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9高考三轮复习知识梳理专题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兴替,主要朝代疆域的沿革,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主要朝代政治制度的嬗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重要的社会改革,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高考对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考查突出于对重要政治历史概念内涵,重大政治事件前因后果,重要典章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战事的影响等内容的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主干内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一、朝代更替:掌握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起迄时间、沿革、都城、疆域和阶段特征。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①是统治阶段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②对东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③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④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⑤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诸葛亮。例如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复习各朝代疆域的沿革,还应该注意:①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②南朝疆域变化示意图。③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势图。④南宋对峙形势图。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我国古代的分裂和统一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秦汉时期形成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走向分裂;隋唐时期封建国家再次走向大统一;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封建国家重新陷入分裂状态。元明清时期封建国家最终走向统一。应努力讲清其历史背景、大致经过和意义。例如春秋战国到秦朝的大统一。背景: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候国,先后建立了70多个诸候国;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向周王室交纳一定的贡赋。这是造成诸侯割据混战的历史根源。西周后期,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随着王权的沦落,天子作为共主的时代逐渐成为了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各种矛盾急剧发展。这是诸侯割据混战的重要原因。春秋初年,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进一步增强。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他们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积极从事霸业活动。这是诸侯割据混战的直接原因。经过: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胜,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当霸主的有: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此外,长江下游和钱唐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在春秋末年也参加了争霸战争。战国时代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韩、燕、赵、魏、秦等七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之间继续进行战争。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长达560年左右。评价: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奴隶主集团的兼并战争争霸战争的性质b.“战国七雄”的割据混战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c.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消极影响:争霸战争连年不断,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人民遭受极大灾难。a.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实力,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确立;b.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破坏了原有的分封制,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③积极作用c.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交战,如晋国打败山戎、狄人,使得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兼并,使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d.广大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盛世和乱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公元前475年起至公元1840年,绵延两千多年,经历了数十个王朝.概括地看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般都经过了治乱之世的轮回交替,前一王朝取代后一王朝的新旧递嬗.如果能掌握这一规律,整理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的典型的治世,盛世和乱世,将非常有利于我们整体上把握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思维判断能力.(一)概念。1、治世;安定和太平的时代.一般说来这些封建时代政治较为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恢复,百姓生活有所改善.2、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一般说来这些封建时代政治也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时代和封建治世一样,颇为封建史家所祟,甚至起名以表彰.3,乱(衰)世:混乱不安定的时代.乱世大概包含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封建王朝统治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叛乱,破坏国家的安定团结局面,使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如:七国之乱;第二种是缺失统一的中央政权,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如十六时代:第三种情况是封建王朝的后期,政治腐败黑暗,土地高度集中,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极度尖锐,如东汉末年情景,这种情况有时也称之为衰世。(二)认识:1,从时间上看,治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统治的早期,盛世一般出现在中期,乱(衰)世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统治的晚期,当然封建王朝统治的早期也会出现割据叛乱的局面,这种情况往往会成为这些封建王朝统治能否继续下去的瓶颈.其基本规律大致可作这样图示:封建王朝统治的时代:早期—————中期—————晚期治世------(乱世)--盛世————乱(衰)世2、对封建治世和盛世的正确认识:所谓治世和盛世,只是相对而言,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封建统治者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大都被封建史家所推祟和夸大,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3、中国封建王朝治乱的基本经验教训: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品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在专制制度下,帝王个人行为有时对国家治乱能产生决定性影响.如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国家就得到较好治理,后期追求享受导致朝政紊乱,就爆发长期的动乱,使国家由盛而衰.就治国方针制度而言,主要反映在七个问题上:①统治者是否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从而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②统治者是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推广先进生产枝术;③统治者是否注意重用人才,听取有益的建议;④统治者是否注意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⑤统治者是否注意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间的联系;⑥统治者是否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⑦比较好的统治政策能否得到连贯性的实施.4、从社会角度看,国家治乱主要取决于三个关系的状况;①统治阶级内部关系,②农民阶级内部关系,③民族关系,特别是主要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关系.四、杰出帝王将相的政绩我国古代的主要帝王有:(1)秦始皇(2)汉高祖(3)文帝、景帝(4)汉武帝(5)光武帝(6)汉明帝(7)曹操(8)诸葛亮(9)唐太宗(10)武则天(11)唐玄宗(12)宋太祖(13)元世祖(14)明太祖(15)明成祖(16)康熙(17)雍正(18)乾隆例如:康熙:①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固定丁数,废除匠籍。②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班禅。③抗击外来侵略;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五、历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西汉中央集权制的巩固;隋唐中央集权制的完善;北宋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元朝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明朝中央集权制的强化;清朝前期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强化。每一个时期都应包括背景、措施、评价。例如: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背景:①唐朝后期以来,接连发生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②五代十国割据混战,藩镇将帅凭借武力扩大势力,争夺皇位。③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④为了迅速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防止割据再度出现,巩固封建统治,宋太祖着手剪除割据因素。措施:①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采用“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②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③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④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评价:①首先高度集中兵权,这是与当时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②收地方军、政、财权归中央,便于控制,防止了分裂割据的重新出现③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对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都具有积极作用;④改革逐渐导致了庞大官僚机构和军队的出现,这是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同时军队荒于训练,战斗力下降,致使宋军经常打败仗。为解决这些危机,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⑤宋太祖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忧患,因为造成“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根源是封建制度本身,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权造成的,所以改革措施没有也不可能触及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不能分清现象与本质。六、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皆昌”,“失资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宫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汉代的察举制目的: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代建立和发展了一套选举人才的制度.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推选人才的制度。是选用官吏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演变:开始是根据人才在地方的声望,后由于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冀依据,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2.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曹丕创立.演变.初创时家世、人才并重,发展到面晋.主要看门第和家世。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实行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和发展.3.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1)隋唐朝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完善: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以近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增考试的人数.刨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提高了考试的地位.(2)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有严格的程序:殿试成为定;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录取的名额大大的增加。(3)明朝的八股取士.科举试卷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有严格的限制不许发挥个人的见解。严格的限制人们的思想.(4)科举制的废除.二十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己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评价: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具体说来:积极作用:(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4)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消极作用:(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