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挑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次贷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挑战安国俊1安国勇2王峰娟3(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732;2.北京大学,北京100871;3.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37)内容摘要: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作为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直接后果,一些商业银行和国际投资银行因流动性问题已经或即将面临倒闭风险,这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股票市值,进一步加剧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次贷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次贷危机银行流动性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自2007年8月份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全球银行体系乃至金融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稳定性报告”中指出,全球金融市场继续表现疲弱,系统性风险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好转,并警告说这场始于美国房价暴跌的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贷损失万亿美元。报告认为,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后,美国住房市场调整仍未见底,而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却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更为艰难。美国逾期未还款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数量正快速增加,房价则持续下跌,这表明住房市场尚未见底,信贷恶化的现象甚至正向优质抵押贷款领域蔓延。随着近期美国第二大房屋信贷银行因次贷危机倒闭,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英国最大储蓄银行出现挤兑风波,美国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互银行倒闭、美国AIG公司破产等事件频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持续,全球经济面临下滑风险,全球央行被迫采用对金融机构注资和降息的方式联合救市。次贷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一、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与银行业流动性危机作为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直接后果,银行和证券公司动用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减值准备,而这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盈利和股票市值。与此同时,几家全球巨型银行和证券公司承受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冲击,数十家银行被迫对其持有的资产进行价值重估。截至2008年8月末,美国“次贷”危机已使全球金融机构亏损达5100亿美元,尽管通过各种方式补充资本金3523亿美元,但严重恶化的经济和信用环境仍导致美国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持续下降。美联储数据显示,2008年1~6月,联储保险体系中金融机构收稿日期:2008-10–15,刊登于《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第12期。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编号20080430486)。作者简介:安国俊,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债券市场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市场效率与稳定性。E-mail:guojun.an@163.com;安国勇,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银行改革。王峰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集团财务管理研究。放贷意愿累计下降13%,信用紧缩程度进一步加剧。1、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流动性危机。从实践看,亚洲金融危机中,绝大多数受影响严重的国家首先都是经历了一个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然后才是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比例的急剧上升和银行体系的崩溃。尽管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资产价格的倒塌确实对于银行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银行资产中的房地产类资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对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影响做一些分析。从理论上讲,房地产的周期循环不一定伴随着银行业危机,银行业危机也不一定伴随着房地产周期性的循环。但无论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有很多的事例说明这两种经济现象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实际经济发展对银行的依靠程度取决于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的作用大小。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将会通过减少银行持有的房地产的价值来直接减少银行的资本,同时也减少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的价值并可能导致贷款的拖欠,这又进一步减少银行的资本,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另外,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使得房地产贷款的期望风险增加了。所有这些因素将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供给量。同时,面对银行资本减少的情况,监管当局可能要提高资本充足要求,对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实行更严格的限制性条款,对该行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也会提高4。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减少向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供给而且进一步打压了房地产的价格,使得银行的资产价值进一步下降,流动性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可能爆发危机。以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和银行流动性相互作用关系的概念性框架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在美国、日本、瑞典和泰国等国家出现的房地产市场繁荣、萧条伴随的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资产估价偏高的房地产和证券抵押形式提供的贷款偏离了真实价值,形成巨大的“泡沫”5。泡沫的形成,从微观层次上说,与过度投机有很大关系(吴敬琏,1997)。一旦经济出现波动,资产价格下降时,银行业的信贷资产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自我实现的机制会传导到资产市场,使价格水平进一步恶化。