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人物研究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他是谁?他曾师从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Dewey)他一生中曾获得35个博士学位。他是最早提出改革旧文学理论主张的人。他26岁即被聘为北大教授并被学生们誉为“青年导师”。他曾受命于国民政府担任驻美大使奔波数年,动员美国支持中国抗日。胡适一、胡适简介二、胡适和新文化运动三、胡适的感情世界四、胡适的三味药胡适简介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mén),学名洪骍(xīng),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毕业回国。胡转学的原因是康乃尔大学哲学系被“大量唯心主义”学派占据了的缘故。这一学派是由英国的Green等由黑格尔学派中分化出来的,这一学派经常批判杜威,这倒使胡对杜威感兴趣。“在聆听这些批杜的讨论和为参加康大批杜的讨论而潜心阅读杜派之书之后,我对杜威和杜派哲学渐渐地发生了兴趣,因而我尽可能多读实验主义书籍,在一九一五年的暑假,我对实验主义作了一番有系统的阅读和研究之后,我决定转学哥大去向杜威学习哲学。”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做人之道。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1922年胡适办《努力周报》,发表大量时事述评,提倡所谓“好人政府”,鼓吹“整理国故”,并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宣扬“读书救国”,要求青年“独坐在图书馆里”,“救出你自己”,从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中分化出去。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打着国家的幌子肆意剥夺公民个人的自由,这是国家主义者和一切奴役主义者的一贯作法。根据他们的逻辑,你若争个人自由,便会危害国家利益,他们所谓国家利益说到底,就是他们依靠专制主义手段欺压人民所获取的既得利益。国家主义所要造就的是完全丧失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奴才。1930年4月发表《我们走那条路》一文,声言中国应打倒的“五个大仇敌”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和扰乱。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主持台“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士会议时骤然离世。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胡适墓志铭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於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於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娣家庭婚姻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著有《台湾纪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母亲:冯顺娣。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长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国。女儿:胡素斐,早夭。次子:胡思杜(1921-1957),留在中国大陆,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冯顺悌冯顺悌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这两张照片分別是胡适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时的照片以及后来他再次出国时的照片。也就是在这段期间,他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领导文学革命,开拓了一个白话文学的新时代。八不主义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要进行文学改良,必须先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北大三兔蔡元培生于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陈独秀生于清光绪五年已卯(1879),胡适生于清光绪十六年辛卯(1891)白话文主义他主张使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1.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2.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3.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沒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梦与诗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他应该是第一个写新诗的皇帝,且还是“口语诗”。“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妻丧速归”黄侃“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干不了,谢谢。”“五四”前后,黄侃和胡适同在北大任教。黄竭力反对胡适的白话文运动。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却未必出于真心。”胡适不解其意。黄侃答道:“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应叫胡适,应该叫‘往哪里去’才对。”在一次宴会上,胡适偶尔谈及墨学,滔滔不绝。黄侃骂道:“现在讲墨学的人,都是些混账王八!”胡适赧然。过了一会儿,黄侃又骂道:“便是适之的尊翁,也是混账王八。”胡适大怒。黄侃却大笑道:“且息怒,我在试试你。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我不是骂你,不过聊试之耳!”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仅成上半部,全书久未完成。黄侃曾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感情世界无后主义胡适有一个很有趣的「无后论」,认为当时中国人为了传宗接代,造成了社会上的许多流弊,如男人娶妾,生育太多,男尊女卑等等;他并引用培根的话,认为一个男人娶妻以后,大概一生就差不多了,再难有大作为,世上有大成就者,多是不婚无子之人。是以胡适主张无后,就算有后,财产也不传子孙。在他的留学日记里,列有近世不婚伟人十三个。其实胡适早在「竞业旬报」的时代,就有同样的论调,他不是真要人不婚无后,而是要人以社会为妻为子,努力贡献社会。当然胡适自己后来也结了婚,有了小孩。胡适无可奈何,写了一首诗「我的儿子」,开头就说:「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巴士卡尔(Pascal)[即帕斯卡]斯平娜莎(Spinoza)[即斯宾诺莎]康德(Kant)霍布士(Hobbes)陆克(Locke)[即洛克]斯宾塞(H.Spencer)科学家奈端(Newton)[即牛顿]计学家亚丹斯密(AdamSmith)[即亚当·斯密,胡适所称“计学家”即数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福尔特儿(Voltaire)[即伏尔泰]政治家别特(Wm.Pitt)[即皮特]加富尔(Cavour)史学家吉朋(Gibbon)[即吉本]胡适一家人1917年北大寒假期间回乡与江冬秀完婚!胡适的家庭胡适收集各国关于“怕老婆”的文学故事、笑话和漫画,然后得出了一个搞笑的“发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只有德国、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没有“怕老婆”的故事,所以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凡是没有这种故事的国家,都是独裁或集权的国家。“新三从四德”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四德: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与妻子江冬秀胡适最终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江冬秀里出身于仕官之家,但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受到较多的文化教育。但在胡适身边众多的女性之中,江冬秀是唯一一个伴随着胡适到台湾在到美国乃至走完人生路的女人。由胡适其母包办。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胡适并未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而是继续维持,对此,胡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1917年成婚。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友大都知道这事。胡适在这年春天,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把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当下吓得胡适面如土色。江冬秀也不避亲近的人。一次,石原皋在场,江冬秀说起此事,想及自己十多年的等待,忍受种种流言蜚语,真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怒,随手抓了把裁纸刀要向胡适掷去。多亏石原皋劝住,才未酿成家庭血案。江冬秀韦莲司曹佩声胡适韦莲司1914年在美国小城绮色佳,胡适和韦莲司相识。此后更多的是在离别和相思中度过,往往是盼望了几年十几年才能见上一面。1927年,当韦莲司再见到胡适时,他们已经分别10年了,韦莲司人到中年,头上长出了白发。韦莲司对胡适的爱,爱得大度,爱得彻骨。1962年胡适去世后,韦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之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死去,遗物里竟然完好无缺地保存了胡适的书信和稿件。<蝴蝶>背后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韦莲司并为之倾倒,两人的半世情缘从此启幕,现在已不是秘密了。这首诗写于1916年,正是胡适回国的前夕,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也真“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韦莲司写的情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我中有你,这个我,渴望你中有我……”和小表妹曹佩声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曹诚英(曹佩声)1923年9月14日,同佩生到山上闲坐,我将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9月18日,与娟下棋,夜间月色甚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