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网福建农林大学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FZ03316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二00三年十二月十七日筑龙网建设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设计单位: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勘察单位: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筑龙网目录Ⅰ、文字部分一、前言(一)工程概况(二)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三)完成工作量(四)工作质量评述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二)场地岩土层结构及特征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四、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二)场地适宜性评价五、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六、场地地基土评价及基础方案(一)地基土评价(二)持力层选择(三)基础方案七、基坑的围护与降水(一)基坑围护(二)基坑降水(三)基坑监测八、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筑龙网(二)建议Ⅱ、图表部分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土工试验成果图表3、室内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4、水质分析报告表5、标贯试验成果表6、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7.勘探点平面布置图8.工程地质剖面图9.钻孔柱状图Ⅲ、附件场地土剪切波速报告筑龙网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福建农林大学校综合楼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农林大学校区内的南区,其北为东西主干道,东为水塘,西为水稻田,南为农林大学新教学楼。拟建综合楼由一幢3-12层的建筑物和一个地下室停车库组成,多层建筑物为框架结构,12层综合楼主楼为框剪结构,对差异沉降敏感,12层综合楼主楼单柱最大荷重为6500KN,拟采用桩基础,地下室位于拟建综合楼主楼位置,设计地坪标高即为东西主干道中心线与南北主干道中心线交叉点A点的高程(相对高程假设为H=10.00m)。该工程由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设计。受福建农林大学委托,我院对该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二)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主要为拟建物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方案,提供设计计算指标。按照拟建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场地等级为二级;其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判定,拟建场地勘察等级为乙级。2、技术要求按合同书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及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根据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以及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3-07-91),提出如下技术要求:①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层结构及空间分布;②提供场地岩土性质指标、计算参数;筑龙网③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④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⑤提供可靠的基础持力层及基础方案;⑥提供深基坑开挖的技术参数;⑦预测基础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三)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1、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从2003年8月31日进场施工,由于个别勘探点位于水上,及后期加密钻孔等原因影响,因此至2003年9月27日外业施工才结束,共投入钻机四台,综合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手段,共施工58个钻孔,具体完成工作量见表一。筑龙网实际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一项目单位数量目的及要求钻探米/孔2164/58查明岩土层结构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标准贯入试验次281原位测试重型(Ⅱ)动力触探试验米2.9提供地基土承载力,判断沉桩难易原状土样件138岩石样件11扰动样件10取样水样件4取样的数量及位置在空间分布上具广泛代表性土常规组98提供地基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指标渗透组13无侧限组16高压固结组6土特殊试验三轴组28提供基坑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组11提供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颗粒分析组31提供中砂、残积土的颗粒级配室内试验水质简分析组4判断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工程测量点58勘探点布设及测定其高程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测试点/孔115/4测定场地土剪切波速以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地脉动测试孔4测定场地卓越周期(四)工作质量评述1、勘探点的布设及测量本次勘察勘探点由我院布设,勘探点分布于拟建物的周边及中间部位。共布设54个钻孔,其中控制孔16个,技术孔17个,一般孔21个(包括5个基坑孔),但由于拟建物南侧地质变化较大,且持力层坡度达50-60%,故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后,又加密了4筑龙网个勘探点。勘探点的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拟建物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由于业主未提供国家坐标及罗零高程引测点,故以东西主干道中心线与南北主干道中心线交叉点A1点为假设坐标原点(X=459.40,Y=302.91),东西向东西主干道中心线A1、A2为Y轴,与之垂直南北向为X轴,采用全站仪施放各勘探点位置及高程;高程以A1点(假设高程为H=10.00m)为引测点,采用全站仪测量的。2、钻探及原位测试钻探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采用冲击钻进、泥浆(套管)护壁、干钻、无泵投球取芯、金刚石钻进等钻探及取芯工艺,确保岩芯采取率。