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病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二简答题1.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2.真菌的有性与无性生殖分别产生那几类孢子?真菌的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五种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3.植物非侵染病害有什么特点?非侵染性病害主要由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以及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引起,其主要的病害特征为:同一病害症状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无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等。4.为什么说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症状是植物发生某种病害以后在内部和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人们认识病害首先是从病害症状的描述开始,描述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选择最典型的症状来命名这种病害,从这些病害名称就可以知道它的症状类型。当掌握了大量的病害症状表现,尤其是综合症和并发症的变化后,就比较容易对某些病害样本做出初步的诊断。5.植物线虫病害的特点是什么?植物病原线虫在田间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因此当观察到田间出现局部的植株黄化,矮缩以及根系生长不良等现象时,可以初步确定是病原线虫所致。同时线虫病的病状还有虫瘿、根结、胞囊或茎叶坏死等。我们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或茎或籽粒(虫瘿)中可见到有线虫寄生,或者发现有口针的线虫存在。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三、论述题1.植物的抗病性?主要有哪些类型?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终止或者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可遗传的特性。按照寄主植物抗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抗病性与主动抗病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避病,寄主植物的感病部位由于形态,机能或者物候等原因从空间或时间上避开了病原物传播体的大举入侵,就造成了避病;②抗侵入,在同一接种条件下,植物感病体表上接触有等量接种体时,如果某品种上的发病位点数显著少于其它品种,则为抗侵入;③抗扩展,是病原物侵入后,寄主对病原物的反应,最终表现为,潜育期长短、病斑数量多少、病斑大小及病斑扩展速度、病原物产孢量大小等;④抗损害(耐病),即寄主植物虽不能抑制或者抵抗病原物的侵入扩展和繁殖,但是能通过种种生理调节和补偿作用来抵抗病原物对产品形成的损害;⑤抗再侵染(获得抗病性),即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者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2.简述各类环境因子对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影响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风、土壤养分及PH值。①温度,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范围,病原物将停止生长发育或者丧失对植物的侵染性;②湿度,湿度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及芽管对寄主的侵入的影响最大。同时湿度也影响真菌,细菌和线虫等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及侵染植物时的活动;③光,光对病害的发展影响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小得多。光的影响仅由于光的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影响;④风,主要是影响病原物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植物表面的湿度。⑤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的供应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对病原物侵袭的防御能力;⑥土壤PH值,其主要对一些存活在土壤里的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发生影响重大,主要的原因是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3.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对植物病害循环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①初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次发病。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4.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真菌的孢子、菌丝段、菌核或其它休眠体;细菌的菌体;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成虫和卵,都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把它们从发病的植物传播到健康的植物上去才能实现病害的传播。传播的力量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病原物的本身,而大部分病原物主要依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外界力量来实现传播。①气流传播,这是绝大多数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②雨水传播,是大多数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及部分真菌病害的传播方式;③昆虫传播,多数病毒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均为介体昆虫传播,一些细菌和真菌病害也通过昆虫传播;④人为传播,播种带有病原物的种子,苗木或者其它繁殖材料,也或者是施用带病原菌的肥料,都可以把病原物带入田间引起发病。同时,移栽、整枝、打顶等栽培管理也经常传播易于摩擦传染的病毒病。昆虫部分一名词解释1.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年生活史:昆虫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3.昆虫的变态:昆虫从卵到成虫阶段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变态。