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浣溪沙龙泉中学武一帆导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走进作者背景介绍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整体感知品析诗意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拟声词,形容雨声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谁说人老了,不可能重又青春年少?门前兰溪流淌的河水还能向西倒流呢.因此,根本就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息,说什么岁月无情,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理解诗意谁来试一试?1、概括上,下阕的内容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深入品析2、上阕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图画?这幅画面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答:山脚下刚刚长出的兰草嫩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间沙石小路洁净无泥。傍晚时分,细雨潇潇中杜鹃阵阵啼鸣。画面清新,充满生机。为下文抒写乐观情怀作铺垫。3、有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潇潇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有何表达作用?答: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精神。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答: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怀。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暮雨萧萧子规轻啼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归纳整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C当堂检测2.“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3.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那四个画面。兰芽浸溪,沙路无泥,萧萧暮雨,子规暮啼4.“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5.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6.《浣溪沙》中写眼前景色,描绘出三个画面的句子是,,。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学诗心得:一、反复朗读,体会感情;二、读景组画,情景交融;二、抓关键词,品味语言;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