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在20世纪:二.实践中的突破带来的“历史难题”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革命成果?如何建设和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一.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两大突破1.突破了马、恩“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论断2.突破了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2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3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4一、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5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林蕴辉《国史札记》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杨继绳《三十年河东》6视点三:数字中的生产状况与效益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7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的长安街头“在街上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情大方,不卑不亢。”——30年前的《小学生守则》8贫穷的中国农村困窘的中国城市低效的中国经济封闭的中国社会一、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9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林蕴辉《国史札记》10穷则思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解放国家二、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12(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进程(1)农民的自我解放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由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影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粮食产量极低,小岗村最好的年景每人每天9两粮食,收入0.11元;最差的一年每人每天2.8两粮食,收入0.04元。小岗村当时共有20户人家,115人,除了1户外,其他户每年都要外出讨饭。——《30年》这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中国当代的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号为GB54563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13(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进程(1)农民的自我解放(2)从农民的创造到国家决策①从实践到理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出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之父。1981年的冬天,杜润生主持起草了改变中国农村历史的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他创造性地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概念。②从局部到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闯一闯杜润生:试一试邓小平:看一看万里:顶一顶2.改革的分析(1)地位:经济改革突破口(2)原因:基本国情所决定(3)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实质及作用: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进程14151984年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人们用这样醒目的标语,表达着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认同16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7(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全国推广阶段(1984——1992)增强企业活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深化改革阶段(1992——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机制1.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扩大自主权厂长负责制18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泽民召开经济问题座谈会。意见一:有人认为改革有方向性错误,应该是计划取向,但是搞了市场取向,所以出了问题。意见二:吴敬琏等则强调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维护市场取向。(三)解放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990年——计划还是市场:中南海没有结论19◆包产到户姓“社”姓“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市场经济姓“社”姓“资”?思想界:姓社?姓资?人心惶惶……——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20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南方谈话中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21(三)解放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建立过程(1)提出:中共十四大(1992年)(2)入宪:全国人大修宪(1993年)(3)发展:十五大(1997年)2.特征P893.作用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加快现代化进程。22三十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那些变化?(1)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实现了从封闭和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变。(3)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人为本的伟大转变,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330067910281220362445177171795539593313651520940724953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194919561978198420012006194919521956196119781980198419982001200420062007表:建国后我国GDP总量变化(单位:亿元)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43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即:中国经济的长期高增长。如何解读这个“奇迹”,当下已经成了思想界的顶级课题。——2008年《南方周末》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5三十年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应汲取的教训又有哪些?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6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GDP至上,“含血量”过高,环境破坏触目惊心,资源浪费严重;2.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西部发展落后于东部发展;3.社会不公,“城乡差距是世界第一”,劳动者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社会歧视现象加剧;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74.民生问题严峻,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公共卫生步履维艰,住房保障几乎空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居民储蓄只好用于自保;5.公共财政投资方向问题很多,真正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较低,在世界各国中排在后面,导致民生难以好转,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并且拉大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赵慧珠《学习时报》三、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8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2、过程:由农村到城市,渐进的、探索的过程;3、内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农村和城市的生产关系;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5、成功的原因: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课堂小结:经济体制改革公务员面试热点:用理性的眼光审视阶梯电价利弊30当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看看过去,会帮助我们从被经验证明有效的办法中吸取力量。—周其仁(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31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