4.停育低温区: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范围内并不死亡,而是因温度低呈休眠状态,称为停育低温区。5.二型性:昆虫的成虫除雌雄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体形、体色以及生活行为等方面还有差异,这种现象称为二型性或者性二型。6.习性: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与内部生理活动的复杂联系,使昆虫获得了各种赖以生存,繁衍和行为等生物学习性,谓之为昆虫的习性。7.蛹期:是完全变态的昆虫由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8.世代重叠:许多昆虫特别是1年多代的昆虫,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前后世代往往相互重叠,不同虫态相互并存,这种现象称为世代重叠。9.两性生殖: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属于雌雄异体动物,多行两性生殖。这种生殖方式需要雌雄两性交配,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个体。10.有效积温: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虫态或世代)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乘积。11.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12.复眼:着生在昆虫头部的两侧,由很多小眼组成。13.天敌:在自然界中,每种昆虫都有大量的捕食者和寄生物,昆虫的这些敌害称为天敌。二、简答题1.昆虫的体壁由几大部分组成?体壁的功能是什么?昆虫体壁由底膜,皮细胞层,表皮层3大部分组成。主要的功能为:①着生肌肉,固定体躯,保持昆虫固有的体型和特征;②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部机械袭击;③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外部有毒物质及有害生物的入侵;④接受感应,与外界环境联系。2.昆虫的头式分为几种类型?分别例举两种不同头式的昆虫。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和后口式。下口式:蝗虫与天牛。前口式:步行甲与草蛉幼虫。后口式:蝉类与蝽类。3.例举几类属于完全变态类型的昆虫?此类昆虫一生中要经历那几个时期?蛾类、蝶类与甲虫类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类型。它们一生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4.咀嚼式口器昆虫与吸收式口器昆虫的中肠结构有何不同?分别例举两个代表昆虫。咀嚼式口器昆虫的中肠结构比较简单,常呈均匀、粗壮的管状,例如,蝗虫与天牛。吸收式口器昆虫的中肠演化成细长的管道,某些种类的中肠变得特别细长,特化成滤室结构,例如,蚜虫与介壳虫等。5.螨类与昆虫的形态有何区别?螨类体小至微小,圆或椭圆形。表1.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三论述题1.如何利用昆虫的习性来防治害虫,请举实例说明。习性是昆虫种或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相近的昆虫往往具有相似的习性。与害虫防治相关的有以下5种:①趋性,是昆虫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强迫性的定向运动。在害虫的治理中,趋光性和趋化性应用较广,例如,灯光诱杀与性诱杀等;②假死性,是昆虫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抑制反应。例如铜绿丽金龟,菜蝽和水稻负泥虫等,它们受到振动时就会麻痹坠落,人们利用其振落捕杀;③群集性,即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集中的特性。人们利用害虫高密度集中的时期来集中防治害虫;④迁飞,是某些昆虫在成虫期有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⑤扩散,即大多数昆虫在条件不适或者营养恶化时,在发生地向周围空间扩散的现象。了解昆虫的迁飞与扩散规律,对进一步分析虫源性质,设计综合防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2.如何利用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来防治害虫,请举实例说明。生物因素与昆虫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生存、繁殖和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昆虫有影响的生物因素有很多,但食物、天敌与食物链(食物网)是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最重要影响因素,了解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作用对防治害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每种植食性昆虫都有嗜食的植物,并且植食性昆虫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取食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部位也有选择。了解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即可采用合理调节播期,利用抗虫品种等来恶化害虫的食物条件。或者利用引诱植物来诱集害虫,集中捕杀。3.简述昆虫各虫期的特点,并举实例说明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防治害虫。昆虫从卵到成虫阶段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的变化。在不同的虫期,昆虫有不同的特点。①卵期,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阶段。不同的昆虫,其卵的形状,大小,产卵方式以及产卵场所都不相同。了解害虫卵的形状,产卵方式以及产卵场所,对识别,调查,虫情估计以及防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摘除秧田稻螟卵块,剪除天幕毛虫的产卵枝条;②幼虫期(或若虫期),虫体的生长主要在幼虫期或若虫期,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害虫主要取食为害的时期。掌握不同龄期幼虫(若虫)的特征,就可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例如,初孵幼体,体小壁薄,是农药防治的最佳时期;③蛹期,是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到成虫的过渡阶段,昆虫的蛹期不吃不动,御敌和抗逆性差,是开展防治的好时期。例如,翻耕晒垡、捣毁蛹室及人工挖蛹等;④成虫期,是昆虫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阶段。多数昆虫羽化为成虫后需继续取食来满足卵巢发育,所以了解不同昆虫对补充营养的种类及需求程度,就可以开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