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2.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在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经过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洋务派苦心经营的中国新式陆海军完全溃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和日本半个世纪的格局。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丧失的权益:条约内容: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A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结束,朝鲜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桥梁)B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C赔款2亿两(清政府举借洋债,政治和经济上更依附帝国主义)D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增辟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方便日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倾销商品)3.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中华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解析: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制《四洲志。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指出根据这个规律,中国如果拒绝变革,就将被先进的西方民族所淘汰。(1898年正式出版)。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长沙战役D.南京定都解析:金田起义化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写作了具有朴素平等观念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天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1847年到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汇合,共同订定了《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成为太平军的军纪。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没,建号太平天国。3月,在东乡宣布称天王。9月攻克永安后驻扎半年,进行封王建制和整顿军纪等工作。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位太平天国首都。5.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带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A.洪秀全B.洪仁玕C.石达开D.李秀成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6.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B)A.曾国藩B.奕诉C.李鸿章D.张之洞解析: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封建统治阶级中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恭亲王奕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䜣、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也有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在内。7.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机关是(C)A.江南制造总局B.京师同文馆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解析:同上8.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D)A.《新学伪经考》B.《人类公理》C.《仁学》D.《变法通义》解析: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第一,向皇帝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康有为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梁启超著——《变法通义》;谭嗣同著——《仁学》;严复翻译——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进化与理论》的前两篇,汉译名《天演论》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第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最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湘报》。重要学堂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9.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B)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国会请愿运动D.保路运动解析:首先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这是他们的阶级属性。其次维新变法的目的通过改革使中国走上资产阶级道路,发展资本主义。最后阶级属性决定阶级目标。任何改革都要看他们的领导阶级,改革或革命的性质通常领导阶级的性质决定。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最早运动。10.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解析:1894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1903年到1904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1906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11.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C)A.要不要打倒列强B.要不要实行共和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解析:与保皇派论战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7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保皇派认为革命会导致瓜分内乱,用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分险境,避免瓜分必须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不逮”没有做“共和国民”的资格,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由清政府实行十年的开明专制,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C要不要平均地权,梁启超等人认为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冲破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革命阵营。12.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是(A)A.《民报》B.《新民丛报》C.《时务报》D.《国闻报》解析: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13.1911年,标志辛亥革命达到高潮的起义是(D)A.惠州起义B.河口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解析:由于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联合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三天之内,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14.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于1914年5月炮制了(B)A.《戒严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暂行新刑律》解析:解析:袁世凯加紧了独裁的步骤。1913年10月,袁世凯以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0日,就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使国会法定人数不足,无法开会;1914年1月10日,解散作为民主共和制度标志的议会,并停办地方自治;随后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代替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破坏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最后一点象征。《约法》中规定改内阁制为总统制,立法院在总统统辖之下,参政院由总统直接任命,12月,更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以无限期连任,为复辟帝制做准备;并与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作为日本政府对其复辟的支持;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宣布改年号为中华帝国。15.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解析:反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1913年7月,史称赣宁之役)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7月中旬,孙中山率部分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