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新课指南1.知识和能力: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习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技巧;学习详略得当的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过程和方法:仔细揣摩本文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无限怀念之情。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萧红(1911—1942)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走近作者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共创作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1部,书信收集到的现有1400多封,还有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总共400万字。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印成33部单行本,共250万字以上。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共100余万字。鲁迅先生爱护青年、支持革命、童心未泯、体恤他人、博学广识、幽默风趣······1914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览会会员合影。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在一起。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和青年在一起。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爱民爱子爱国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来电吊唁。22日,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献民族魂的旗子,安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题署墓碑。鲁迅遗容上海鲁迅公园墓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文题背景1.文题阐释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2.创作背景文题背景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文章主旨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整体感知笑声是明朗的走路很轻捷不大注意别人的衣裳热心待客病中静卧阖然长逝拼命工作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重难点探究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语言朴实。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详写四件,略写三件。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1.语言风格详略得当。七件琐事,详写四件,略写三件。2.写作技法(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谈)思考:1、文中描写了鲁迅的哪些生活片段?2、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思考:布置作业: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真君子》为题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附推荐作品: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林语堂《悼鲁迅》孙伏园《忆鲁迅先生》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周作人《关于鲁迅》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唐弢《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