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生物全国Ⅱ二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篇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攻略专题七-生物与环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专题七生物与环境[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2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年龄组成“S”型增长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竞争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次生初生分解者双向全球性、循环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力稳定性3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1)种群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微专题1种群与群落4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种群密度的2种估算法5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3)理清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①图示(注:“J”型增长――――→环境阻力“S”型增长)6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②K值与K/2值的应用7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③Nt=N0λt中“λ”解读8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界定4种种间关系9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10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界定群落的两种结构食物镶嵌11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3)从“4”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初)与次生演替(次)慢快人为12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题型一围绕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考查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能力1.(2019·四川宜宾二诊)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13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跳蝻活动能力弱,适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种群的数量,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D正确。答案A14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2019·全国卷Ⅰ,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5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16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A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在23h前,数量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且图中a、c曲线在早期重合,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答案D17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题型二围绕群落结构及演替考查生命观念及科学思维能力3.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草会逐渐消失,被树木取代B.某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的分布会因种间关系发生变化C.修剪整齐的草坪中不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D.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种类不发生改变18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群落演替中的取代是一种优势种的取代,在森林阶段树木比草更能争夺空间、资源等,但不会完全取而代之,草不会消失,A错误;动物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布可能会因为与其他动物竞争空间、食物等发生改变,B正确;修剪整齐的草坪中可能分布着苔藓等植物,存在垂直结构,同时由于湿度、光照等影响动植物分布,该草坪中也可能存在水平结构,C错误;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物种种类也可能发生改变,D错误。答案B19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4.某地发生了火山爆发,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该地变成了森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阶段比c阶段的生物种类丰富B.d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C.区别e、f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D.该群落演替的图形表示次生演替的过程20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c阶段比b阶段的生物种类丰富,A错误;d阶段的群落既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从火山爆发后的裸岩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错误。答案C21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微专题2生态调查实验整合22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1.四类生态调查实验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求平均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血细胞计数板23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实验误差及成因分析(1)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切记重捕后带标记者位于“分母”上,分母增大,估计值偏小,反之估计值偏大,如a.标志物脱落;b.被捕一次后,难以再次捕获;c.标志物影响动物活动,导致更易被捕获;d.调查期间有较多个体死亡或迁出。上述a~d中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大的有_______。而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小的有_______。a、bc、d24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样方法误差归纳①未做到_______取样。②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或“过稀”。③未对“多个”样方____________。④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_______,计左_______”,而是全部统计。(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误差归纳①未做到每天取样时间一致。②取样时未_______,而是从静置培养液上层或下层取样。③未能保证培养温度、pH等____________(填“自变量”“因变量”或“无关变量”)的一致性。随机取平均值不计下不计右振荡无关变量25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4)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①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光特性,如________(填“打开”或“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②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计数误差。③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XX,并记下其特征”)。未打开26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题型综合考查生态类调查实验及数据分析1.(2018·全国卷Ⅲ,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7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是异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利用黑光灯诱捕有趋光性的昆虫,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通过统计黑光灯诱捕的某种趋光性昆虫的数量,可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通过统计诱捕到的趋光性昆虫的种类数来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D正确。答案B28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2.(2017·全国卷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29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就是随机取样,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两种,计数时无需标记即可直接计数;若种群个体数量过少,则应适当增加样方面积。答案B30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3.(2019·全国卷Ⅲ,31)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解析(1)由题意可知,试管中该种群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a(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不再增加,因此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当种群数量为a/2(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2)该种菌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变空间和营养条件等会使其K值发生变化,培养基的体积变小,该种菌的K值也减小。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不变。答案(1)Sa/2(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32微专题1知识主线思维串联微专题2微专题3长句应答·满分突破(七)4.(2015·全国卷Ⅱ,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