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今非昔比南国水乡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趣古华(1942-)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五岭山区,对乡镇风俗很熟悉,创作主要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集《浮屠岭》、长篇小说《芙蓉镇》等。作品介绍作者:古华成就:《芙蓉镇》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社会背景:小说主要描写了1963-1977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Part1山美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Part2水美时间也是一条河,一条流在人们记忆里的河,一条生命的河。似乎是涓涓细流,悄然无声,花花亮眼。在幽深的谷底,它却重新结集,重整旗鼓,发出了反叛的吼叫,陡涨了汹涌的气势。浪涛的吼声明确地宣告,它是不可阻挡的。猕猴可以来饮水,麋鹿可以来洗澡,白鹤可以来梳妆,毒蛇可以来游弋,猛兽可以来斗殴。生活也是一条河,一条流着欢乐也流着痛苦的河,一条充满凶险而又兴味无穷的河。人人都在这条河上表演,文唱武打,红脸白脸,花头黑头。人人都显露出了自己的芳颜尊容,叫做“亮相”。Part3人更美“好哥哥”,“亲哥哥”……这是信任,也是责任。黎满庚松开了手,一种男子汉的凛然正气,充溢他心头,涨满他胸膛。就在这神圣的一刹那间,他和她,已改变了关系。山里人纯朴的伦理观占了上风,打了胜仗。感情的土地上也滋长出英雄主义。“玉音妹妹,今后你就是我的亲妹妹……我们虽是隔了一条河,可还是在一个镇子上住着。今生今世,我都要护着你……”这是生活的承诺,庄严的盟誓。内容简介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胡玉音秦书田王秋赦李国香主人公胡玉音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子”,长得秀美动人,加之待客热情,性情柔顺,食具又干净,米豆腐量头足,作料香辣,她的摊子面前总是客来客往不断线。她的米豆腐摊子有几个老主顾是每圩必到的。李国香:由于被身为县委书记的舅舅的提携,可以说是革命贵族,她气不过胡玉音比她容貌好、生意隆,认为她的米豆腐摊子是对她唯一潜在的威胁,加之在谷燕山求爱碰壁,所以对胡玉音怀恨在心,开始对她“政治调查”。谷燕山:本为北方人,一个南下干部,现为粮站主任。在别人都对胡玉音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不避嫌,向胡玉音伸出了援助之手,救了她的命,是个典型正直共产党员的形象。秦书田:胡玉音的现任丈夫。芙蓉镇本地人,原县剧团编导,后被打成“右派分子”,开除公职。有人讲他打草鞋卖,有人讲他捡地下的烟屁股吃。人人都喊他“秦癫子”。黎满庚:胡玉音初恋,因玉音的成分不好,明明深爱她却为了自己的“前途”狠心的将她抛弃。当胡玉音外出避难时,将她所积蓄的1500元钱要他代为保管时,他再次背叛,辜负了胡玉音的信任。王秋赦:运动根子”王秋赦不学无术,好逸恶劳,他的贫困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在历次革命运动中,他依附于一只时升时降的革命队伍,上下其手,运动只是意味着为他提供了一次次谋私利的契机。作品主题小说是以“芙蓉姐子”胡玉音作为贯串全部情节的主人公的,胡玉音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的情感激动是小说着力刻画的重点。作者在处理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达到了历史悲剧的高度,而且达到了伦理悲剧的深度。1.小说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但篇幅不过十多万字,作者一方面在结构上着意经营,只着重于写二十余年间的四个年代,每一年代成一章;另一方面,便是描写要而不繁,色彩、情调俱出,却又十分简洁,概括,重叙述,融描写于叙述之中。2.《芙蓉镇》以湘南一个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地,以“芙蓉姐”勤劳发家,却招致不幸的故事做“引线”,缝串起与之相关相连的一组人物,并由这些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通过这个小社会,写走动着的大时代。小说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一直写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足足跨了十六个年头,举凡小小芙蓉镇的政治风云、人事浮沉、爱情纠葛乃至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3.小说内容十分丰富,时间跨度大,但篇幅不过十多万字,作者一方面在结构上着意经营,只着重于写二十余年间的四个年代,每一年代成一章;另一方面,便是描写要而不繁,色彩、情调俱出,却又十分简洁,概括,重叙述,融描写于叙述之中。艺术手法1.小说开始描绘了一个秀美的芙蓉镇,小镇民风淳朴,有很美的芙蓉花、镇上一家煮狗肉一条街都闻着香、孩子们端着碗走街串巷。接着由芙蓉姐子引出几个老顾客来:黎满庚、谷燕山、秦书田、王秋赦,一个国营饮食店的竞争对手:李国香。然后再写这几个人的恩恩怨怨,整篇小说就围着芙蓉姐子与她的豆腐摊子转,十多万字中心很明确。2.《芙蓉镇》全书大小悬念此结彼解、层出不穷,从而使小说摇曳生姿、一波三折,收到很好的美学效果。小说以人为主、以事为辅,以人为经、以事为纬,以人为纲、以事为目,一言以蔽之,以人物性格为筋骨、以故事情节为血肉,就构筑起《芙蓉镇》这幢精美牢实的艺术楼厦。这是《芙蓉镇》美学风貌的独特之处,也是古华艺术构思的独到之点。3.《芙蓉镇》的写法很有特色。它的时间跨度表面上是十七年,实际上加了回溯所写到的六年,共为二十三年。然而作家只选取了其中四年,每年各写一章。时间跨度这么长,只选取四年来写,就必需采取近似电影的跳跃。而这种跳跃,不但可以避免冗长与沉闷,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并且可以使所写的四年具有充分的浓度与力度。4.《芙蓉镇》的叙述语言用来介绍人物的遭际命运,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时,便又创造出和具备一种“形神兼备”的美。