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人口与环境必修Ⅱ人文地理考纲阅览考纲解读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了解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表示方法,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理解并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区别,掌握如何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及人口容量的自身特点。考点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问题及对策请描述世界人口变化的特点(数量、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影响自然增长率高低的因素(1)生物学规律:(2)经济基础(3)上层建筑(4)其他育龄妇女的比重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快慢根本原因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人口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模式社会时期基本特点生产力水平人口状况原始型传统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采集狩猎经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时间原始型传统型“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过渡型现代型自然经济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低321二、人口增长模式2、“高—低—高”模式模式社会时期基本特点生产力水平人口状况过渡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产业革命以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时间原始型传统型“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过渡型现代型人口增长快、平均寿命延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321二、人口增长模式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比重高,面临就业、教育、资源、环境等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人口问题及影响: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晚生优生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图二、人口增长模式3、“低—低—低”模式模式社会时期基本特点生产力水平人口状况现代型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科技知识普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时间原始型传统型“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过渡型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平均寿命长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3212.零增长3.接近于零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1.负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英国、比利时、芬兰二、人口增长模式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发展人口问题及影响: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图•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方法】•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2)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3)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丙图)。•3.析变化•【强化训练一】(2012年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BB规律技巧总结判断“三率”高低的经验参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不同特点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依据。判断“三率”高低的经验参数如下所示:出生率以2.5%为标准,大于2.5%为高,低于2.5%为低。死亡率以1.5%为标准,大于1.5%为高,低于1.5%为低。自然增长率以1.0%为标准,大于1.0%为高,低于1.0%为低。三、中国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模式从“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农村:从“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城市:“低—低—低”模式2、人口问题及影响: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净增加人口数大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负担加重3、措施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答案:0—14为23﹪,15—46为73﹪;65以上为4﹪【典题例析】阅读右图,回答:1.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分别是——2.该区人口增长类型属于——规律技巧总结三角形坐标轴图的判读技巧三角形坐标轴图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判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图中数据为相对数据,即“比重”或“比例”,而非绝对数据;(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个;(4)三个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2011·雅礼中学3月质检)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用以度量劳动力对老年人的负担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图甲(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和图乙(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第1~2题。1.2008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与2006年相比()A.减少了约0.5%B.增加了约2.7%C.减少了约2.7%D.增加了约0.5%2.图乙中能反映200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是()A.①B.②C.③D.④DC【真题1】(2011·上海)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年到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1201019861990•1.(2012金华模拟)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子睡觉……”。结合下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四类国家中,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峻的是()A.甲B.乙C.丙D.丁(2)“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一类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CA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区别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①.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人口合理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②.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人口合理容量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③.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考点2人口合理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水平等。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拓宽和丰富人类的获取资源的数量和生存环境。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消费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外部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来实现的,开放能够增大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3、人口容量的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人口数量VS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超出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相同面积的土地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容量不同人口合理容量不是达到的人口数量是控制的人口目标警戒线•2.(2012南京一模)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超过忍耐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日本地狭人稠,下列是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利因素的是()•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地区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D(2011·温州市第三次调研)下为“我国某地1999年和2009年数据变化表”,读表回答3~4题。年份1999年2009年人口数量(人)49511964人口合理容量(人)51602030年人均产值(元/人年)702002400130年人均消费值(元/人年)823110438环境一直相对稳定备注:产值和消费不考虑通货膨胀我国某地1999年和2009年数据变化表3.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承载力上升B.生态环境恶化C.经济规模变大D.生活消费总量增加4.该地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减少B.死亡率减少C.出生率增加D.人口外迁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