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课程性质?与本专业的关系?教学与考核?课程介绍与教学安排教学目的1、了解城市了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全面地认识城市2、认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含义古今城市规划理论3、掌握分析城市和改造城市的方法掌握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在规划设计中要面临的管理、经济等问题课程介绍与教学安排内容提要第一章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概念◎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城市的形成过程狩猎、采集农业与渔、牧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产生固定居民点产生”集市“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三次劳动大分工商品生产出现产生”城市““城”——具有防卫功能的军事据点。“市”——商品交易的场所。城:“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城市=城+市≠城+市城市与农村的区别:非农业人口的集中;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是有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组成的综合体。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二、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概念•2、城市的设置标准•人口规模部分国家设置城镇人口标准瑞典、丹麦:200人;澳大利亚:1,000人;法国、古巴:2,000人;美国:2,500人;英国:3,500人。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规定: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国际统计协会建议: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人口密度标准(多被经济发达国家采用)•行政区划的标准(被世界广泛采用)•职业构成的标准2.1国际城市界定的常用标准二、城市的概念3、城市的类型3.1按人口规模分类(分四个等级)?二、城市的概念3.2按职能分类3.3按布局形式分类块状布局城市(北京、成都)带状布局城市(兰州)星座状布局城市(巴黎)组团状布局城市(宁波、重庆)首都、直辖市(北京、重庆)省、自治区中心城市(成都、长沙)工矿城市(鞍山、大庆)交通枢纽、港口城市(郑州、武汉、大连)特殊职能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一般县市一、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第二节、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雅典卫城、古巴比伦城、乌尔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周代的都城)•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卡洪城)•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隋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扬州、苏州、杭州)二、近现代城市的发展2.1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1760农业为主的时代,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和经济中心工业社会时期公元1750——20世纪50年代,伴随机器化大生产出现,伴随城市问题产生后工业社会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服务业、信息、金融、房地产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出现郊区化现象。2.2近代城市发展经历的三大发展阶段P12绝对集中(见图)——相对分散——区域协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人类世界继续下去所必须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小城市、城镇大城市、都市区、都市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原始文明巢居、穴居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改造自然取法自然第三节、城市化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过程人口学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的过程:一是城市数量增加、二是每个城市人口规模增加。经济学城市化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地理学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转移过程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1、各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一、城市化定义Urbanization二、城市化水平PU=U/PPU——城镇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有形的城镇化”——?“无形的城镇化”——?初级阶段(30%以下)——中期阶段30%~70%——后期阶段70%~90%三、城市化发展的阶段规律“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人口的集中。包括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点的增加,城镇密度的加大;城镇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的、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化。•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缺点:各城镇定义标准相差远,缺乏可比性。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地位的增强,使之取代了封建庄园或城堡的中心地位。(见图)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大机器生产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大协作,使生产力合理配置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发达迅速的交通使世界变小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到一天到达美国便捷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将世界城市连为一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有高标准的消费城市旅游城市、休闲城市、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建国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城镇化启动阶段(1949-1957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实施时期。重点是建设工业城市。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违背客观规律,城镇化大起大落。“大跃进”,各地盲目扩大基本建设摊子,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由于宏观政策的失误,加上天灾人祸造成国民经济萎缩,此时,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动员城镇人口回乡,并同时调整了市镇设置。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由于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当时的城市甚至无法容纳因自然增长而形成的城市人口大量工业配置到“三线”,分散的工业布局难形成聚集优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机械增加较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特别是1990年代末以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将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不断消除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种种制度性障碍,跟进了若干配套制度,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等,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1.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本对利润的片面追求资本家对劳动者生活的忽视城市对急剧膨胀的准备不足缺乏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极端恶劣,工业区、生活区混杂城市用地性质、规模不合理劳动者生活环境极端恶劣(见图)道路狭窄曲折,交通堵塞五、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巴西过度城市化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急剧增加,车速提高,交通堵塞能量大量消耗,城市环境恶化信息技术大幅度改进,信息量大量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生产与生活产生矛盾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基础设施不敷使用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城市环境污染空气、垃圾、污水、噪音、电磁波居住环境不好住宅密度过高,舒适性差交通状况堪忧堵塞、停车、事故城市灾害严重地震、火灾、洪水社会问题很多就业、刑事犯罪3.现代城市问题的特点2.现代城市问题产生于20世纪中叶之后参考书目: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01出版)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出版)陈锦富《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6陈双贺文《城市规划概论》(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8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沙尘暴一座基督教城市在1440和1840年的面貌(资料来源:[意]L.Benevolo,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智力测验:有几处不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伦敦和东京的城市发展伦敦两座高架铁路桥之间的一个贫民窟(资料来源:[意]L.Benevolo,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28图2—7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图:《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资料来源:同济大学,1987《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1图:唐长安复原图(资料来源:同济大学,1987《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清代(乾隆时期)北京城平面图(资料来源:刘敦桢,1984《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中轴线及故宫鸟瞰34图:雅典卫城平面图(资料来源:[意]L.Benevolo,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图:乌尔市区平面图及两个不同时期的了望塔(资料来源:[意]L.Benevolo,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图:巴比伦市中心平面图及城堡、神庙(资料来源:[意]L.Benevolo,2000《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图: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资料来源:沈玉麟,1989《国外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费拉瑞特的理想城市威尼斯王国帕尔曼-诺伐城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