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总模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精读课教学模式精读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第二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若时间紧,背诵可放在第二课时,最好能在课堂上解决。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课外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画一幅画,作一首诗;可以让学生写广告词、心得;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下拓展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及创新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课文内容的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固定这一模式。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有的课,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可利用不同形式激情或激趣导入,也可总结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法1、回忆主要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在这一环节要解决掉第一课时没解决的课后问题)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初步领悟作者主要的表达方法,即弄清“为什么这样写”。4、进行读写训练,或课后题,或自己设计的读写训练。5、读、背、积累。三、总结四、布置作业略读课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读连接语的提示,明确要求从连接语中梳理出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抓住此切入点学习课文,独立地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切入点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一两个重点问题即可。四、品读感悟,合作探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形式细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边读边体会,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与精读课文的主要区别是,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主要要求。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也可在品读感悟阶段加入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五、朗读背诵,体会情感。六、教师小结七、布置作业“口语交际”教学模式一、导入新课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1、会说基本句子。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2、能按顺序说。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3、完整具体地说。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语文园地”教学模式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习作”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二、谈话导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三、习作指导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1、汇报交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4、集体交流。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自己所写的重点内容。比如说说用什么样的题材来进行习作,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等等。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较细致的指导,也可以出示范文予以引导等。5、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动笔书写自己真实的习作。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动笔书写时间(20——25分钟),随时解答学生个体的疑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6、交流评价。写完的同学可以自由交流、互相评价。也可以全班交流、评价。四、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已经成稿的,要求认真修改。没有成稿的,课后完成草稿。第二课时:习作讲评课一、导入新课1、总结本次习作情况。教师将本次习作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向学生做汇报。2、进入情境。在汇报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环节。二、欣赏、讲评(一)出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与要求。1、指名读。2、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结合本次习作的优缺点,师生共同总结出讲评要点。(二)优秀佳作欣赏1、出示优秀的习作题目进行赏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2、欣赏优秀佳作或优秀片段。出示优秀习作或片段,依据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从词语的运用、语句的通顺、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感的流露以及重点是否突出,经过是否具体,选材是否新颖等各方面进行点评。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谈。(三)问题习作评析1、出示不成功习作。教师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要边听边做好记录,然后进行评改。2、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修改问题习作。(四)互动交流评改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展示自己的习作。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动笔记录自己认为写的精彩之处或者不足的地方,做到在互评互议的过程中有理有据。(五)指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六)再次展示自己的习作在此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设立奖项活动,鼓励学生改出好文章。三、归纳总结,布置准备下一次习作内容。“识字”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可以请教同学、老师等,争取把课文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字1、小组交流。(或自学生字词)在这一环节中,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以直接在小组内或同座俩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没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可让学生自学生字词。如: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反复认读等。2、全班交流。(或多种形式认读)此环节中,预习充分的班级,教师在掌握预习情况后,可抓重点强化。即抓住学生没学会的生字反复认读,说说好的记字方法,组组词,造造句,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等。预习不充分或没有预习的班级,可按以下程序操作:①出示带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②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多种形式认读。③出示单独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④交流与生字相关的内容。如: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交流好的记字方法,组词,造句等。四、朗读课文,感悟内容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教师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文,并结合理解,相机抓好朗读指导。争取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2、自读思考,了解大意。3、细读理解,感悟内容。(具体做法可参考阅读教学步骤)4、重点品读,体会感情。教师要抓住有特点的句段,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感受,读出韵味。五、交流体会,加深感受六、质疑释难,拓展延伸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还可根据课文特点,将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或布置课后收集资料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内容可以是读字、扩词、说句子,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等。二、阅读理解把第一课时余下的内容完成。(参考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步骤进行)三、仿说仿写(此环节时有时无,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设计。)抓住文中有特点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是文中的插图等,引导学生进行仿说或进行小练笔活动。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书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及主笔的位置。(2)学生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抓难写的字范写。(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4)作品展评。教师把书写特别好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互相学习。五、自主选学写完生字后,如果还有时间,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选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可以读《新阅读》和课外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内容。六、课堂总结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第一课时一、确定专题,明确要求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确定专题,弄清专题研究的内容,范围等,即让学生理解专题,知道此专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研究,去探索。二、自由分组,确定子专题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在大专题的基础上确定子专题,即要研究大专题中的哪一小方面。三、制定计划,商讨内容和方法学生在组内制定研究计划,即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法研究子专题,明确组内的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四、教师总结,布置下一步学习内容第二课时(课外部分)一、分组活动二、整理资料三、商讨如何展示▲分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起到调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