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典园林体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原理TheoryofLandscapePlanning&Design适用班级:建筑学三年级上课时间:2020年5月5日星期二4时58分37秒园林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园林——以种植、狩猎为主第二阶段:古典园林——供少数人休闲娱乐的精美园林第三阶段:现代园林——园林的大众化、生态化古今中外的园林不外乎4种形式:规整式园林风景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庭园1.规整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讲究对称均齐的严整性,讲究几何形式的构图。建筑物的布局固然是对称均齐的,即使植物配置和筑山理水也按照轴线左右均衡的几何对位关系来安排,着重于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2.风景式园林:此种园林的规划与前者相反,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一种情况是利用天然的山水地貌关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剪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和建筑布局,着重于精炼而概括表现天然风致之美。另一种是将天然山水缩移并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通过“写意”式的再现手法而得到小中风大的园林效果3.混合式园林:即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的园林。4.庭园:以建筑物从四面或三面围合成的一个庭院空间,在这个比较小而封闭的空间里点缀山池,配置植物。可视为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埃及宅园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园林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后来成为伊斯兰园林和欧洲园林的主要内容。古希腊柱廊园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庄园中国园林“囿”、道家仙山——“一池三山”、艮岳第一阶段:早期园林风格比较严谨凝重的园林审美风格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VillaGarden)和宅园这两类,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元素比较植物古希腊园林种植一经济作物为主栽培果品、蔬菜、香料和各种调味品古罗马园林种植以果、菜为主,银莲花、罂粟中世纪园林种植讲究实用性有丁香、石竹、长春花、玫瑰、百合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种植藤蔓、蔷薇、茉莉之类的芳香植物中国园林“囿”道家仙山——“一池三山”艮岳艮岳设想图欧洲园林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第二阶段:古典园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欧洲(希腊)体系、东方体系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的提出关于世界古典园林体系,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古典园林体系分为:中国(东亚)体系、西亚体系、欧洲(希腊)体系。(一)伊斯兰园林特点阿拉伯人设想的天堂园林有四条河,分别为水、乳、酒、蜜河,这个思想演变成了伊斯兰园林最基本的园林模式:四分园。伊斯兰园林主要附属于庭院,长方形的空间,四面围着柱廊和敞开的厅堂,十字形的水渠把庭院分成四份,中央有一个大喷泉,喷泉的水经过它们向四面流去,将庭院分为四部分,这成为伊斯兰园林的典型布局。阿尔罕布拉宫狮子中庭泰姬马哈尔陵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东起印度河西到伊比利亚半岛的广大地带,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拉三大洲的伊斯兰大帝国,1、阿拉伯人早先原是沙漠上的游牧民族,祖先逐水草而居的帐幕生涯,对“绿洲”和水的特殊感情在园林艺术上有着深刻的反映;2、受到古埃及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阿拉伯园林的独特风格;以水池或水渠为中心,水经常处于流动的状态,发出轻微悦耳的声音。建筑物大半通透开畅,园林景观具有一定幽静的气氛。3、伊斯兰教教义的约束,在这个广大的地区内仍然保持着伊斯兰文化的共同特点。阿拉伯人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二)欧洲(希腊)体系在欧洲,人们在自然面前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同时在园林的建造上注重园林要完全适合于人的形象、人的尺度、人的创造手段和人的需要。与此相对应,西方传统的建筑模式比中国的建筑传统模式更强调对环境的改造,更多的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环境中,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效果和几何结构关系,这在古典主义的宫殿、庭院中有最充分的体现。欧洲园林(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埃及人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划、房屋和树木亦按几何的规矩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欧洲园林特征:1、强调人为的秩序以“有形”控制“无形”2、强调几何结构关系3、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欧洲古典园林的代表1、意大利台地园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3、英国自然风景园1、意大利园林艺术台地园林精美的装饰、雕刻以几何数理关系作为构图原则意大利埃斯特庄园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尺度宏大总体布局表现出绝对的控制力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凡尔赛宫、勒诺特为代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形成,以商迪府邸、孚-勒-维贡府邸和凡尔赛宫为代表作,其中,勒诺特设计的凡尔赛宫苑是规则的几何式园林的登峰造极之作。其特点是:1、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2、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3、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凡尔赛宫苑法国凡尔赛凡尔塞宫占地极广,大约有六百余公顷。由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AndriLeNotre)设计规划。是路易十四仿照财政大臣副开的围攻园,的样式而建成的,包括“宫”和“苑”两部分。广大的苑林区在宫殿建筑的西面,它有一条自宫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二公里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自西向东一直消逝在无垠的天际。林荫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以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型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像和喷泉。