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王梅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传播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财经院校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2006年9月进入东华大学,现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其发表专著与合著3部,教材副主编与参编3部,学术论文20余篇。二、内容概述总体而言,《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这本书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详细来看,全书共有七章,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书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为书中五、六、七三章,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的比较以及对舆论监督案例的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通读全文后,我发现作者其实着重在理论上、观念上倡扬舆论监督的价值意义,并且希望能够促进民众的舆论监督意识,使舆论监督提升为一种文化力量,成为人类在追求全面自由发展过程中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通向社会正义的一座桥梁。可以说,这是一本视野开阔、观念开放、具有强烈现实责任意识的理论著作。三、我对本书的三点印象之所以选择《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这本书来读,是因为我的毕业论文选题跟其有一定的联系,能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我利用一星期的时间把该书看了一遍,边看边摘抄作者的重要理论,并对他提出的观点加以梳理和解读。读完《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的书,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让我想起了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曾提出的“有思想的学术”这个标准。所谓“有思想的学术”,是一种活的来自社会实践并针对社会实践的学问,而不是纯粹来自书斋的干巴巴的理论公式。我认为这本书符合这个标准,因为书中除了作者观点的论述以外,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比如第七章中的孙志刚事件、南京冠生园事件、“长洲戒毒所案”、“夫妻看黄碟案”等等。同时,书中的观点或理论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学术层面的理论探讨,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对它的第二点印象是,这是一本有中国特色的著作。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体会呢?因为《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一书,不仅联系了中国的实际,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的文化背景上,由此出发再去探索具有人类性的普遍的价值。比如本书的第二章,重点论述的是现代的多样平等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观念,但却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背景进行论述,使人读起来不会感到理论的冰冷与生硬。第三点印象是,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创新性。这里我所说的“创新性”,指的是作者研究思路的创新。本书力图结合中国舆论监督的现实和社会观念的现实来谈论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前景,并且从哲学、政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努力赋予舆论监督文化的内涵。无论在总体结构还是在精神视野上都有作者独到的探索和发现,我在字里行间,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热爱生活、渴望人类文明进步的拳拳之心。尤其是作者坚定地把舆论监督拉出新闻的范围,把研究的视角拓宽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这个精神文化层面,也就使舆论监督的意义跳出了专业范围,成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因此,本书的研究思路也为舆论监督的研究和新闻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使人们从技术工具的视野走进了文明的视野。四、引发的个人思考从本书中作者的论述,我了解到舆论监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阳光,它可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关系,对于提高公民民主意识,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里针对作者的观点,我又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认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和威慑力毋庸置疑,但无论从监督的外部环境,还是从监督(传媒及新闻从业者)自身方面来说,都还远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舆论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保护,舆论监督机制不健全舆论监督作为我国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但目前舆论监督实际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窘态。我国2000余家公开发行的报纸,近8000家期刊、3000多家电视台、1000多家广播电台实行着没有新闻“成文法”作保证的经营模式。同时,被监督机关缺乏相对的常设机构和一套科学规范的应对措施,只能被动做出反应,态度消极,更有甚者对民意进行压制。由于舆论监督缺乏对媒体侵权等方面的明确界定,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公众、媒体和监督对象之间纠纷不断,而记者在报道事件时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新闻从业者素质不高,引发了不少新闻纠纷事件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不高,新闻稿件、电视节目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舆论界“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思想宣传上曲意逢迎,成果业绩上虚报浮夸,剖析结论上夸大其辞、歪曲事实、虚假报导,更有恶意攻击的,这些失真的现象给大众传媒带来极坏的影响,也遭致人民群众的反感。另外,很多记者在采访中随心所欲,乱用权力,把采访对象搞得人心惶惶,产生负面效应,这也是其社会责任感不强的体现。第二,业务能力素质不高。作为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如写作外,还应具备法律、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很多新闻报道采访不深入,视角偏差;有的老旧俗气,缺乏新鲜感;有的新闻则不伦不类,逻辑混乱,不知所云。3、监督对象抵触情绪高涨,舆论监督工作困难重重长期以来,很多人,尤其是有些党政领导人在观念上对舆论监督存在着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舆论监督是揭短,担心揭露社会阴暗面,一会影响社会稳定,引发群众不满情绪,造成社会动荡;二会影响自己的政绩,使地方领导脸上无光,而且会给地方形象抹黑,影响招商引资,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对舆论监督的问题极力掩饰,不敢曝光,更有甚者,对记者等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和威逼利诱,使得舆论监督困难重重。4、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监督力度还不够舆论监督的力度一方面表现在数量上,足够的数量是形成较强力度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表现在监督的层次上,监督层次高,力度则强大,监督层次低,力度则显小。在2008年底,我国网民就已达2.98亿人,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虽然网站所有权的分散使其成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成为充分表达民意的地方,但实际上,除某些官方网站外,大多民间网站所能起到的作用远远不足。尽管这些民间网站也披露和评论社会现象,却因为远离权力中心而难以引起政府高层关注。此外,我国互联网的规范管理不到位,网络上真假难辨,参与者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政府通常只把其当成个人发泄怨气的地方,除非有其它有权威性的媒体介入证实并深入调查,否则很难促进事件的解决和政策的出台。也就是说网络尚不完全具备独立行使舆论监督的能力。为使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针对其错综复杂的问题,我认为要多角度地探索舆论监督优化的途径。比如加快新闻立法工作步伐,使舆论监督有法可依;强化新闻行业自律,提高媒体和从业人员素质;政府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支持舆论监督等等。以上就是我对《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这本书读后的体会与反思。我深知这是一本有意义、有所思有所求的书,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对它的理解也是不太深入,不太全面的。希望在暑假能利用空余的时间再次细细品读这部著作,相信它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