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定义: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斯)强调: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有偏离常态特征。2台湾:特殊教育专家郭为藩:主张:从教育的角度来界定特殊儿童,生理缺陷不能构成特殊儿童充分条件。中国大陆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广义: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狭义: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我们采用北师大教育学院韦小满定义;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的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和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避免使用术语首选的术语有缺陷的人残疾人残废残疾人坐轮椅者轮椅使用者…受害者…被致残有…使用者痉挛大脑麻痹聋子、瞎子聋人、盲人先天愚型病人唐氏综合症病人心理缺陷学习困难先天的基因损伤残疾人厕所无障碍厕所讨论问题:有明显差异就是特殊儿童吗?比如矮小、肥胖?如何获得最大限度发展?你如何判断哪些是特殊儿童,哪些是普通儿童?第二章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共性远大于差异,这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1)共性1遵循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2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2)差异1大部分特殊儿童有生理和心理缺陷,这些缺陷妨碍了他们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学习与发展。(例如盲童、弱智儿童)2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明显大于普通儿童。个体间——天才儿童与弱智儿童有巨大差异,盲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聋哑儿童。即使同一类型的弱智,造成异常的原因不同。启发:在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对他们要进行鉴别和分类。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由于特殊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造成其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巨大差异,群体间的差异在广度上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倾向与特征等各个方面,在深度上表现为其某一或某些心理或生理属性处于正态分布的两个极端(残障或资优儿童)。特殊儿童在心理和学习能力上的发展差异感知机能上的发展差异感知机能是“感觉、知觉及肌肉动作的能力”,儿童透过协调控制机体活动去接收、组织及阐释外界的信息,以便学习。大机能机能→感知感知→机能感知感知概念概念认知上的发展差异认知上的发展差异: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出现问题时会有智能障碍、学习障碍、阅读困难、注意力不足及记忆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现象注意力:是指儿童的集中专注能力。据研究显示,人的神经系统中具有一些短暂而临时的记忆以储存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经选取分析后,才能成为有用的讯息,而其他没用的讯息很快便被洗去。3特殊儿童难以接受常规教学,需要特殊教育。内容对天才儿童过易,对特殊儿童过难方法口头讲述不适合聋童,普通课本不适合盲童。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显然会导致学习和适应问题。需要个别教学计划。作业:你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共性与差异性?第二节情绪语言感知技能认知发展差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关于特殊儿童分类的争论为了便于医疗和教育,18世纪人们就对特殊儿童进行分类安置。早期粗糙的分法:分类有助于实际工作,但负面效应是贴标签,于是就有了争论划分原因:为了便于医疗、看护和教育。最早分类时间:18世纪,根据其特点进行安置。安置地:医院和救济院(缺陷严重)、学校(缺陷较轻)监狱(违法乱纪)关于分类不分类的争议支持:有利于对特殊儿童进行安置、治疗、因材施教。有利于政府对特殊儿童的福利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制定。有利于特殊儿童研究的发展反对:乱贴标签儿童潜能发展受阻易使教育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作业;你赞成分类还是不赞成,为什么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当前的表现以及所需要的教育和服务进行分类:例如1972年伊斯科与佩恩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九个维度进行分类基本情况调节情况教育情况可见的生理偏差同伴接受动机运动能力及局限家庭干预学业情况沟通能力及问题自我尊重教育潜能二:特殊儿童的分类美国:1975年,美国第94届国会通过了第142号法令,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分为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弱智、重听、聋、视觉障碍、情感障碍、肢体残疾、其他健康损害、聋盲、多种残疾共11种。1978年,把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天才归为特殊儿童。1990年,将重听和聋合为一类,增加了孤独症和脑外伤两类。合计共14类。日本:在日本,特殊儿童是指身心有障碍的儿童,共分为7类。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薄弱肢残病弱、身体虚弱言语障碍情绪障碍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1997年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等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资赋优异分为智能、学术性向、艺术才能、创造力、领导才能及其他才能。我国大陆相关文件涉及: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盲、聋和弱智198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特殊儿童的意见》盲、聋和弱智、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7类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及其他残疾的人。概括:(1)我们对残疾人(包括残疾儿童)的认识和规定是逐步完善的(2)以上列举的均是狭义的特殊教育对象,即残疾儿童:(3)最新的规定中有8类,已经与各发达国家的相似。作业:对特殊儿童你赞成分类还是不赞成,为什么。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特征的的影响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手势语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幼儿园中男孩和女孩智力差异研究一、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心理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按照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处理数据、发现信息、找出规律。具体步骤:1按照理论作出假设2调查,实验,测量,获取数据3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和推理。4验证并得出结论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评估难点:1如何理解特殊儿童评估涵义2举例说明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的不同3操作:设计一张转介表第一节:教育诊断评估的涵义和类型一、教育诊断评估的涵义(一)诊断,是指分析研判会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学习成果的任何生理因素、心理过程或行为表现及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的教学策略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二)评估是指使用测验和其他测量手段测量儿童成就和行为,以便做出教育性决定的过殊需要儿童需求的技术和程序。