语言分析一、从景物描绘来分析《芙蓉镇》的语言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芙蓉镇的地理位置:“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开头一段都是在描绘芙蓉镇的景物,说明“芙蓉镇”名称的由来。其中“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实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这句话反映了镇上的居民注重风水的意识,镇上有迷信之风、古风旧俗。“每当湖塘水芙蓉竟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滑溜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远远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以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圆形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这几句话通过清丽的语言和丰富的辞藻描绘了芙蓉镇依山傍水,风景独好,人杰地灵。另外,它通过写水芙蓉的大叶片的作用来反映镇民们的劳动情况,表现出他们的勤劳。其中“上结莲子,下产莲藕”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上”“下”“结”对“产”,“莲子”对“莲藕”,字数相等,并且都是动宾结构,由此可见作者对字句斟酌的严谨态度。第二段末句:“人在下边过,鸡在下边啼,猫狗在下边梭窜,别有一种风情,另成一番景象”,语言平实,却能将镇民们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需要一提的是的第三段开头:“一年四时八节,镇上居民讲人缘,有互赠吃食的习惯。农历三月三做清明花粑子,四月八蒸莳田米粉肉,五月端午包糯米粽子、喝雄黄艾叶酒,六月六谁家院里的梨瓜、菜瓜熟得早,七月七早禾尝新,八月中秋家做土月饼,九月重阳柿果下树,金秋十月娶亲嫁女,腊月初八制‘腊八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天……”,这一长句将芙蓉镇的淳朴的民风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之,作者利用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为读者描绘了不少声色并作的风俗画面,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芙蓉镇的奇风异俗。二、从人物刻画来分析《芙蓉镇》的语言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人物世界。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无非是胡玉音、黎满庚、秦癫子、谷燕山、王秋赦和李国香,而在刻画秦癫子和王秋赦两人时,带有谐谑、调侃的笔调,王秋赦的甚至带有讽刺意味。“每圩必来的主顾中,有个怪人特别值得一提。这人外号‘秦癫子’,大名秦书田,是个五类分子。”一开始秦书田这样复杂的身份出场,不仅让读者眼前一亮,作者如此安排,布局不可谓不企图,手法不可谓不奇妙。秦书田任打任罚,玩世不恭,被写得活灵活现。在介绍完秦癫子后,小说写道:“在下面的故事里,这几个主顾无所谓主角配角,生旦净丑,花头黑头,都会相继出场,轮番和读者见面的。”连故事人物出场间的过渡,作者都要采用这么诙谐的笔调,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力非同一般。作者给王秋赦的开场白是:“吃米豆腐不数票子的人物还有一个,就是本镇上有名的‘运动根子’王秋赦。”另外。小说还用了一段话具体介绍他:“常言道:‘攒钱好比金挑土,花钱好比浪淘沙’,‘坐吃山空’。几年日子混下来,王秋赦媳妇都没讨上一个,吊脚楼里的家什已经是挺去了八停。就连衣服、裤子也筋吊吊的,现出土改翻身前的破落相来了。本镇上的居民们给他取下了几个外号:一是‘王秋赊’,一年四季赊账借钱度日;一是‘王秋蛇’,秋天的蛇在进洞冬眠前最是忌动,懒蛇;一是‘王秋奢’,讲他手指缝缝流金走银,几年功夫就把一份产业吃花尽了。”这段话引用了俗语“攒钱好比金挑土,花钱好比浪淘沙”,通俗易懂。另外采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它借助众人之嘴来介绍王秋赦,读者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他是一个好吃懒做、挥霍奢侈、臭名昭著的单身汉。小说中也提到了王秋赦自述的话语:“用他自己在诉苦大会上的话来讲,是嚼的眼泪饭,喝是苦胆汤,脑壳给人家当木鱼敲,颈脖给人家做板凳坐,穷得十七、八岁还露出屁股蛋,上吊都找不到一根苎麻索。”王秋赦之所以落到这种穷困潦倒的境地,是因为他好吃懒做、挥霍奢侈,完全是咎由自取!将镇民们对王秋赦的评价和王秋赦诉苦的话语联系起来,读者会轻而易举地发现王秋赦的丑恶嘴脸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他想通过诉苦来换取大家的同情,得到的只是读者们更加强烈的憎恶。《芙蓉镇读后感》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欢畅流过。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的腹地,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故此,镇子得名“芙蓉镇”。而后十三年的故事,便发生在平静而又混乱的芙蓉镇里。《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书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满庚,也有坚守承诺的秦书田;有出卖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真实与虚假,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在喊。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性格,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回过头张望张望我们的世界,一个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