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新一轮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征求意见稿)在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为贯彻落实“2004年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城市文化建设十大任务,我区应加快文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确保本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文化名区,建设充满文化魅力、凸显文化实力的“双高区”。现结合静安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静安区文化发展的目前状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历史与现代文化的叠加、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了静安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现代都市文化的特色,构筑了静安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为凸显优秀的建筑文化、丰富的旅游文化、时尚的产业文化、多元的商业文化、繁荣的群众文化——-2-打造“文化名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十五”以来,静安区文化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本区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精品不断增加、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突显活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形成了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繁荣发展局面。2001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城区”的称号,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4年“现代都市音乐广场——‘欢乐周末’周周演”广场文化活动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静安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被市有关部门誉为“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上海群文工作的方向”。静安区文化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随着静安“双高区”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当前文化建设正处在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加快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里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升静安城区文化含量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树立“双高区”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形象。-3-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未来的定位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所以要从这一高度和目标出发,去思考和制定静安区的文化规划,这样才能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使文化的形态充分具有国际性的特点。打造文化名区、培育城市精神,要以先进文化来引领,用各种载体来塑造,并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来建设具有静安特色的海派文化,为实现静安“双高区”建设的新跨越提供文化支撑。二、静安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2004年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紧扣“双高区”建设目标,以“静安,让生活更美好”为宗旨,努力构建和谐静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文化先进城区”。2.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充分保障市民自由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3.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使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体现出更强大的作用。三、静安区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1.“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即要与“双高区”建设发展目标相适应,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文化发展的观念上、形式上、内容上、机制上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静安社会的全面进步。2.“普及与提高”原则:“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扩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度,结合“双高区”的特点,培育和形成文化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位。3.“继承与创新”原则:既要传承历史文脉,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要继承发扬、不断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静安海派文化。4.“和谐与统一”原则:即积极构建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5-城区文化新格局,形成服务市民、服务上海,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城市文化建设十大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城区文化新特色,达到与“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建设目标相协调的城区文化新水平。5.“兼容并蓄”原则:即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倡导开展国际间和国内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吸引和荟萃各国、各地的文化精华,“海纳百川,中西合璧”地融会和创造现代都市文明。四、静安区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与“双高区”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静安文化,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网络,构筑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繁荣群众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经过努力奋斗,把我区建设成为文化观念先进、文化个性突出、文化设施一流、文化教育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氛围浓烈的具有海派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五、静安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通过创建文化特色小区、组建文化团队、-6-建立文化楼组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学习教育活动的载体,提高市民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推动的终身学习体系。以社区学校为中心,并整合社会各方办学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着力培育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并广泛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渐渐形成“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有学”的终身学习风尚。2.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切实加强群众文艺创作,以“戏剧联盟”为核心,推动静安区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以区创作中心、区文化馆为创作园地,聚集起一支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文艺创作者队伍,依托社区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等展演平台,创作一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海派特色、富含时代气息、反映“双高区”建设风貌和各行各业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的小品、诗歌、音乐、戏曲、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好每二年一次的静安区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名家与大众互动”、“专业与业余结合”的展示静安文化风貌的市民广泛参与的节庆群众文化活动的亮点;举办好“现代都市音乐广场——‘欢乐周末’周周演”,使其成为中外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传播高雅艺术的窗口,居民享受文化艺术的乐园,并努力打造出这一静安文化品牌;同时,结合春节、元宵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以-7-及年末迎新活动,广泛开展如迎新焰火晚会、名人团拜会、欢乐闹元宵、“十一”歌会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参与上海市重大的文化节庆活动,努力使静安区成为上海标志性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两个面向”、“三个贴近”的群众文化工作方针,继续推进文化特色小区的创建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创建文明小区的文化内涵;积极培育社区文艺团队,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歌咏、腰鼓、戏曲、舞蹈等形式多样的文艺团队,发挥贴近群众、自由组合、就近活动的特点,使其成为社区群众文艺活动的主要载体,并在普及社区团队的基础上,组建社区艺术团,以提高社区文艺活动的艺术水准和质量;充分利用小区文化会所这一资源,进一步拓展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空间,使其成为居民体验文化、享受艺术的休闲乐园。积极发展社会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文化名人的资源优势,倡导和鼓励文化名人开办各类社会艺校,既发挥其艺术专长,又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培训的广泛需求;深化文化名人工程建设,开展“名人辅导”、“名人讲座”、“名人对谈”、“名人有约”等活动,通过文化名人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进一步促进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机构和团体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文-8-化建设,如:商务楼宇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妇女文化建设等,在职工中成立各种文化兴趣爱好小组,开展收藏鉴赏、书画创作、文娱比赛等活动,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取精神。3.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文化信息程度,努力建设静安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公共图书馆、区文化馆等区域内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机构,都要逐步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形成独立的网上文化产品,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构筑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网,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强文化控制力和辐射力。4.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形成多渠道投资共建的格局。以街道行政区域为单位,按标准和要求配置五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其具有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体活动、汇演交流等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就近便利”、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文化活动场所。根据静安区文化资源的特点,筹建一批反映静安区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内涵的各具风格特点的博物馆、纪念馆或陈列馆,让人们在参观学习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人文历史知识、感受静安历史文化,为静安增添一批新的人文景观。-9-适时适地辟建一些文化主题绿地,赋予绿地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使绿地成为惠及市民群众文化娱乐休闲的新天地。5.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程。根据静安区的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形成以休闲娱乐业、影视演艺业、信息传媒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业、文化旅游业、社会艺术教育业等多元业态的文化产业群,使静安的文化产业在上海现代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发展娱乐休闲业、文化创意业,利用现有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链,做大做强娱乐休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昌平路逐步形成聚集文化艺术创意园区的创意产业街,同时,推进华山路戏剧大道的建设,使其成为上海文化主轴线西端上的一个新亮点和静安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6.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进一步改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规范引导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文化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鼓励开拓适合人民群众消费的有益的文化娱乐新领域、新项目、新形式,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市民、面向其他产业、面向文化企业。贯彻“放”与“管”并重的原则,在保持文化市场活力基础上,建立政府主管、行业配合、群众监督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综合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为重点,严厉打击社会上各种扰-10-乱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合理、规范地发展与繁荣。7.广泛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并重的策略,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交流载体,一方面,注重与周边各区和外省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增强民间文化交流,通过寻访演出、学术交流、展览展示、展演比赛等活动,博采众长地吸取其它地区和国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同时,加大对静安文化品牌的推介与宣传,使静安区成为上海市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进一步增强静安中心城区的文化活力。8.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强化政策引导、政府调控、市场监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政府职能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队伍的体制改革,调整充实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执法队伍的行政职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