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河口环境质量研究与生态风险评估作者:乔磊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于文金.邹欣庆.YUWen-jin.ZOUXin-Qing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地球化学2007,36(4)河口地区潮滩是重金属重要的汇.测定了灌河口(燕尾港)潮滩高中低滩的33个表面样粒度、重金属数据,研究了4根柱状样的重金属和粒度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富集指数法等评价指标,对灌河口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和印证.分析结果显示,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的分布主要受水动力影响,特别是受粘土分布的控制.Cd与粒径Ф值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只有0.099,而与粘土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Hg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其含量随着距离河口距离的加大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其他元素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重金属元素Zn、Pb、Cu、Hg含量变化走势基本相同,用Li作归一化标准元素归一化后,所有重金属元素的归一化值变化波动范围均比重金属含量值明显收窄,波峰和波谷有后延的趋势.灌河口滩涂总体重金属环境尚可,但存在一定程度的Hg、Cu污染富集.柱状样Hg、Cu的地累积污染指数总体上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2.学位论文王向琴海南岛河口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2008河口和海湾地区,由于海陆相互作用活跃,对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敏感。因而,该区域的环境演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存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海域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行为与区域内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以位于海南岛东西海岸的两大河口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基础上,剖析了近几十年来两大河口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通过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变化、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质量评价等,对昌化江河口与万泉河河口现代沉积环境变化、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综合分析,提取了其受人类影响的信息指标,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1)万泉河河口沉积柱中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空间分异趋势比较大,而吕化江河口沉积柱中的重金属空间分异趋势小。在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Hg和As等含量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河口间沉积物组成的较大差异,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获得了不同元素在吕化江河口与万泉河河口沉积柱中相应的富集组分。万泉河口沉积柱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在各层没有显著差异,每一种重金属在各层具有相同的米源特征;昌化江河口Pb、As在各层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在各层具有相同的来源特征;Cr、Zn、Cu具有显著差异,它们在各层具有不同的来源。万泉河口沉积柱中各种重金属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吕化江河口几乎所有重金属元素与有机碳之间都有强烈的相关性。(2)通过研究昌化江河口与万泉河河口沉积柱重金属元素沉积特征,对该河口沉积环境变化、人为活动的影响及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历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反演。1975年以前可以看作是昌化江河口环境演变的一个背景值,该阶段的重金属含量较轻;1975年至1990年左右昌化江流域工农业迅猛发展,但各项治污措施和保护措施不当导致环境恶化,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各项治污措施的制定和制度的不断完善,1990年至1995年间昌化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995年至今是昌化江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时期,该时期昌化江流域人口增加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江河,再加上河流上游原始森林被经济林取代,流域环境急剧恶化,河流自净能力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急剧升高。在万泉河河口,1987-1998年,人类活动强度比较稳定,水动力条件稳定,重金属输入量比较小;2000-2002年,亚洲博鳌经济论坛成立带来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许多小型企业从万泉河流域迁出,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大,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呈减轻趋势;2002-2006年,各重金属(除Hg以外)和有机C含量又趋于上升并达到稳定,并在表层趋于富集。(3)对两个河口沉积动力环境进行比较。得出水动力较强的万泉河河口,元素的迁移与运动比较强烈,元素的含量变化也就会较为复杂;昌化江河口处于水动力环境较弱地带,因而沉积柱各个层位重金属的含量相对于万泉河口沉积柱中重金属含量来说都较高,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异趋势比较简单。(4)对比元素的区域土壤背景和地球化学分区图,在万泉河口所在的区域上,富含Sr和P;而在昌化江河口所在的区域上,富含Cu、As、Pb、Zn、Y等重金属。因此可知,两个河口重金属来源都具有陆源效应。(5)昌化江河口沉积柱中经Al标准化后的Pb的垂直分异复杂,经分析表明其来源于大气沉降;大气干湿沉降对两个河口其他重金属累积的直接贡献微乎其微;(6)昌化江河口与万泉河河口具有不同的气候。对Ba、Rb而言,其物源效应大于气候效应。而从西向东丰度趋于升高的一些元素,如稀土元素Y、La等,在两个河口沉积物中相对富集,显示了元素的气候效应;(7)昌化江河口沉积柱中有机碳在重金属沉积过程中起吸附的作用,它们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万泉河口沉积柱中整个沉积层均是泥沙质,虽然有机C含量较高,但是没有和重金属表现山强烈的相关性。(8)昌化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水进入河流,因而污染比较严重,昌化江河口沉积柱中每一种有毒重金属的人为影响因子(AF)值都大于万泉河河口沉积柱中重金属的人为影响因子。(9)对比两个河口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的同步沉积情况,两个河口各种重金属浓度组成十分相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经检验,两个河口的各种重金属米源具有明显差异,尽管万泉河口的沉积速率比较快,却对重金属的含量贡献不大。3.