理解:诊断需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同时评估又包含诊断涵义,二者之间有重叠,难以严格区分。对“评估”理解:1“评估”搜集资料的过程2收集方法有很多3有目的的过程在特殊教育领域,根据评估结果所做的教育决策包括:筛查、转介、鉴别,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评价。(1)筛查: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测试工具对儿童进行大范围、快速的测查,从而把有潜在学习、行为或心理问题的个体从儿童群体中区别出来。(学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表)(2)转介:把怀疑有生理、心理、行为或学习问题的儿童介绍到专业机构那里,请有关专家做更细致更严格的评估。(3)鉴别:根据法定标准对儿童进行区分和归类。(4)制定个别教学计划(5)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三)测量与评估的区别测量评估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受测者的反应记分多个来源的资料和测验分数的合并和解释各种测量结果的综合诊断或解释联系:测量是评估的基础(一)从评估的目的和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来看,特殊教育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筛查性评估诊断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是以特殊儿童筛查为目的,一般用于确定某个学校或地区有没有与总体相比存在心理发展显著偏高或迟滞的儿童。对已经被确认是发展偏长或迟滞的特殊儿童能够进行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诊断。通过收集有关信息来确定特殊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和方案。也称后置评估,主要用来评价某一阶段或特殊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效果及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二)按照评估时参照标准不同可以分为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常模参照评估标准参照评估把被评估者所得的分数与常模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评估者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常模:事先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团体)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特点:最关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将被评估者所得的分数与某个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他是否通过了这个标准。(学业及格60分)特点;最关心的是个体对特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与标准之间的差异程度。自学部分三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和范围1、心理计量评估取向2、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3、质性发展的评估取向4、评估范围第二节教育诊断评估的内容一、教育诊断评估的内容(一)生理状态————身体检查与医学检查1、一般性的健康检查(身高、体重、呼吸、感觉、神经系统的检查)2、病史询问(1询问儿童母亲的妊娠期2询问儿童的出生史3儿童父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4儿童的生长发育史)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血液检查、尿味检查、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脑脊液检查)(二)心理表现————心理测验(心理表现包括智力发展、人格发展、情绪行为困扰状况、性向)(三)教育资料————学绩考察与教师问卷(教育资料包括学业成绩、学习常规执行状况、是非判断能力、与老师同伴相处的情况、集体活动、情绪与日常行为、学习能力、兴趣与态度。)(四)社会适应————社会调查与家长问卷(重要生活事件、亲子关系、求学经历、家长期望与教养态度、方式)第三节教育诊断评估的实施程序一、准备阶段二、测评阶段三、综合评定阶段四、评估结果的应用一、准备阶段(一)明确评估的目的和了解评估对象(二)设计评估方案(1)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或评估项目)(2)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设计收集资料的程序(即收集资料的时间表)(3)评估人员的选择和训练(4)组织好诊断评估小组(5—9)(5)与儿童家长联系,争取儿童家长的配合与支持(6)物质准备和活动场所的安排二、实施评估阶段三、综合评定阶段评估报告中应该包含的项目(1)基本资料(2)评估目的(3)标准化测验所得资料(4)非标准化测验所得到的资料(5)结果解释(6)建议第四节教育评估注意事项一、明确评估目的二、广泛收集评估资料(家长参与评估的意义何在)三、灵活运用评估资料的收集方法四、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动态评估静态评估)五、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六、遵守职业道德(1、对自己所做的结论负责2、认识个人能力和学科的局限性3、注意评估资料的隐秘性4、坚持评估的专业标准5、注意测验的安全性)第五节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意义一、落实特殊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1)使教育安置及课程设置更符合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2)使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三、有助于提高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作业:1、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有何不同2、评估方案中,需要确立那些评估的指标体系3、你认为对特殊儿童评估应由那些人员来参与4、家长参与评估的意义何在?5、你认为评估结果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第三章重点:早期干预的概念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发展趋势第一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一)发展历史16世纪中期西班牙有关聋童的教育庞塞波内特1784年霍维在巴黎建立一所盲校法国智力障碍儿童的干预19世纪初伊泰————维克多《野孩子》20世纪蒙台梭利(三)我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几个问题1早期教育对象急剧扩大2家长责任要到位3政府的责任要到位4提倡预防第一的原则(四)早期干预的概念是指为学龄前儿童中具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即早期鉴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针对其特殊需要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教育、社会服务及家庭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希望通过及早而持续的医疗、康复和教育等措施,协助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儿童在身体、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得以提高。(四)早期干预的对象对象种类年龄范围智商范围身心障碍婴幼儿发育迟缓婴幼儿高危儿童上述三类儿童的家庭0~6、7岁为宜我国3~6岁需加强3岁以下低于平均分两个标准差以上智商边缘:1岁————75以下;1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