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第一学年就业指导课结课论文题目: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学院: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2012年1月9日摘要在高等教育已进人普及阶段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开展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迫在眉睫。通过对大学生现存的职业规划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包括根据个人特质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了解职业需求。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分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1.1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通过与组织的结合,根据主客观条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和总结,尤其是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价值观、特长、经历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个职业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例如,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计划与行动。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都应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职业的探索阶段,这一职业探索阶段对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2.1缺乏科学的自我认识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便是自我认知,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知,自我认知是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在自我分析这一环节中,必须清楚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特质,“即要客观而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周围的环境,避免在对自己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自我是使本人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技能、社会经历等个人的基本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等特点,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1]能够知己之所长、知己之所短、知己之所能、知己之所不能,这也是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到适合自己职业的前提。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大多数学生都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重要意义。但是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不能盲目进行的,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便是对自我的认知,这个自我认知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而是在深层次,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素质、自身的优劣势等的认知度。这些问题说明,学生犹豫缺少对自我认识的分析,不能从全面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价,这也就会造成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或产生好高骛远的自大心理或者失去信心、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这些都不能使他们在主客观很好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目标的确定。2.2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不够重视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期,但是多数学生从未认真的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然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教育体制从以前的“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变得愈来愈困难,想要找到一份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专业对口的工作十分困难。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生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越来越现实,哪里的待遇高就去哪里,找工作很少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因素结合在一起。相应地导致了很多人在找到工作岗位后,时间不长又频繁“跳槽”。由此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淡薄不无关系。2.3社会实践环节薄弱致使对职业需求认识不足在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对相关职业环境的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职业环境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目前,由于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对外界职业环境的认识,导致学习缺乏针对性。在进入职业选择阶段时,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不利于职业生涯的成功实现。事实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对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科学的环境分析基础之上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对自己向往的职业却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只是将目光瞄准大城市、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等福利高、待遇好、地位高的单位。在就业取向上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没有兴趣。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互联网或者是就业指导教师,没有切身深入到社会中,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整体缺乏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不了解相关的职业需求,在职业选择上普遍具有盲目性。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就业亦是如此。因此,大学生就业时要早做准备,为日后的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成功的第一步,是大学生成功自己人生目标的关键一环,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确定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预定的目标。(1)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成功机会的砝码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其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计划性和指向性,因为有了完整的规划和明确的目的,就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而且有利于正确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而降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撞大运现象的发生几率。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的这种计划性与目的性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树立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职业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成功就业增加成功的砝码。(2)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不能被作为价值主体的他人或社会接受时便是潜在的价值,而当这种价值为他人或社会接受时便是现实的价值。大学生的价值亦是如此,而大学生的价值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要通过各种条件才能得以实现的。而成功就业就是大学生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桥梁,如前所述,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重要的砝码,是大学生科学的规划自己,树立正确就业观的的关键,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价值实现的前提。(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学生就业、择业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清晰的职业认知和明确的职业选择目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效果也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3.2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于社会的意义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高等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会使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变得更为现实,就业手段更加丰富,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这些都将大大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有力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同时,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人能力与职业特质的匹配,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4.1根据个人特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扬长避短,要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个人兴趣、能力特长与职业生涯的关系,概括的说,“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常有稳定、主动、持久等特征。”[3]如果一个人对一份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积极的投身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中往往就容易做出成绩。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兴趣,那么他就不可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往往也就很难取得工作上的成功。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感兴趣时,即便工作本身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他也会感到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一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4]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那么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一小部分,而且容易疲倦。众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职业兴趣与成功几率是成正比的。兴趣越大,成功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务必正确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等特征,重视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阶段会对某一专业进行深入研究,熟练掌握所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每个专业都有一定培养目标和毕业以后的职业方向,这是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的基本依据。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具备的某专业方面的特长,如果职业生涯规划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适应新岗位所带来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自己的社会价值很难实现。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深入,广博,除了要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突破专业局限,拓宽知识面,尽可能多的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岗位的多方面需要。能力特长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特征。按照自己的能力特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因为任何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个人能力,不同职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能力特长对职业的选择起着筛选作用,是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职业的先决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当然,知识多、学历高不一定能力强,大学生切不可以把学历的高低作为评价能力高低的标准。大学生应在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特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4.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了解职业需求“职业的选择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行业应运而生,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把社会需求作为规划职业生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之余,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有针对性的参加社会时间,深入到企业、事业单位中,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路线,设定比较科学的职业目标,并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蓝邱勇.试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2)[2]李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系统分析[J].文教资料,2008(17);[3]张文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涉及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4).[4]陈桂川.兴趣与职业生涯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5]王晨.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