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技术要点一、形态特征黄鳝体细长,近似圆筒形,前部浑圆,后部稍侧扁,尾尖而短,体表富有粘液,头大、吻尖。眼小,为皮膜所覆盖,侧上位,视觉不发达。喜趋阴避光。嗅觉和皮肤的触觉很灵敏,是摄食的主要感觉器官。黄鳝鳃退化,鳃丝很短,鳃盖在头下部合二为一,呈一横裂。口大,上颌稍突出,上下唇发达。口裂后方伸达眼的后缘。上下颌骨有细小的颌齿,具上咽齿和下咽齿。鳃3对,无鳃耙,鳃丝羽毛状,鳃孔较小,左右鳃孔在腹面合并为一。有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肠短,无盘曲。鳔已退化。心脏离头部较远,在鳃裂后约5厘米处。体光滑无鳞,侧线发达,稍向内凹。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成低皮褶,与尾鳍相连,尾鳍小。黄鳝体呈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二、生活习性黄鳝栖息习性的最大特点,是在水底泥沙中钻洞穴居。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和湖泊等水域的底层泥土中,也有在堤岸的孔隙中穴居,但深水和流水的场所很少有黄鳝生活。黄鳝用头部钻泥土,动作非常敏捷,瞬间即可钻入泥中。黄鳝在钻洞时不是将泥土排出洞外,而是直接钻入,因此看洞穴大小便知鳝体大小。黄鳝洞穴的深度一般离地面30厘米左右。其长为黄鳝体长的2.5~3.65倍.结构复杂,分洞口、前洞、中洞和后洞4部分。有时弯曲分叉。每个洞穴至少有两个出口,两口相距60~100厘米.其中一个出口在近水面处。作为进退通道.其他洞口为通气孔。因此在稻田捕捉黄鳝时,常扰动和破坏其中一孔,而在另一孔“守口待鳝”,常可一举而获。黄鳝眼退化.视觉失灵,喜欢黑暗,白天穴居洞中,夜晚或阴雨天离洞外出觅食。在水温较高的季节.白天也出洞呼吸和觅食。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最适温度为22~25C。当水温上升到15C以卜,就出洞觅食水温F降到lo(:以下.即停止摄食。开始钻进20~25厘米深的泥土中越冬,以度过严寒;夏季水温上升到30(’以上时。同样可以深入洞穴中渡夏。黄鳝鳃已相当退化,只有鳃耙的痕迹,不能在水中独立呼吸。但黄鳝有辅助呼吸器官,它的口腔、咽腔和皮肤表皮上布满子微血管,有辅助呼吸能力,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在浅水中,常竖直前半段身体,将吻伸出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和喉部,所以黄鳝喉部特别膨大。当闷闭在水中的时候,喉表皮也能在水中呼吸储存的空气。如果长时间不能将头部伸出水面进行呼吸,即使水中溶氧量很丰富,也会窒息而死。刚孵出的黄鳝幼苗,布满血管的胸鳍不停地扇动,成为幼苗的呼吸器官,长大后就自行退化。黄鳝在离开水体后,如保持皮肤湿润.也能存活很长时间。在潮湿阴凉的条件下长途运输1~3天,成活率达90%以上。三、食性黄鳝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食物.在自然条件F主要食各种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如摇蚊幼虫、飞蛾、水蚯蚓、大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类),也可捕食一些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螺蚌类。此外•兼食有机碎屑和丝状藻类。其食物组成中也有不少浮游植物如黄藻、绿藻、裸藻和硅藻等。在人工饲养情况F,可以投喂小鱼、小虾、螺蚬肉、蚯蚓、福寿螺肉、蝇蛆、黄粉虫以及各种动物内脏,也可投喂少最商品饲料。如麦麸皮、煮熟的麦粒、菜类.或投喂鳗鱼人工饲料。黄鳝也食浮萍、瓢莎等天然水生植物。黄鳝多在傍晚或夜间出外觅食,由干视觉不发达,觅食时多依靠鼻孔发达的嗅觉小褶,接收水中饵料生物散发出的微弱化学气味,以此探测饵料生物存在的位置。黄鳝的摄食方式为噬食及吞食,以口噬为主,食物不经咀嚼即吞下,若遇大型食物先以口咬住,并以旋转身体的办法将食物一一咬断,然后再吞食。黄鳝摄食动作迅速,捕食后。即以尾部迅速缩回洞内。黄鳝还能在穿穴时摄食土中的蚯蚓等土栖动物,亦嗜食陆生动物,夜晚常游近岸边甚至上岸觅食,当饵料缺乏时,也有大鳝吃小鳝的残食现象。