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杜甫(712—770)•十三祖杜预,西晋大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祖父杜审言,河南巩义人,巩义县县令•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坐,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颋伤并孝烈,志其墓。(《新唐书·杜审言传》)•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县令,家境比较富裕。•出生于传统士大夫家族的杜甫,从年轻时就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杜甫创作的四个时期•第一时期:读书游历时期,仅存诗20余首。《望岳》•第二时期:困守长安时期。《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第三时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三吏三别”•第四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共创作一千余首。•第一阶段:草堂时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第二阶段:夔州时期。《秋兴八首》、《登高》•第三阶段:漂泊湖南湖北年少壮游•第一次: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漫游吴越。•第二次:开元二十四年于洛阳参加考试,落地后开始漫游齐赵。•《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困守长安•天宝六载,唐玄宗开制科,李林甫当政,“野无遗贤”•流浪长安,“寄食友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民生疾苦•玄宗穷兵黩武•《兵车行》:“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冯至)•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妻子分离•杜甫共有三子,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三子早夭•家室在长安居住不满一年便去往奉先县•755年,任右卫帅府胄曹参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长篇抒情纪事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安史之乱•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起兵渔阳•天宝十五载五月,杜甫从奉先县带领着一家人来到白水舅父家。至德元载,一家安置于鄜州羌村。•杜甫听闻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只身奔赴,为贼所得,送到长安。被困长安时写下了许多诗,如《春望》《月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漂泊西南•乾元二年秋,杜甫辞官。岁末,来到成都。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开始建筑草堂。•广德二年,严武推荐杜甫为节度使署中的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5年,四月,严武去世。五月,杜甫携家眷离开成都•大历元年四月,杜甫来到夔州。“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田地间”(《咏怀古迹》)客死异乡•大历三年,离夔州,羁留峡州、江陵等地•十二月,流寓岳州,“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大历四年开始,几乎全在船上度过,夏末至潭州,以船为家以卖药为生。第二年,病逝于舟中。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歌阅读小技法•结合写作背景,抓住文字中的显性情感字眼,推测诗歌主旨。对主旨没有把握,就先确定情感基调(积极-消极)整体•仔细揣摩诗句,意象、手法,跟主旨的关系。印证第一步的判断。局部•上下串联,全面把握诗歌内容、手法、主旨。整体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旅,是全组诗的序曲,译:白露使漫山遍野的枫林凋落衰败,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瑟阴森的景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手法?)比喻,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用法?)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首联的景物有何特点?衰败、萧瑟、阴森有何用意/作用?(主旨)①景物环境可以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②定下全诗感情基调。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此处为正衬,即以哀景衬哀情。译: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兼天涌:波浪滔天。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颔联写景有何特点?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空间角度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阴沉、压抑只是单纯的写景么?(背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译: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故园:?此处当指长安。对偶句“两开”“系”涉及何种手法?双关两开: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系:舟系于岸,人心系故园。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译: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指冬天御寒的衣服。刀尺:剪刀,尺子。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结合尾联,你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时序推移吗?首联以景物描写开头,场面阴暗,乃日暮之境。尾联以捣衣声收尾,皆因此时已然天黑,景色无所见,唯有声音可闻。寒砧•“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贺铸《杵声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寒砧•寒砧(zhēn),意为“寒风中的捣衣声”,一般是用来烘托一种萧瑟、残败、凄凉的气氛。多与战争相联系,体现军人远征在外,家人绵绵的离恨和思念之情。边连宝:“‘他日泪’、‘故园情’乃一身一家之秋兴,而处处‘刀尺’、满城‘寒砧’,则满城皆思念戍边士卒之秋兴秋声矣。”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历史故事——汉元帝时期,北方的匈奴单于呼韩邪,称藩归附汉朝并亲来长安朝觐汉元帝,自请为婿。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赐给呼韩邪。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想反悔又不得,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咏怀古迹《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诗歌阅读小技法咏史怀古诗诗人心理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同病相怜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宫人•村:指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赴”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山本来是不会动的,但是一个“赴”字却仿佛让群山都奔腾起来,随着江水前赴后继地来到了荆门。王安石有诗:“两山排闼送青来”也是类似的写法。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句,交代的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紫台:宫廷•连:联姻,嫁•朔漠:北方的沙漠•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南。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名“青冢”对比的手法:“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画图:传说汉元帝按照图画宠幸宫女,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丑化。•省:略。一说意为曾经。•环珮:古时女性的装饰物,此处指昭君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两句是从谁的视角来写?“空”字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句: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恨之曲”,用琵琶演奏。古乐府有《昭君怨》《明君词》等曲辞。怨恨:①对画工和汉元帝的怨恨②对漂泊胡地不能回乡的怨恨问题:杜甫为什么要咏王昭君?•咏史诗往往都是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昭君杜甫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这房琯(guǎn)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总结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