十字水渠横碧的北段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GrandTrianon),南端为动物饲养园。东端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坛”。大林荫道两侧的树林隐藏地布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WaterTheatre)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就近观赏的场所。树林里还开辟出许多笔直交叉的小林荫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一系列的视景线(Vista),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VistaGarden).。中央大林荫道上的水池、喷泉、台阶、保坎、雕像等建筑小品以及植坛、绿篱均严格按对称均齐的几何格式布局,是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较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更明显的反映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它所显示的恢弘的气概和雍容华贵的景观也远非前者所能比拟。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唯理与缘情古典主义是17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化艺术的最主要潮流,它的哲学基础源于自然科学早期重大成就所形成的唯理论哲学观。唯理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尔认为,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合乎逻辑。而且,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理论认为,古罗马的建筑就包含着这种超乎时代、民族的绝对规则。因而,古典主义者强调整齐划一、秩序、均衡、对称,平面构图上崇尚圆形、正方形、直线等几何图案和线形分割。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的美学思想下形成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内涵。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3、英国的自然风景园田园牧歌式的自然之美曲线形的园路,起伏的地形大面积的树丛、草地、水面,开阔舒缓之美肯特布朗钱伯斯雷普顿“哈哈”十七、八世纪时由于毛纺工业的发展而开辟了许多牧羊的草场。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而风景画和浪漫派诗人对大自然的纵情讴歌又使得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思潮当然会波及园林艺术,于是封闭的“城堡园林”和规整严谨的“靳诺特式”园林逐渐被人们所厌弃而促使他们去探索另一种近乎自然,反朴归真的新的园林风格——风景式园林。英国自然风景(风致)园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道家思想“天人合一”文人情趣“诗情画意”儒家思想“君子比德”中国园林三大主要思想:(三)东方体系风水学说古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水”结构:在建筑的四周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方环抱,层层展开的结构,并且各个山脉要朝向穴心即风水建筑;水要环抱,后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布景的手法创造戏剧性的景观体验,丰富景观空间2、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自由灵活的空间布局空间的对比渗透和层次藏与露空间的组织与引导④留园与谁同坐轩苏州拙政园利用水面的长方向来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苏州网师园东方体系北京(北方皇家园林)北京(北方皇家园林)苏州(江南私家园林)扬州(个园)扬州(片石山房)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上海(大观园)绍兴(沈园)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即已有造园活动见于记载。汉代后期,官僚、贵族、富商经营的私家园林已出现,但并不普遍。公园三世纪到六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时期。北魏洛阳著名的御苑“华林”引水注入大湖“天渊池”,池中筑一台一岛。南北朝的园林中已经出现了比较精致而结构复杂的假山。隋代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公园六世纪到十世纪初的隋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大帝国的黄金时代。隋代洛阳的西苑、唐代长安的大明宫、华清宫、兴庆宫都是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唐代长安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曲江。明清时代,江南的封建文化比较发达,园林受到诗文绘画的直接影响也更多一些,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匠师也多能诗善画的。因此,江南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表现当代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背景知识日本园林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在运用风景园的造园手法方面与中国园林是一致的;但结合日本的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也发展了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一个体系。背景知识的深入理解中日比较共同点:首先,空间上同在世界东方。其次,在文化背景上同属于东方文化类群。第三是生理上同属于一个人类来源。这是审美主体的生理比较。洪积世时中日存在陆桥,此时产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广西柳江人,与日本港川人相近。种种迹象表明,中日两国人有共同的祖先。不同点:第一,从形体特征上看,虽有共同的祖先,但是路桥的消失使中国人与日本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生长繁衍,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生理特征。如中国人比日本人高大,就影响到他们对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在尺度大小的认定。中国人手长脚长身高眼高视点高,于是营造园林的规模大,景点的高度高,建筑的高度高。以较大的单体景点来适应更高的视点需求、来象征更高大的形体特征。第二,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人在大陆,以山为伴,故园林内容以山景再现为主。日本人在海岛,以水为伴,故园林内容以海景再现为主。这也是山型与水型园林的根源。第三,从心里结构来看,中日两国人分属于山型和水型心理。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偏于仁义,日本人偏于智慧。水主柔,善变,故日本园林史上类型变化较多,有山水式苑园和枯山水,有寝殿造园林和书院造园林,有石庭和茶亭,而且皇家、私家、寺院园林差异也不大。第四,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人类社会的历史较长,相应的园林史也较长。因此,在园林艺术熏陶之下的中国人,园林审美积淀较厚,且较一致。相反地,日本人的审美积淀较薄,水平参差较大。第

1 / 10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