在技术孔中,进行原位测试及采取土样(软土采用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取样,其他土层采用锤击法厚壁取土器取样),保证所获取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取样及标贯严格按有关的规程执行。勘探点的深度按规范及设计单位要求,拟建综合楼主楼控制孔均揭露中风化层6米以上,技术孔与一般孔揭露中风化层4米以上;附楼控制孔均揭露强风化层6米以上,技术孔与一般孔揭露强风化层4-6米,个别钻孔由于强风化层较薄,则钻到中风化层4-6米。另外基坑孔揭穿软弱层进入下卧层5米以上。3、室内土工试验室内试验遵循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要求进行,确保参数的准确性、代表性,并按国标(GB50021-2001)进行定名。除进行大量的土工常规试验外,还对地下室位置上部的粉质粘土和淤泥进行特殊项目试验.4、场地波速测试及地脉动试验拟建场区占地面积较大,且拟建物为12层,按抗震规范须进行地震勘察工作,本次勘察中采用单孔检波法对4个钻孔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并进行了4点地脉动测试工作。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福州盆地西部,福建农林大学校内南区,现有场地地表多为素填土,东筑龙网段部分钻孔位于池塘或排水沟里。地面较平坦,根据钻探揭露,古地形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地貌,场地地面相对高程介于7.42-10.32米之间。(二)场地岩土层结构及特征经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在揭露深度内(即从0.00-47.90米),其岩土层从上往下可分为10层,分述如下:①素填土(Q4ml):灰黄色,稍湿-饱和,松散,多为残坡积土,含砾粗砂25-30%,局部含少量碎石,为新近堆填,场地均有分布,其中JK1、JK2、JK3钻孔为池泥,ZK37、ZK38钻孔为淤泥质填土,层厚0.30-2.50米。②粉质粘土(Q4al):褐黄色,湿,多呈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局部含少量石英中细砂,见铁质浸染。粘性感较强,韧性强,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本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相变为粘土,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0-2.20米.③淤泥(Q4m):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具腥臭味,富含有机质。粘性感强,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场地均有分布,层厚6.60-20.00米。④粉质粘土(Q4al+pl):灰白、灰黄、灰绿色,湿-很湿,可塑,局部呈硬塑状态,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含少量石英中细砂,粘性感较强,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本层分布不均,在ZK36、ZK38、ZK42-ZK44、ZK46、ZK49、JK5、BK1、BK2、BK4钻孔缺失,层厚1.20-13.30米。④-1中砂(Q4al+pl):灰、灰白、灰绿色,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呈松散状态,含砾砂15-25%,含粗砂20-30%,含中砂15-25%,含细砂10-15%,含泥质20-35%。本层分布不均,为④粉质粘土的夹层,仅存在ZK16、ZK17、ZK19-ZK22、ZK22、ZK28-ZK30、ZK36-ZK39、ZK41-ZK46、ZK48、ZK49、JK1-JK3、JK5、BK1-BK4钻孔中,层厚0.80-4.70米。④-2淤泥(Q4m):深灰色,饱和,流塑,具腥臭味,富含有机质。粘性感强,韧性筑龙网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本层分布不均,为④粉质粘土的夹层,仅存在ZK11、ZK14、ZK18、ZK21、ZK25-ZK27、ZK29、ZK31-ZK33钻孔中,层厚0.40-4.20米。上述④、④-1、④-2土层分布较无规律,但均为同一时代沉积物,以④粉质粘土为主⑤坡积含碎石粘土(Q3dl):褐黄色,湿,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呈坚硬状态,含砂量不均匀,多为10-25%,除场地北部少量钻孔,其余钻孔均有含碎石,碎石含量15-30%,碎石粒径多为3-6cm,极个别大者粒径达10cm以上。本层分布不均,仅存在ZK1-ZK25、ZK27、ZK31-ZK33、JK1、JK2、BK1钻孔,层厚0.50-10.20米。⑥-1残积砂质粘性土:(Qel):灰黄、浅黄、灰白色,湿,可塑状态,下部呈硬塑-坚硬状态,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物,稍有粘性感,主要成分为高岭土、石英,石英含量30-40%,呈砾粗砂状,局部呈细砂状,本层分布不均。⑥-2煌斑岩残积粘性土(Qel):灰黄、褐黄色,湿,可塑,局部呈软塑状态,为煌斑岩风化残留物,稍有粘性感及砂感,主要成分为高岭土、石英,石英含量约5%。⑥残积土层厚度为0.80-8.60米,⑥-1与⑥-2岩性相互穿插,拟建场地除ZK8、ZK10、ZK15、ZK26、ZK28、ZK31、ZK33、ZK34、ZK37、ZK41、ZK44、K46、JK1、BK2钻孔缺失外,其它钻孔均有分布,其中JK4钻孔未揭露,JK3、JK5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1.10-3.30米。⑦-1全风化花岗岩(γ53):灰黄色,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粗-中细粒、散体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及长石,长石已全部高岭土化,石英含量30-40%,岩芯呈砂土状。⑦-2全风化煌斑岩:褐黄、灰黄色,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细粒结构,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含5-10%的石英,岩芯呈土状。⑦全风化基岩层厚1.00-11.90米,在ZK16、ZK17、ZK19、ZK20、ZK22、ZK23、ZK26-ZK30、ZK32、ZK34、ZK35、ZK37、ZK38、ZK40-ZK43、ZK45、ZK46、ZK49、JK2、BK1、BK2钻孔缺失,JK3-JK5钻孔未揭露,且煌斑岩与花岗岩相互穿插。筑龙网⑧-1强风化花岗岩Ⅰ(γ53):灰黄、灰白色,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粗粒(中细粒)、散体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及石英,长石大部分高岭土化,石英含量30-40%,岩芯呈砂土状。⑧-2强风化煌斑岩Ⅰ:浅黄、灰黄色,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细粒散体结构,主要成分为长石及少量石英,长石已大部分高岭土化,石英呈粉细砂状,含量5-10%,岩芯呈砂土状。⑧层强风化基岩层厚0.90-10.20米,在ZK43钻孔缺失,JK1、JK3-JK5钻孔未揭露,ZK30、ZK40、ZK42、ZK45、JK2、BK1钻孔为揭穿,揭露厚度1.90-6.30米,且煌斑岩与花岗岩相互穿插。⑨-1强风化花岗岩Ⅱ(γ53):灰黄、灰白色,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