理论观点。这一思潮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东欧巨变逐渐流行开来并蔓延到我国。历史虚无主义在前苏联早已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20大“秘密报告”;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变本加厉,发展到批判和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1988年前苏联教育部不得不取消当年历史课程的考试,1989年全部销毁苏联历史课本。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恶果是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灰飞烟灭。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篡史亡国的轨迹。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多学习多重温,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才能真正做到继往开来。记者:历史虚无主义有几种体现?您如何评价?丁晋清: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如下三种体现:第一,否定革命,认为中国革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如胡诌“革命容易使人发疯发狂,丧失理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等。我们知道,唯物史观有个基本观点,即“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就会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当统治者无法继续统治下去、人民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关键环节,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推动历史前进。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中国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当然,唯物史观在重视社会革命伟大作用的同时,也认为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但这决不能成为否定中国革命的借口。第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是早产儿”、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人类历史发展是受客观历史规律支配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向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由于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短短30多年就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优势来实现飞跃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必将充分展现出来。第三,歪曲党史,企图否定党史的主流和本质。一些“恶搞”党史的言论混淆是非,西方敌对势力把歪曲党的历史作为对我西化图谋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并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并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这三件大事,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完成。历史是人民写的,不是一小撮人能够否定得了的,因为它镌刻在人民的心坎上。历史虚无主义企图篡改、歪曲、拼凑、裁剪或者“还原”党的历史,从根本上违背了客观历史事实,根本不是什么学术创新,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是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普世价值”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记者:有人把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人权等当成超越时空、超越国家、超越阶级的普世价值,并认为中国按照“普世价值”去发展才有前途。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否是永恒存在的价值?具有普适性?丁晋清:这些提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错误的。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认识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认识总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人权都有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根本不可能产生对谁都适用的、永恒存在的“普世价值”。其次,“普世价值”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普遍性或与特殊性共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并不能孤立存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世价值”把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而忽视其特殊性,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反对“普世价值”的提法,就是既要看到事物的普遍性,又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并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其三,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是普世价值。社会主义国家要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但不等于承认并接受普世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普世价值”,而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向往,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但这些都不是普世价值。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揭露西方宣扬“普世价值”的政治企图,并不意味我们不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中国梦决不是“宪政梦”记者:有网络公知和网络水军称西方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鼓吹“宪政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甚至存在中国梦就是“宪政梦”的误解。这是否值得警惕?丁晋清:“宪政”概念来源于西方,本意是强调在政治生活中要遵从宪法的基本精神。但西方宪政的核心是私有制、多党竞选、三权分立和军队国家化、中立化。这是我们断不能接受的。“宪政民主”论偷换概念。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强调其科学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的途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宪政民主”论匪夷所思地将中国梦界定为“宪政梦”,即只有实现宪政,才能实现中国梦,用“宪政梦”歪曲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什么“宪政梦”。以宪治国不等于宪政。我们党历来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带头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十八届三中全会依然强调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但有些人把以宪治国误认为是宪政。“宪政民主”论有着确切的内涵,即多党竞选、三权分立这套把戏。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有利于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不能美化和神话公民社会记者:近些年,一些NGO、民间慈善机构日趋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在公共事务上的公民参与度。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鼓励合法有序发展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是否和建立公民社会是同样的社会建设愿景?公民社会真的那么美好吗?丁晋清:公民社会作为一个学术词语由来已久,在古希腊时已经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波兰团结工会与政府的反抗与斗争对现代公民社会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对公民社会的关心也从此日益高涨,使公民社会理论逐渐成为西方学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上世纪90年代起,公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理论界开始流行。但公民社会理论光怪陆离,我们必须澄清其中的模糊观念和误解。第一,不能把发展社会组织等同于建立公民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涌现出大量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八大鼓励合法有序发展社会组织,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而公民社会一般是指相对独立于国家与政府之外的民间力量。因此,不能把发展社会组织等同于建设公民社会,相反要切实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使社会组织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第二,不能美化和神话公民社会。有人把公民社会想象成净土、天堂,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公民社会组织。但在国外,并不是所有的公民社会组织都是这样纯洁、美好,也有假、恶、丑的一面。特别是一些劣质公民社会组织甚至和黑恶势力狼狈为奸、鱼肉人民,干绑架政府和民意的勾当。第三,不能容忍在基层党组织之外建立新的政治势力。西方公民社会理论认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对立关系,鼓励民间与政府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扶植了一大批亲西方的非政府组织,来对付与西方走不同道路的国家,在鼓动“颜色革命”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国对公民社会理论和实践不闻不问,任凭一些人冲破法律底线搞各种各样的所谓公民行动、维权行动,就会把基层党组织和管理机构排除在基层群众自治之外,甚至对立起来,容易带来社会分裂和冲突。新自由主义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记者:上世纪80至90年代,新自由主义对西方国家的经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对全球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主流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不是适合于所有国家的灵丹妙药,绝不能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主张照搬复制到中国。您认为呢?丁晋清:新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之初,特别是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国内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自由主义在政治理论方面强调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经济理论方面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持这一论调者,主张全球贸易和金融绝对自由化,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公有制,特别是集中攻击我国国有企业,极力主张国企私有化;推崇“市场万能”,反对政府干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逆历史潮流而动。合作共赢是国际经济发展总趋势,新自由主义主张全球贸易和金融绝对自由化实际上是削弱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危害国家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引发西方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严重破坏生产力,新自由主义主张全面私有化不符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