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定义:行政管理费用是一种社会消费性费用,它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这些行政机关提供的服务是为了全体公民共同享受,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一、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1.行政管理支出总量规模逐年递增。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趋势明显,总量上,从1978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835.4亿元,增长了97.5倍;从相对比重看,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37%增加到2005年的14.25%9.88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35%,增长到2005年的2.64%,增加了1.29个百分点。按当年价格计算,行政管理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53%。这一速度要高于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等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速。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说来,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行政管理支出也会相应地增长。不过,由于行政经费属于纯消耗性支出,因而其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政府把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应如此。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这一指标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为: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它表明财政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相应的行政管理支出增加的百分点数。该指标的理想取值范围应在0~1之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年的行政经费支出弹性情况为:1980—1996年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上,最低时(1993年)达到1.09,最高时(1980年)则达到了3.79,即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最少也要增加1.09个百分点,最多时甚至要增长3.79个百分点。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的相当部分都被用于应付不断膨胀的行政管理支出。显然,这种财政分配格局是极不合理的。1997年以后,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下,说明行政经费膨胀的趋势得到了控制,财政支出增长的部分更多地用在了社会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整个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两大类,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前者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后者包括公务费、招待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从人员经费来看,个人经费除取决于从政人员的数量外,还取决于在职从政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险福利水平及向退休职工、退职职工所支付的费用等。在人员经费中,离退休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超过同期其他各项费用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另外,从公用经费来看,许多本不应该列入的项目也挤入到公用经费支出中,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超标准住房、公款安装私宅电话等。从各地所提出的公用经费支出控制重点及对公用经费超预算原因的分析结论来看,其费用主要集中在会议费(包括各种庆典纪念活动支出)与出国费、小汽车购置费与燃修费、电话费(特别是移动电话费)、差旅费及招待费等项目上。这些方面的实际支出额已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二、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1.接待开支庞大。接待开支,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业务招待费都有明确规定,如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往往超过规定的标准。目前,关于公务接待费并没有权威统一的总体数字。2006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议案中透露,2005年各级行政机关公款吃喝2000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报告中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这一数字富有争议,但人们从自身周边实际来感受,认为公务接待开支确实是惊人的。2.公车消费巨大。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财政部预算司根据《200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有关科目数据,对公车消费进行初步估算,2004年末全国共有各种公车180万辆,全年公车消费大约为1000亿元(包括交通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司机工资)。其中,中央106亿元,地方894亿元;上述数据是根据中央和地方决算报表所列数据统计的(未包括转嫁到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开支),实际数字略高。公务用车的高额支出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其主要问题除财政开支很大外,还普遍存在公车私用、公车使用效率低、超标准配车等现象。3.公费旅游支出难以控制。目前公务人员和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中,公费旅游开支中已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很难控制。4.会议开支繁多。会议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举办会议发生的费用,包括伙食费、住宿费、公杂费、工作人员就餐费等项目,耗费大量的财政经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议种类繁多,有“文山会海”之称。5.办公楼建设和装修、装备开支超比例。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办公楼越盖越大而且装修高档化、装备现代化,不仅浪费大量财政资金,而且影响其他有利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6.公务员工资开支差别大。截至2003年,我国狭义的公务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人数为653万;广义的公务员(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人数为1050万左右。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务员即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4年全国各地区财政供养人数为4489.4万人。财政供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3.5%,差不多29个人养一个财政供养的人。面对这样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口,一方面使我国财政开支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财政也日益呈现“吃饭财政”的特点,特别是一般预算更主要用于养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财政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控制功能。而且,财政供养人口的待遇的地区差别很大。同是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同资历、同职务、同级别的,在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很大。以公务员为例,据调查,浙江、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公务员年收入约在3万~5万元之间;江西和安徽等中部地区的公务员年收入约在1.5万~2.5万元之间;海南等地,包括西部部分省区市的公务员年收入约在1.8万~3万元之间。在同一个地区,因部门不同,公务员收入待遇也存在很大差别。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差距大的根本原因是公务员薪酬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和不合理。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地区差距严重挫伤了落后地区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并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三、行政管理支出的优化策略1.行政机构改革。首先要打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一是遵循政事分开的方向,即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合理划分,对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等分类管理;二是减少行政层级,取消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地级市政府”(一律改为县级建制),建立和完善实行“省直管县”或“省直辖市”的地方行政管理新体制;三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应根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而定,政府职能主要集中在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2.接待开支的控制。有效的办法是对接待开支实行经费包干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接待费的总额得到一定的控制,也有助于相关人员自行控制,节约支出。但接待开支限额包干法,可能出现向下属单位或管理对象转移负担,或领导“请客”、下属单位“买单”,或上级“挂名”、被监管对象“挂账”的情况。经费指标或经费包干后,一些人为了节省开支,可能出现办事不积极、工作不主动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工作。接待开支的控制,需要合理界定公务接待范围,科学核定公务接待标准;加强公务接待制度建设,提高公务接待制度化水平;积极采用财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手段规范公务接待;加大公开力度,强化公务消费监督;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加大违规公务接待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公务行为。3.差旅费控制。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外出时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出差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目前,差旅费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中相当比重。控制差旅费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严格实行差旅费报销审批制度;二是确定年度差旅费总额,按经费比例确定各部门差旅费控制数额,依照有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严格使用和管理;三是差旅费实行包干制,因公出差要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数,缩短时间。4.公车改革和管理。从建立节约型社会、消除腐败及鼓励私人购车、拉动消费诸多方面看,都亟需改革公车消费。公务用车改革的目的是解决超编制和超标准配车、运营成本高、行政成本开支过大以及公车私用等问题。具体办法有:控制公车的规模,适当调整国家公车配置标准,有条件的实施货币化改革;把好采购关,实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长期化。5.办公设施的定额控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办公设备配置定额标准。在财力可能情况下,按细编部门预算的要求,根据行业工作特点,增加办公设备定额标准的档次,适当提高办公配置的定额标准,不断完善办公设施支出分类分档定额标准体系。办公设施的配备标准应遵循功能优先实用为主的原则。6.公务员工资待遇差别的调整。(1)采取措施逐渐缩小地区差距和部门差距。首先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行公务员津贴补贴统筹发放制度,制定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准津贴补贴将列入工资统一发放范围,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禁止各单位私设“小金库”,乱发津贴补贴。逐步过渡到全国范围的公务员津贴补贴统筹发放。同时,公务员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在定期考核中优秀、称职的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2)采取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审议决定各级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制度,并由纳税人听证旁议,使公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法制化、市场化。实施动态工资体系,每年进行企业工资水平调查、国家公务员工资调查,经比较后科学地确定公务员工资标准。标准明确、公开透明,也就减少了由公务员加薪减薪问题引发的社会舆论纷争。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将工资水平明确纳入一定的国民生产和财政统计数据体系,如GDP或物价指数等,对公务员工资标准做出更为科学和明确的界定。(尹利军龙新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湘潭大学商学院)一些参考数据1、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不考虑因为不知道也无从考虑,仅从笔者收集到的挂一漏万的权威统计的预算内数据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也很快。(1)行政管理支出增长快于GDP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996.54亿元增加到7571.05亿元,12年间增长了6.60倍;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增长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为14.6倍。(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支出总体增长有统计表明,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从1986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12亿元,20年间增长30倍,年均增长率19.5%;同期,财政支出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15.4%。(3)行政管理支出本身增长快跟改革开放前相比,行政管理经费(亿元)本身的增长快:1950年为13.13,1970年为32.00,1978年为52.90,1985年为171.06,1995年为996.54,2003年达到4691.26。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年均增长3.5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2、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过大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年上升。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