前面已经论述过,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与银行的信贷资产之间具有相互放大的效应。在经济增长较快的环境中,多数借款人都具有暂时性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银行的信贷资产潜在的危机被“虚增”的价值掩盖起来,如果这种虚增的价值突然下降,风险就很容易转化为现实的危机。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在银行业危机发生之前都经历了信贷资产的过快增长,而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信贷抵押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芬兰从1991年以后有3家银行由于大量呆账贷款以及其在股票市场投资的失误而破产。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银行业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地价和股价泡沫引起的6。泰国在危机前30%的商业银行贷款流入房地产部门,从1989年到1996年的七年间发放的住房贷款从1000亿泰铢增加到4000亿泰铢,增加了3倍多。从1996年到1997年股价和地价跌幅分别接近60%和30%,造成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比例达到18%,其中有一半来自房地产部门。4比如,2004年4月2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5《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引用著名经济学家,前美国经济学会会长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的话重新定义泡沫经济:“泡沫状态这个名词,随便一点说,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通常繁荣的时间要比泡沫的状态长些,价格、生产和利润的上升也比较温和一些。以后也许接着就是以暴跌(或恐慌)形式出现的危机,或者以繁荣的逐渐消退告终而不发生危机。”《辞海》(1999年版)对此进行较为准确的解释,“泡沫经济虚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6具体的数据参见秋本英明(日):《危机与变革—日本金融危机陷入困境的原因、现状及对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2期。220世纪香港的几次银行业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有关。60年代初期香港房地产业进入建筑高潮,1961年到1965年的四年间,香港银行在房地产部门的贷款在各类贷款中所占比重最大,相反银行的平均流动资产比例却从34.3%下降到27.6%。1965年房地产价格暴跌,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清偿风险迅速积累并爆发。90年代初瑞典银行的危机也与房地产泡沫破灭有关。在瑞典的银行中房地产和住房抵押贷款占的比重很大,当时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短期下降了达50%,直接造成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通过对经历过资产泡沫破灭的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产基本面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制度建设、经济增长加速和货币升值.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原因包括金融自由化、政府隐性担保等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金融部门和企业过渡涉入风险如日本、挪威、墨西哥、泰国,投机资本流入,主要是资本项目全面开放后短期资本流入,如挪威、墨西哥、泰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如日本。2、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传递机制。市场的价格波动不利于银行保持流动性,原因在于这种波动使银行的资产收益波动不定,从而使银行承担了流动性危机的压力。实际上,银行除了流动性危机可以进行传播和扩散之外,在银行资产方面引起的危机也可以进行传播和扩散,形成为行业的系统性危机。对银行资产引起危机的机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银行的信贷资产面临着无法到期偿还对银行带来的风险,以及这样的风险如何传导到银行体系。这一点实际上与银行的客户状况,更准确说是与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也与银行与客户之间契约的类型有关。同时这种危机必定会通过如下几条途径进行传导:一是通过银行间市场向其他银行传导,进而波及整个银行体系;许多银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其他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资金拆借,广泛的衍生交易对手方交易,及多样的支付、清算和结算活动,银行间的风险得以广泛传播。如果市场大幅波动则会导致某些银行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对并其他银行产生某种溢出效应。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尽管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已逐渐降低了对发达国家银行跨境融资的依赖,但是授信额度的缩减仍会对这些银行产生显著影响。在这些国家中金融脱媒已迫使许多这类银行更多地依赖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拆借融资。二是通过银行资产市场进行传导。在一个资产市场发达的经济中,这种传导会对银行资产市场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说,如果银行的这部分信贷资产面临受损的风险,则市场价格肯定下降,进一步恶化了该市场的价格体系;三是通过银行信贷的抵押品市场传导。比如抵押品是有价证券或房地产,则如果信贷资产出现问题,银行将变卖抵押物,造成这部分抵押物市场价格下跌。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极好的例证。对银行而言,来自其他银行状况恶化的最大挑战是接踵而至的信心危机。这在过去数月中已被证明,在市场状况恶化的情况下银行间资金拆借价差大幅波动,且大银行不愿意给中小银行提供拆借资金。中央银行流动性注入的措施有助于降低这些价差,但是倘若这种价差反弹或继续扩大并长期保持这一状况,则资金成本的增加将挤压许多银行的利润,最终可能迫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或是出售那些投资利润率下降的资产,而减债则会对其余经济体产生更进一步的溢出效应。另外,银行作为衍生工具交易对手和流动性工具的提供者,在结构性投资工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市场的发展,考虑到结构性投资工具对于货币市场融资、结构性融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均较为重要,加强结构性投资工具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十分重要。二、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挑战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影响全球市场的金融危机。此次以房地产衰退为核心的次贷危机,除冲击金融市场,给相关资产和有关机构造成直接损失外,其影响还涉及实体经济层面,打击消费,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目前美国经济面临巨额双赤字--经常账户赤字、巨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内储蓄缺口。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放缓日趋严重,房地产泡沫破灭,各大银行面临亏损,全球股价也大幅下挫,且发生联动,相互传导效应明显增强,并可能引爆更大范围金融危机。1、次贷危机主要原因。归根结底,美国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产市场泡沫破灭、经济大幅放缓所引爆的,像花旗、德意志银行、汇丰等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国际化银行均在本次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那么,全球风险管理技术的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