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引言…………………………………………………………………2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2三、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存在问题……………………………………………3(一)、新药欠缺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3(二)、中药临床试验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4(三)、不重视基础研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4(四)、资源整合不完善…………………………………………………4四、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4五、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探讨………………………………6(一)、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6(二)、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6(三)、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6(四)、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6(五)、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6(六)、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6(七)、制剂工艺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6六、小结…………………………………………………………………7参考文献…………………………………………………………………9第2页共9页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与探讨姚秀摘要回顾了中药新药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从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新药,加强有效部位的研究,尤其是对复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或者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开发中药新药,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制剂工艺的现代化,以及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等诸方面论述了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一、引言我国中药的研制历史相当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现存第一部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各种酒制、醋制等丸剂中成药。其后随着社会的需求、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不断丰富,除各种规格的丸剂外,还有散剂、膏剂、酒剂、锭剂等,大大满足了人们治疗、保健的需求。在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显现、西药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的今天,相比之下毒副作用小、价格低、作用肯定的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医药学界的重视。到2020年,我国要发展成为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大国,综合创新能达到世界前5位,医药产业进入前3位,这是国家制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个艰巨的任务,并且世界财富的增长和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支付能力会不断提高,已有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中药产业将会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支柱,必须在中药新药研发能力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这些趋势必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试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与探讨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二、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美国辉瑞公司生产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伟哥”,一些乐观的预测甚至认为它年销售额能达到创纪录的110亿美元。伟哥自1998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以来,风靡世界,说明新药可获取几乎是无限的高额利润。即使深知一类创新药在发达国家耗时10~12年,耗资2亿美元以上,且高风险,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仍然投入其年营业额的15%~20%研究开发新药①。第3页共9页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2]。德国DrSchwabe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Tebonine(促进脑血管循环)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银杏叶及其制剂仅在欧洲市场年销售额就达几亿美元;德国宝灵家大药厂则是新型植化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开发喜树碱系列、莨菪胺类和育享宾等产品;其它德国公司还在开发山梗菜碱(可帮助戒烟)以及一种可用于合成抗抑郁药和抗老年痴呆症新药的中间体“槟榔碱”。在东亚国家中印度植物中开发出若干种有药用价值的新成分,胡黄连中提取的“胡黄连素”,用于治疗漫性乙肝,以及来自巴戟天根的一种新型成分“bacoside”,作为增智药品,用于提高人的记忆力②。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③。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1997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中药新药50个品种以上。从野生植物黄花蒿分离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对急性脑疟疗效较好,是新型结构的抗疟药;为提高抗疟效价,进行了大量结构改造工作,成功地研制出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烷酯等新型衍生物,此药被国际认可,引起了广泛注意。抗早孕药天花粉和男用避孕药棉酚也受到国内外重视。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三、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存在问题(一)、新药欠缺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在中药新药研制和评审中,不重疗效重分类、不重质量重数量、重基础(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轻临床等现象比较普遍。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药新药以及批准生产的新药很多,可是真正在临床确有疗效,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中药新药却很少④,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于药物“疗效”的中心位置未得到重视,同时与众多厂家和研究院所急功近利不无关系。我国每年都有上百种中药新药投入市场,新第4页共9页药治疗病种甚为广泛,但是由于对有效处方的前期筛选工作不够重视,一味追求高而新的制剂水平,往往忽视了处方本身的药效;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要求不够严格,即重视临床前的研究工作,但一旦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文,则基本上都能顺利拿到生产批文;在新药药学研究部分,侧重于成分提取和质控研究,所以新药疗效值得反思。(二)、中药临床试验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我国近年来在新药临床研究方面无论在政策和技术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临床试验规范(GCP)的应用对药品价值的体现至关重要⑤,在临床研究管理水平和监督力度等方面我国较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传统中医中药重视整体反应,主要体现在症状的改善,而欧美等国家重视新药的前期研究阶段,确保临床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所以中药的病与证、症,病种和病类,证名与证候等概念常常引起理解各异,难以与国际接轨⑥。(三)、不重视基础研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每一味中药所含成分都非常复杂,药物中所含每一类或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相应药理作用。我国中药共有一万多个品种,但较深入研究的仅几百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药学工作者都不愿从事耗时耗力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得我国药学基础研究匮乏,从而制约了制剂的发展。(四)、资源整合不完善科研院所、大学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但其研究工作不是直接针对市场进行,而是偏重于科研。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因此虽然每年各科研院所和大学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研,但往往因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半途而废,以至于很多研究都流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研究,不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浪费了很多资源和人力、物力。而当前有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自身不具备足够的科研能力,实验设计、科研态度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不能达到新药研发水平。四、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新药出发点和重点都要立足于提高临床实际疗效。入选临床前,需要对于前期临床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可以委托第三家(需要由药监局盲法抽定)医院进行重复试验,进行验证,这样可以为中药新药“严进严出”打好基础。循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医学科研方法,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对于中医药这种经验医学的典型代表,任何临床研究都必须有科学依据,即用大量设计正确、方法严谨的大样本或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结果来指导医生的医疗实践。观察新药是否有效,能否去伪存真,从千变万化的临床现象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临床疗效研究中,应严格贯彻随机、对照、盲法、均衡、可重复性的原则。在第5页共9页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中执行盲法的随机对照得出的结论最为可靠,在设计方案中,一些技术环节一定要掌握好。(二)、中药临床试验力求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在实施GCP过程中,新药研发工作要着重体现出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3个方面,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作用进行科学评价,用标准化临床数据提供科学依据。注重保护受试者的权益,确保临床研究申报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除了“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以及GCP的有关规定外,对临床研究基地、医院的审评委员会、研制单位等相关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现场实地核查。遵循国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实事求是,以疗效为中心,改变临床试验与国际规范脱节的局面。一方面重建新药研发体系,改变新药开发理念,改造及新建一些符合国际惯例的新药合成、筛选、检测、药理、毒理、药效试验、临床实际疗效试验中心,通过技术开发、合作与制药企业一同建立起有分工、有合作的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快建立和推广中药国际化标准,使我国中药早日打入国际医药市场,为人类造福。(三)、重视基础研究,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重视中药学基础研究,逐步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明确中药有效成分和药理药效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应该逐步完善激励基础研究的体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中药的基础研究,加大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国家级中药研发队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专利保护制度,以吸引更多的药学工作者能投入到中药学的基础研究中,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四)、优化整合资源建立起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借鉴西方国家新药研发中企业唱主角,逐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中药现代化研究基地。新药研发中应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要建立畅通的合作渠道,使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建立“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模式,共同把中药新药的研制水平不断提高,避免低水平重复和资金的浪费。近些年这方面已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范例,如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成立“新中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由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同济医科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而成的“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中心以企业为作为投入与产业化的主体,以学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充分整合中药科研、工程化、产业化链条上的资源,不但能够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同时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之,使各方面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投入到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产业中,使我国中药新药能尽快地打人国际市场。第6页共9页五、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探讨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且具有数千年的运用历史。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中华本草》所记载的中药总数已达8980种;而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中医方剂大辞典》记载的历代有方名的方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