黄鳝性贪食,在夏季活动旺盛时,摄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7左右。另外,黄鳝也较耐饥饿.长期不食,也不容易死亡,但体重日趋下降。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强,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改变其原来的食性。故在饲养初期要做好驯食工作,即投喂来源广、价格低、供应时间长、增肉率高的混合饲料。四、生长速度与年龄黄鳝的生长速度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另外,不同的地区其生长速度也有所差别。一般说来,在自然界中,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一龄(长了一年)黄鳝全长7.7~19.7厘米,体重1~8克;2龄全长19~30厘米,体重7~29克;3龄全长可达50厘米以上,体重50~100克;7龄全长达70厘米,体重500克左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生长较快。一龄全长为27~44厘米,体重达19~96克;二龄全长为45~60厘米,体重达74~270.5克。迄今为止,捕到的最大个体为体长85.o厘米,体重3600克:黄鳝年龄的鉴定方法,主要是检查椎体上的年轮数,即将黄鳝的内脏和肌肉剥离,通过观察椎体中央凹面的轮纹来确定,同时以耳石为对照,即将头部耳石取下磨片,在放大镜下数其年轮来确定。五、繁殖特性黄鳝的繁殖比较特殊,具有性递转现象。它从胚胎到第一次性成熟都为雌性,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进入雌雄同体阶段,即在同一鱼体的性腺中,同时存在着卵巢和精巢,但不具有繁殖能力,并逐步过渡到全部成为雄性。就整个黄鳝的种族来说,每年都有一批雌鳝出世,都有一批雌鳝产卵,此后雌鳝又全都变成雄鳝,雄鳝再与下一代雌鳝交配生殖,黄鳝就这样以独特的生殖特性,一代代地传宗接代下去。综合各地研究报道,在一般情况下,其性腺成熟年龄为一冬龄(过一个冬天),体长20厘米左右;2冬龄,体长30~40厘米的鳝鱼均为雌性;3冬龄,体长35~50厘米的鳝鱼,雌性约占60%,其余者已转为雄性;4冬龄,体长47~59厘米。雌鳝降至30%左右;5冬龄,体长50~70厘米,雌鳝降至12%;6冬龄,体长68~75厘米,已全部转化为雄鳝。黄鳝的生殖腺不对称,一般是左侧发达,右侧退化。繁殖季节卵巢发达,几乎可以充满整个腹腔,把肝等内脏器官向上挤到胸腔.透过腹壁,可以见到卵巢轮廓。黄鳝的怀卵量不大,绝对怀卵量300~800粒。个别可达1000多粒;相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6~8粒。绝对怀卵量随体长、体重的增长而增加。体长20厘米左右时,怀卵量200~400粒;30厘米左右时,300~500粒;40厘米左右时,400--。800粒。卵呈橙黄或浅黄色,比重比水大,无粒性,卵膜透明,内有油珠,卵径3.5~4.0毫米。黄鳝的生殖季节较长,在长江中F游地区生殖季节为5~9月。最盛期为6~7月,卵分批产n;。产卵场选择穴居洞口附近的田边稻丛间,或水生植物繁茂的地方。产卵前亲鳝先吐出泡沫,在洞口堆成浮巢,然后将卵产在泡沫之中,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浮于水面,黄鳝卵比水重•无粘性,卵径很大,在3.5--4.0毫米之间。卵子产出后.雄鳝便在上面排精。卵子的受精率很高,达95%~100%。当水温在30C左右时,约经150小时即能孵出仔鳝。产卵后雌鳝离洞而去,由雄鳝护卵。经lO天左右,卵黄囊消失•此时鳝苗体长已达20毫米左右,能自由觅食。雄鳝也完成护卵任务而离开鳝苗。六、黄鳝的饲养管理1、鳝池的建造鳝池可用砖石砌成,池壁、池底、池角等处用水泥砂浆或三合土色缝,石灰多的地方,也用三合土筑池。目前,常见的鳝池有三种。①自流换水养鳝池:其特点是80厘米深的鳝池底部比排水沟高,池呈长方形,面积3X4或3X5。②栖息和喂饵组合池:其特点是栖息与喂饵分开。③简便池:有些地方的鳝池墙基稍深,池底可不铺砖或石块,可降低建池成本。不管什么鳝池都要开一进水口、一排水涵洞和一个溢水口。进水口最好接一水槽,让水从水槽中跌落入池,这样注水时,一方面可曝气增氧。另一方面可防止黄鳝沿水口逃逸,在进水口的对方池,开一个排水涵洞,并在池面开一溢水口,各水口都要安装好拦鱼设施。池内也可用三分之一水面养殖水浮莲、水胡芦和绿萍等水生植物,并在池旁种南瓜等,池上搭架遮荫,为鳝鱼生长创造好生态条件。