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变法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春秋战国概念:(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封建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大发展:随着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表现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政治的上层建筑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存在意识形态1、政治上: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经济上: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阶级日益壮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经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2(1)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兴修水利;农田施肥;开垦荒地。(2)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3)商业日趋活跃:出现邯郸、临淄、宛、陶等商业中心经济(生产关系的变动):封建生产关系产生(1)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阶级关系变动(2)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兴地主和自耕农阶级,要求进一步解放生产力3、军事上: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文化(意识形态的推动):百家争鸣(1)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宽松的文化氛围;私学兴盛。私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学在官府是指奴隶主阶级垄断教育(2)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3)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法家学说的主要主张: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以法治国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李斯、韩非子等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春秋时期改革特点: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改革代表: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一)齐国管仲改革1、背景: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2、内容:(1)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2)经济(赋税制度改革):“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产量征收实物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3、作用:①对齐国: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齐国率先成为中原霸主,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衰”即等级次第;含义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用实物地租代替力役地租,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二)鲁国初税亩:经济:“履亩而税”:含义是:按亩收税;实质是: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战战国国时时期期改改革革特点: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彻底,根本任务是废除世卿世禄制。走进封建社会。代表: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三)李悝改革①政治上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②经济上提出“尽地力之教”(提高单产,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的农业政策,号召大家铲除井田的疆界,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推行“平籴法”。作用①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②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为其他各国的改革也树立了榜样,使各国国君都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并相继采用。③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四)吴起改革:军事改革,创建军队“武卒”。政治: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三代以3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三.商鞅变法(一)背景:1.战国初期,秦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抓住历史机遇)诸侯卑秦,秦孝公决心发奋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商鞅至秦,辅佐秦孝公变法。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容易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4.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5.历史机遇: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二)、指导思想:法家理论;(三)、宗旨:富国强兵;(四)、措施: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1、经济——“以农求富”(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含义:“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是井田中间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2)重农(本业)抑商(末业),奖励耕织·措施: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经营工商陷于贫困者全家投入官府为奴隶。·重农抑商政策(崇本抑末):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保护了个体小农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统一度量衡·措施: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作用: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有利于消除封建割据;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措施: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依照爵位高低占有田宅、奴婢;严禁私斗。·“私斗”:即邑斗,指奴隶主间为争夺土地财产发生的带有血亲复仇色彩的私斗。不准私斗旨在削弱奴隶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途径;加强了中央集权3、政治(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世卿世禄制:是宗法制下的选官用人制度,各级贵族凭借出身出任各类官职,并时代享有特权,战国时期被选贤任能、奖励军功的做法取代。·内容:贵族没有军功者,剥夺其贵族身份·作用: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也招致其怨恨(2)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奴隶制上层建筑,建立封建上层建筑4·内容:废除分封,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管理·作用: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4、司法(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内容:什伍制:登记户籍,五家一伍,两伍一什,相互纠察;连坐法:一家犯法,各家举报,否则受同样惩罚。·作用:轻罪用重刑,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宗法关系转变为君臣关系,加强了专制统治。(2)根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作用:建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5、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用封建法制统一人们的思想·内容:烧毁儒家和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实质:文化高压政策·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6、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内容: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男女别居);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发展小家庭生产争鸣:对“为田开阡陌封疆”的理解观点一:“开”:重新设置;“阡陌”:每一亩田的小田界;“封疆”:每一顷田的大田界;含义:废除井田制,土地由编入户籍的农户耕种,每户百亩(即一顷),重新设置田界,明确和保护农户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权。标志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秦国确立。观点二:认为变法也破坏井田制,变国家土地公有为个人土地私有。观点三:设置阡陌封疆,而不是掘掉井田的界限,既保证国家土地所有权,又保证农民土地使用权。(五)、结果: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由于新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而并未被废除。不但沉重打击旧贵族,发展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六)、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七)、评价商鞅变法(课标:探讨商鞅变法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军事力量;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消极影响:①、轻罪重刑,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对忠孝、诚信、仁义、贞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八)、特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5(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推行力度最大:(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6)核心内容为“农战”和“法治”。(九)、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1.顺应变法的潮流,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加上秦位处西陲,避开外力干扰;且秦固有文化低落,易吸收较高的文化;2.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阻力。3.秦孝公全力支持,绝对信任商鞅;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措施全面彻底。4.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5.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6.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7.商鞅具全盘计划,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如徙木立信,先奖励生产与军功,然后才迁都求出击。启示(结语):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6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和条件(一)前提: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