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解表中成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解表中成药一、概念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等作用,主治表证的中成药。二、适应证表证:指六淫等外感病邪初犯人体肌表而产生的一组综合症状。•其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等,•同时多伴有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等1、风寒表证;2、风热表证;3、表里同病4、正虚外感表证的二个特点:1、外感时邪;2、邪浅病轻;三、病因六淫(风邪)疠气(时行病毒)起居失常寒温失调正气不足,腠理不固疲劳过度外感病邪感冒(一般伤风):一般病程5~7天。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流感(时行感冒):常暴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突然恶寒、甚则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甚至导致死亡。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四、病机外感风邪时行疫毒口鼻皮毛腠理空虚卫气不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肺系症状肺卫失调正邪相搏全身症状感冒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其基本病机是外邪影响肺卫功能失调,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表热证主证:恶寒、头痛、身痛、鼻塞、喷嚏、流涕1.辨寒热虚实(1)恶寒重,发热轻,无汗----(2)恶寒重,发热轻,汗出----(3)恶寒轻,发热重,少汗或无汗,咽红肿痛---(4)易感冒,感冒主证兼体倦乏力,气短,脉浮无力----五、辨证要点风寒表实证风寒表虚证表虚证2.辨不同兼夹(结合不同时令辨证)(1)春季:多为风热;(2)夏季:多为风热夹暑湿;(3)秋季:多兼燥;(4)冬季:多为风寒,或外寒里热。五、辨证要点时行感冒——解表达邪、清热解毒风寒感冒——辛温解表暑湿感冒——清暑解表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六、感冒证型现代研究•现代研究提示:解表中成药具有发汗、解热、解肌、镇痛、抑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止咳、平喘、祛痰等作用,此外还有部分解表剂具有镇痛、镇静、解痉、抗惊厥、利尿等作用。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注意事项•解表中成药多用辛散轻扬之品,往往含有挥发油类活性成分,制备时不宜高温或长时间提取,最好采用先行提取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以保持较好的药效。---------解表中成药常见的剂型有合剂、口服液、糖浆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解表中成药服用时忌风寒,忌油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强调外感六淫初起,若及时运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则能早期治愈,防止传变。•风寒表证—辛温解表•风热表证—辛凉解表•表里同病—表里双解•正虚外感—扶正解表治法方剂与治法一、概念: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黄帝内经》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辨证病机治法方剂“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常用治法•《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寒温热清虚补单一治法(七法)汗+实泻吐消和(复合治法)下八法•八法学习要求:1、定义2、适应病证3、常用分类4、使用注意一汗法•1、定义: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如:感冒;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3、常用分类: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分类依据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4、使用注意:(1)辨清病邪的性质。(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3)兼顾兼挟病证。(4)不宜久煎。二吐法•1、定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2、适应证特点: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3、使用注意:(1)吐后调养脾胃。(2)止吐方法:A:冷稀饭、冷开水。B:姜汁。C:麝香一~二厘。三下法•1、定义: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2、适应证: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3、分类: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4、使用注意:(1)辨清病情之属性。(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四和法•1、定义: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和”有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和为圣度”《内经》“冲气以为和”《道德经》•2、和法包括“和解”、“调和”两类。•“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即《伤寒论》之“和解少阳”之治法。•“调和”:“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戴天章《广温疫论》•和法常用分类: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五温法•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2、适应证:里寒证寒从中生外寒直中•寒邪之来源及治法: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3、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4、使用注意:(1)“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内经》“以息相火,微微生火”(柯韵伯)(2)“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六清法•1、定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实热热证虚热经热:郁热:热毒:热结:散漫之热蓄聚之热热搏气血,腐败血肉---局部红肿热痛或见脓血热陷心包---心神病变,甚则神昏热实互结瘀热互结痰热互结水热互结3、常用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4、使用注意:(1)常配生津、益气之品。(2)“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七消法•1、定义: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消法与下法在适应病证方面的区别下法消法病位中下两焦全身病势急迫较缓病程短长正气状况正气损伤不明显邪实正虚•3、使用注意:(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八补法•1、定义: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1)虚证(2)正虚感邪•3、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4、使用注意:(1)辨清虚损证型,不可滥用补法。(2)应善用“通补”,不宜“呆补”。•八法运用要求:“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患者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症状一:?上述症状为何病何证处方3: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2剂处方1:麻黄18g杏仁12g桂枝9g炙甘草6g2剂处方2:麻黄9g杏仁9g桂枝9g炙甘草6g2剂针对上症选用最适宜方剂,如何调配(药名、剂量、特殊处理)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君:桂枝9臣:芍药9一散一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祛邪而不伤正,敛营而不留邪,表邪得解,营卫调和佐:生姜9一助桂枝解表散寒邪大枣4枚助芍药养血益营且能益气健脾使:炙甘草6一能和胃降逆止呕调和营卫补脾和胃调和药性【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阴外流汗营伤(营弱)(卫强)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卫中邪气盛卫外功能失职不能保护营阴正常情况下,营阴守内,为卫阳的基础;卫阳行于外,为营阴的护卫。病理情况下,出现卫失固守,营阴外泄的表虚自汗现象。桂枝汤病机示意图麻黄汤组成麻黄6g桂枝4g杏仁9g甘草3g主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配伍意义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臣)杏仁——降泄肺气,合麻黄增平喘之力(佐)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佐使)?1.为何麻黄为君,桂枝为臣?2.为何方中无反佐药与引经药?麻黄汤桂枝汤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虚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辛温解表方风寒感冒常用中成药名称用药特点问病要点午时茶颗粒九味羌活丸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第一节辛温解表类•辛温解表中成药适用于:由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涕、口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处方组成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生姜等为主。•常见的辛温解表中成药有小青龙合剂、九味羌活颗粒、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小青龙合剂(汤、颗粒)汉张仲景《伤寒论》方解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炙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温肺化饮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和营养血敛肺止咳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风寒水饮外寒内饮证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量多甚或喘咳不得平卧苔白滑脉浮紧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8.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9.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3.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治疗外感风寒:本品具有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功能,治疗外感风寒初起、肺寒咳嗽其效甚佳。2.止咳、解痉、平喘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合剂具有显著的止咳平喘作用。中医认为哮喘的病理关键是痰,小青龙合剂具有宣肺平喘、温化寒痰、逐饮镇咳的功效,凡患痰饮,因风寒激发者服用本品颇有良效,症见咳嗽痰多而稀,喘息干呕甚至吐清水,不渴,恶寒等症。本品可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和β受体,极大地加强应激反应,有利于哮喘的防治。药理作用3.抗过敏作用:放射性免疫吸附实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值及血中组织胺值均比服前降低,CAMP服药后显上升;用豚鼠皮肤被动过敏PCA反应试验,服药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润肺止咳的食物(1)梨梨,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民间常将梨子削皮后,将梨核掏出,放人川贝粉1~3克,隔水炖食,每日2次,每次1只。或选用已故名医蒲辅周的方法,用中药麻黄3~5克,捣碎或捶碎后放人梨心内蒸熟食用。(2)豆腐有清热润燥作用。《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3)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据近代药理试验观察,柿子确有祛痰和镇咳效果,且祛痰作用强于镇咳。(4)枇杷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滇南本草》云:“枇杷治咳嗽吐痰。”适宜热咳吐黄脓痰之人食用。(5)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6)冬瓜性凉,能消痰、清热。《滇南本草》中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凡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者,均宜选用冬瓜煨汤食用。1小青龙合剂国药准字Z13020278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2小青龙合剂国药准字Z21021080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3小青龙合剂国药准字Z2202

1 / 1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