鳝池在放养前,应用生石灰清池消毒,一般按每亩池面积排干水后用生石灰50—60公斤,消毒后半个月左右才能放养鳝苗。家庭养殖黄鳝,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水塘等零星水面,将其改建成鳝鱼池。面积大、小均可,但要有水源,以便干旱时人工加水或换水。池深0.7—1米为宜。新建鱼池,最好选择避风向阳、近住宅、靠水源的清洁地方,面积约2—10平方米,以4—5平方米最好。无论那种鱼池,都必须不漏水。2、饲养管理①水源足水质好:黄鳝生长要求水质肥、清洁、深氧足,黄鳝是喜浅水和喜温性的动物,所以在早春季节,水位应控制在6厘米左右,以利水温上升。黄鳝体表有很多粘液。若贮养密度大,又不及时换水,粘液也会越积越多。这些粘液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热量,使水温明显升高,造成黄蟮死亡。因此,要做好换水工作,以保持水质清新,提高黄鳝食欲,加强饵料转化。换水是清除池塘污物、增加溶氧、保持水质清新的有效途径。投饵不宜太多,多了会腐烂发臭,使水质变坏,一般于投饵后1至2天需注换新水一次。生长期水深保持10至15厘米,并视天气变化调节水深。②注意水温的变化: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完成以上工作后,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种植上水生植物如慈菇、荸荠、芋头等。春季气温较低,有时还会出现“春寒”现象。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可暂时借用越冬用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盖膜保温,有条件的可用电灯或其它加温设施。夏季池内除种水生植物外,还可在池边种一些瓜豆、搭棚遮荫。冬季低温,要防寒、排干水,覆盖一层稻草,保持池温与土壤湿润。防止鳝鱼冻死,但在池内不要随意行走或堆压重物,以免压实地下孔道,造成通气孔堵塞,导致黄鳝窒息死亡。③加强巡逻观察:常注意观测水质、水温、池水深浅之变,凡是打雷下大雨时加强看管,防止洪水冲垮池子或鳝鱼翻池。④防毒防害:要防止有毒物质进入养鳝池内,池内不得放鹅、放鸭,以免吞食幼鳝,减少收益。⑤适当保持水层深度:一般10—15厘米深度为宜,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但不可超过20厘米。因为黄鳝对水温差反应较为敏感,一旦换水的温差超过3℃,黄鳝就可能患上感冒病而逐渐死亡。所以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一般措施是增建一个蓄水池,水经曝晒后再进行换水。换水次数应根据黄鳝的放养密度、投饵情况、气温等灵活掌握,时间一般以晴天中午为好。当气温较低时不用换水。气温升至15℃时,可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占总水量的1/4;气温升到20℃左右时,可每5天换水1次,每次可换水1/30要经常灌注新水,具体换水间隔时间,春秋季七天换一次,夏季三天换一次。换水次数也须因水源、黄鳝多少、水质情况而定。入冬之后,要排尽池水,只保持池土湿润。并在池土上覆盖一层6-8寸的稻草或其它杂草,以免池水冰冻,因池中无水,尤其要防猫、狗、鼠入池,吞食鳝鱼。⑥饵料的投喂:黄鳝有大吃小的凶残现象。因此,宜按大小规格分池饲喂。刚孵化4-5天的幼鳝,主要投喂水蚤、轮虫、新鲜鱼浆和藻类等,尤以水蚤最佳。以后可逐步喂蚯蚓、螺肉、蚕蛹等。投放饵料,用量视吃食情况灵活掌握,确保吃好而又不让残饵留下毒害水质。当体长达到6-8厘米即行分养。成鳝主要投喂蚯蚓、蝌蚪、小蛙、蝇蛆、小虾、蚕蛹、螺蚌肉等,也可喂一些下杂鱼浆或其它动物内脏等。尤以蚯蚓最佳,每5-6克鲜蚯蚓能增长1克鳝肉。也可喂一部分麦麸、米饭、瓜果、菜屑之类植物性饵料,今后要探索“混合饵料”喂料。喂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免幼鳝由于暴食引起病害。黄鳝昼伏夜出索食,开始宜每天下午4-5时或傍晚供饵,以后逐日提前投喂,约10—巧天驯饵,即可在每天上午9时或下午2时供饵,也可隔日供饵,以增加其食量。每日投饵量为鳝鱼总体量的6-7%,精料宜少,粗料宜多。分早晚两次喂养,投饵集中投在饵料台上。饵料台可用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