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wfdgz一教学目标1鉴赏抒情方式在诗歌中的几种表现形式2鉴赏修辞在诗词中的运用3鉴赏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常见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提问变式: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的好?为什么?回答样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鉴赏其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借代、夸张等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表现手法: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艺术构思:点题、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顶真、反复、通感。(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水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三)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四)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五)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㈥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双调蟾宫曲咏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㈦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八)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如丝(思)、莲(怜)、晴(情)。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明确:“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倒叙、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议论借事抒怀借古抒情2、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一)、描写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细节等,我们看看这首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虚实相生类构思技巧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的未来之境。(二)、抒情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和事物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①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诗人把自身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间接抒情:②情景交融如《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托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不畏谗言,不怕摧残,坚贞自守的高洁品质。④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抒情方式,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色形成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不理朝政,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⑤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杜甫的《石壕吏》,全诗都是叙事,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但作者反对战争的思想倾向却体现得十分清楚。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问这首诗歌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加以赏析。答最突出的手法是夸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效果,从侧面烘托了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①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②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②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味深长。(意思对即可)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①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②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选择了月夜遥忘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③渲染烘托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是渲染衬托.烘托艺术一、侧面烘托二、以景衬情三、动景静景互衬(写景)一、侧面烘托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二、以景衬情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一)喜景衬喜情(二)哀景衬哀情(三)喜景衬哀情析: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喜景衬喜情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廓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哀景衬哀情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喜景衬哀情三、动景静景互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整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三四句加以分析。这首诗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三四句以光亮反衬幽暗,“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深林”无疑是幽暗的,而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作者却特意用小片光影和无边的幽暗来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㈧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④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