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龚自珍•被苏东坡形容是“玉雪为骨冰为魂”的梅花,是百花中最早开放的。孟浩然踏雪寻梅,林和靖梅妻鹤子。道不尽梅花的冰姿玉骨,爱不完梅花的雪月精神。悄然之间,一份孤高;默然之间,一份清秀;无心之时,一份飘逸轻芳,洗却的是万古的凡尘,寻到的是那淡雅绝俗的出尘之美丽!咏梅佳句赏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写作背景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由八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八股文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文字狱简介作者:龚自珍号定庵。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道光九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他一生屡遭排挤打击,最后被迫弃官回乡,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暴卒于云阳书院,年仅49岁。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龚自珍与宣南诗社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他有几个志同道合,引为知己的朋友,他们是林则徐、魏源等。他们都是性格坚强而又有学问的人,龚自珍同他们来往都很密切,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曾在北京以诗会友,结成宣南诗社,相互激励诗情,切磋琢磨,交流学术。诗友们都是极力主张禁止鸦片输入、抗击英国侵略的人物。南京的历史名称南京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是金陵。三国时东吴以南京为都,名为建业。东晋定都后改称建康。隋代叫江宁。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后改为应天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改应天府为南京,沿用至今。梅花原产中国,蔷薇科,落叶乔木,株高约10米,花每节1~2朵,淡粉色、白色,人工栽培的也有紫色、红色、淡黄等色。早春开放。喜温暖气候,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龙蟠以欹为美斫直孤癖鬻梅者稚枝棕缚遏其生气诟厉一、重点字词的读音pánqīzhuópǐyùzhìfùgòuè二、一词多义(1)业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职业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业③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功业文言知识(2)烈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厉害,严重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功业③火烈.风猛猛烈(3)使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让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派遣③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④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致使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4)解①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②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解释,说明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④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⑤太后之色少解.缓和(5)病①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②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③君之病.在肠胃疾病,重病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⑥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6)穷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不显贵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贫困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尽(7)之①江宁之.龙蟠结构助词,“的”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补语的标志,得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的标志⑥顷之.,烟炎张天补足音节的作用,不译⑦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代词,它们⑧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往(8)以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把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③以.夭梅病梅为业把三、古今异义(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古义:大声号召今义:一种乐器(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古义:智慧、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词类活用(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词作动词,约束,捆绑)(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病)(3)必复.之全.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健全)(4)既泣.之三日(为动用法,为……哭泣)(5)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形容词作名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6)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夭,使……病)(7)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8)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耗尽)(9)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江浙之梅皆病(2)倒装句悉埋于地(介词结构后置,应为:悉于地埋,全在地里种植)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而江浙之梅皆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使梅病,损伤)(显出病态)(病残的梅)(有病态的)串讲课文内容解析一、辨识主题本文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学习第一段[问题]1、第一段讲了哪些内容?2、世人对梅的美丑有怎样的评价标准?3、这一评价标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4、导致病梅产生的手段是什么?5、病梅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评价美——曲、欹、疏丑——直、正、密行动斫、养、删、夭、锄、遏结果江浙之梅皆病根源:文人画士之祸产地:病因严重后果:龙蟠、邓尉、西溪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鬻梅者的摧残行径斫、养、删、夭、锄、遏江浙之梅皆病病态的标准病态的手段病态的梅林病梅有的人的审美标准:美——曲、欹、疏丑——直、正、密第一段皆——暗示人才之多暗示人才受害之惨选用庸才扼杀人才根源:文人画士之祸学习第二段[问题]1、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行动的动词。(泣、疗、贮)2、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纵、顺、毁、解、复、全3、从作者疗梅的举动,可以看出作者对文人画士的喜好持什么态度?否定第二段: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疗梅准备:具体办法:奋斗目标:决心购、泣、誓纵、顺、毁、埋、解、复、全辟病梅馆甘受诟厉穷尽一生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学习文章第三段[问题]“呜呼”一词引出作者的慨叹,那么,作者慨叹的是什么?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第三段“呜呼”一词引出作者的慨叹,那么作者慨叹的是什么?面对肆意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黑暗社会现实,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解放人才的主张,并且发誓要不顾一切来“疗梅”,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虽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抒发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产生病梅的根源作者疗梅的行动作者疗梅的苦心文章思路第一节第二、三节理清结构病梅馆记病梅产生的根源产地:龙蟠、邓尉、西溪→天下人才济济原因:品梅标准→当朝用人标准摧残:斫、养、删、夭、锄、遏→毁人才造庸才后果:江浙之梅皆病→祸之烈至此哉疗梅的行动和决心购梅泣梅疗梅贮梅满腔热情“不拘一格降人才”辟馆疗梅的苦心→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斗争坚定、努力不懈托梅议政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社会对梅的摧残和扭曲作者对梅的哀痛和疗救思考1、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考虑一下,作者在文章中句句不离梅,是否只是在反映梅的状况和作者对病梅的态度?2、作者以梅为喻的手法是什么手法?什么是“托物言志”?具体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记病梅标准:曲、欹、疏行径:斫、养、删、夭、锄、遏后果:江浙之梅皆病统治者的用人标准摧残、扼杀人才人才受害之惨痛人才遭扼杀破除人才的束缚恢复人才的本性拯救人才的坚定信念托物言志(1)泣梅:三日疗梅:纵、顺、毁、埋、解、复、全贮梅:穷予生之光阴议疗梅(2)(3)表层意言外意(比喻义)梅---------------------------------病梅------------------------------文人画士------------------------鬻梅者----------------------------品梅标准:(曲、欹、疏)--------------残梅的摧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人才)(遭摧残、压抑的人才)(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统治者的帮凶)为什么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和批判了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也使说理更加形象化。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病梅疗梅:皆----广、多斫、养、删夭、锄、遏烈:誓疗之穷予生纵、顺、毁、埋解、复、全、贮夭梅之由:产梅之地:叹梅之病:疗梅之志:疗梅之法: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作者:改革政治培养人才追求个性解放重点解析1.文章一开始引述了“有的人”的品梅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其用意是什么?分析:作者以梅喻人,以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封建统治阶级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和扼杀正直、有骨气、生气蓬勃的人,要求他们成为委曲、邪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文章一开始就引述品梅标准,直接揭示了造成病梅的思想根源。2.本文围绕“梅”写了哪几种人?对“梅”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