期刊论文周秀艳.王恩德.朱恩静辽东湾河口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环境化学2004,23(3)通过对辽东湾诸河口底泥中铅、锌、铜、镉等的分析,发现辽东湾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Cd,Zn,Pb,其中,Cd平均含量为1.155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Zn平均含量为105.277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认为辽东湾西北及北部河口底质污染严重,葫芦岛市五里河桥下>大凌河口北>辽河口>双台子河口等处.与历史资料相比,4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有显著提高.4.期刊论文陈颖.袁旭音.CHENYing.YUANXu-yin河口湿地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对外源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8,22(4)通过向不同腐殖酸含量的河口湿地沉积物添加人工配制的重金属污染海水,测定污染后沉积物的重金属总量与形态分布,以研究不同腐殖酸含量条件下外源重金属在水-沉积物系统中的转化.结果表明,腐殖酸含量对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吸收量和形态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对酸可提取态与可还原态.但是不同重金属之间有一定差别,腐殖酸含量对Cu,Pb的作用较明显,而对Zn,Cd的影响较小.此外,由于河口湿地沉积物处于较高盐度的环境,海水中的离子浓度影响有机质与金属的络合反应,因此与土壤相比,河口湿地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有所不同.5.学位论文陈颖河口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及影响因子研究2008由于河口的特殊地理环境,重金属易在河口湿地沉积物中富集和转化,进而对河口生物和人类产生严重危害。本文选取两个典型河口湿地,开展了现场取样调查和室内模拟,比较不同类型河口湿地的重金属污染规律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子,以探讨重金属污染在两类河口可能产生的不同的环境效应。两类河口湿地重金属污染水平对比研究发现,长江河口重金属沿程变化波动较大,呈现出离海较近的样点元素浓度较低,离海较远的样点元素浓度则普遍要高的趋势。两个河口湿地都存在极严重的Cd污染,Cu、Pb和Zn也已存在一定的污染。九龙江河口湿地的污染程度要高于长江河口湿地。赋存形态对比分析表明:两个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残渣态是重金属的主要赋存形态,对植物影响较小。九龙江河口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也有着相对较高的比例,可还原态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有机质和上覆水盐度是两个河口重金属形态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有机质含量有利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累积,其活性成分腐殖酸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明显,但能减少重金属在酸可提取态的赋存。九龙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远大于长江口,可能更有利于重金属的累积和向稳定态的转化,易成为重金属的汇。盐度对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化学性质相对活跃的重金属前三种形态影响较大,而对残渣态影响较小,导致靠口门区域重金属污染水平相对较低。6.期刊论文车越.何青.林卫青高浊度河口颗粒态重金属对泥沙运动的指示作用-水利学报2003,(1)作者根据1994年6月长江口、杭州湾的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这类高浊度河口颗粒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长江口和杭州湾内,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Cd分布特征相似,尤其在杭州湾中部水域,二者重金属含量呈趋同的态势.细颗粒泥沙是颗粒态重金属的主要载体.在高浊度河口,动力沉积过程为控制颗粒态重金属分布和输移的主要因子,颗粒态重金属的分布对泥沙运动具有指示作用,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反映了长江口泥沙向杭州湾输移的事实.7.学位论文吕相龙珠江河口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2006河流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质量。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土壤中或空气中的重金属由于雨水冲刷最终进入水体等,严重影响着人类及其它生物的健康与生存。本文选取了珠江河口八大入海口门为调查对象,于2005年3月~2006年2月进行现场采集水样,实测了水环境中9种溶解态重金属(Pb、Cu、Cd、Zn、Ni、Co、Cr6+、Hg、As)含量、6种悬浮态重金属(Pb、Cu、Cd、Zn、Ni、Co)含量、pH值、Cl-等资料,对重金属元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统计数据进行结合,分析各个采样断面的主要影响因子及主要污染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污染程度的综合得分、同国内外河流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对比,评价珠江河口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后,对悬浮态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持续一年的珠江河口重金属污染的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顺利结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口门pH值平均分布在7.5~8.0之间,水体呈弱碱性,有利于水中重金属从溶解态向颗粒态转变。但是,pH值和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pH值不是控制珠江河口重金属形态转变的主要因素。(2)溶解态重金属平均含量的顺序为:Zn>Cu>Ni>Cr6+>As>Pb>Cd>Co>Hg;Cd、Ni在丰水期含量较低,枯水期相对升高,其它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不显著。(3)悬浮态重金属含量比溶解态重金属稳定,更能代表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其平均含量顺序为:Zn>Ni>Cu>Co>Pb>Cd,Ni、Co的次序较溶解态重金属前移,可能是由于悬浮物颗粒中铁、锰氧化物,或腐殖质等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u、Zn、Ni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显著,Cd、Co、Pb丰水期含量较低、枯水期相对升高的季节变化特征。(4)枯水期盐度变化幅度较大,与悬浮物含量、悬浮态重金属含量均呈负相关性,它一方面使悬浮物发生絮凝而向河底沉淀变成表层沉积物,另一方面提高了难解态重金属的溶解度,以及主要阳离子竞争吸附和阴离子络合作用使得金属向溶液相中迁移,而使溶解态重金属含量相对增大。(5)沿江13个地市的工业采掘业、金属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工业废水排放的重金属是珠江河口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As、Hg还受工业废气面源污染的影响。(6)溶解态重金属平均含量中Hg超标,与其它河流相比,溶解态重金属Cu、Zn含量稍高,应加强Hg、Cu、Zn元素的污染源控制。目前国内外无悬浮态重金属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